李成梁这段时间又在顺化附近抓了一万多安南土着。周边百姓见来了兵灾全吓跑了,被抓到的都是没跑了的,李成梁基本上把阮潢这些年的收拢百姓努力全部废掉了。
现在李成梁手下大概是不到五千的辽东铁骑和纳黎宣三千五百多火枪手。一万五千安南土着。粮食能吃上一年。
看到郑松来了,李成梁连忙快马急报王鼎。
王鼎给李成梁的命令是务必坚守,可是千万不要把郑松打跑了。
王鼎则是立即带着所有大船全力突袭海阳。
实际上当海阳知府岳平生看到密密麻麻的大船通过红河进入海阳城下的时候,几乎跪了。
海阳作为升龙府海上门户,驻军并不少,差不多有将近万人,可是郑松生性多疑,如何肯将这么多军队交在一个人手上。
于是将海阳军队一分为三,岳平生手上只有不到两千海阳守备队。大半无甲装备长矛大刀。少量弓箭
另外有七十岁的老将罗云川原为莫朝降将,手下三千刀盾兵,也是基本无甲。
郑步玄是郑松堂叔,是跟着郑松父亲郑检起家的老弟兄,这几年因为总愿意摆长辈架子,被郑松所不喜,就给送到了海阳。
郑步玄手下都是郑家老兵,火枪兵一千,刀盾兵两千,长枪兵一千,弓箭手一千。还有一千多副铠甲。实力极强可以说轻易碾压岳平生和罗云川。
看到敌军这么多大船(长隆号还是太大了,进不了红河,但是那些马尼拉大帆船和鸟船都能进去。)
岳平生和罗云川都是建议郑步玄坚守海阳。
但是郑步玄认为如果坚守海阳城,海阳城上的大炮不过十来门小炮。敌人船上全是大炮,在和敌人炮战中根本不占优势,不如出城在野外和敌人决战,敌人劳师远征,登陆部队必然不会太多,只要消灭敌人登陆部队,海阳城就安全了。
三人一边派人向升龙报警,然后三人带着部队在海阳港和海阳之间立下营寨。
这次在港口先下船是马千乘和戚金。两个人在码头下船之后,带着队伍排着队往海阳府走去。
他们两个这段时间在南洋没捞到什么大仗,几乎都是坐船行军筑营,都有点气闷。
关键是两人看着李成梁的手下抢劫马尼拉土着,攻破苏禄王可是发了一笔大财。
他们哥俩就在马六甲打了一仗,还没捞到什么战功和财物。
虽然王鼎也给了一些赏银,但是看到李成梁的收获,两个人总觉得不解渴。
这次李成梁不在,二人赶紧向王鼎要了一个先锋的位置,如果这次打赢了,两人就准备替王鼎先进海阳,看看海阳城的府库。
海阳府库肯定是要交给王鼎的,但是他们先进了海阳城,就可以自由抢劫一番了。他们也准备发一笔大财。要不千里迢迢来南洋干什么。解放南洋百姓吗?
马千乘也准备攻进了海阳之后,趁机和王鼎提一提给他的部队也全部换装燧发枪的事情。
最近阿兰岛的古董工艺品枪支厂,生产的燧发枪已经有两万多支了,王鼎不得不暂时叫停了燧发枪的生产。
现在阿兰岛的工艺品武器厂正在大量生产AK-74,和7.62*39毫米子弹。这些武器一方面可以武装老狐狸的阿兰岛守备队,另一方面借助阿里的销售网络大量销往非洲中东各地。
而且为了制造AK,王鼎还通过五哥的关系,花重金购买了两台拉膛线的机器。现在拉膛线,再也不用赵大强用手工凿了。
但是王鼎面临最大的问题是现在枪管阿兰岛还是无法独立制造,还得通过贸易公司的关系,大量从华夏购买。
随着最近中东地区的战事进入休整期,阿兰岛的火药生意基本停了,但是硝酸铵工厂还得至少三个月才能投产。
现在整个阿兰岛就靠着旅游业收入,王鼎还把在马尼拉收到的几十箱珠宝首饰,西班牙鹰洋全部送到了阿兰岛当做古董纪念品出售。但是这个销售量还是太小,根本无法满足阿兰岛的工业建设资金缺口。
王鼎还准备在硝酸工厂建成之后,再建造一座炼油厂和大乙烯工厂,阿兰岛靠近中东,原油不缺,而且海运成本低,生产出来可以直接卖给非洲。
王鼎这段时间停靠在顺化外海的时候,不得不回阿兰岛好几次,由于阿兰岛建设资金不足,王鼎不得不又把万天成弄到破虏堡新城继续生产冰晶和芬太尼。用来维持阿兰岛的资金消耗。关键是万天成现在生产的冰晶和芬太尼速度太快,而且都是论吨计算的,现在新破虏堡都快成了违禁药品仓库。
王鼎最近已经要求万天成开始研究小蓝片的制造工艺。这个东西合法还利润高。
非洲各地大兄弟们一定很喜欢。
马千乘和戚金走出港口不过三里,就发现了岳平生罗云川和郑步玄三人立下的营寨。
这还真是个硬寨,土墙壕沟箭楼一样不缺。
戚金马千乘看了一下这个营寨,至少可以容纳一万人,而且背靠海阳城,可以获得源源不断的补给。
他们两个人现在手中一共只有五千人,两千五百多杆火枪。
有点不好打啊。可是第一次主动要求当先锋,就转头朝王鼎求援,两人都有点落不下面子。
于是戚金立刻带着火枪手在海阳军大营门口一百米外列阵。
派出火枪手不断前出射击营门口和箭楼上的海阳军,噼噼啪啪的一阵火枪,直接把海阳军守门的士卒和箭楼上的士卒给打光了。
马千乘就要带着长枪兵冲锋。郑步玄眼看不好,立即命令火枪手上墙守备。
马千乘眼见情况不对立即带人后撤。
郑步玄的火枪手大部分装备的都是葡萄牙人淘汰下来的二手轻火绳枪,这些火绳枪本身射击距离都比较近,一般有效杀伤距离只有五十米到七十米。葡萄牙教官甚至告诉他们最好在三十步以内射击,甚至南北战争时期曾经要求士兵在二十米以内对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