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燕话说得出,事就能干。没过两天,她就跑来问田馨网店的事情。
“馨馨,你说要是婶跟着你干,要从哪开始学呢?是不是也得买个电脑!”
田馨没想到她就提了一嘴,李小燕竟然认真了。
她确实一开始就考虑过让村里一部分人通过网店自给自足,但这个事情是有一定风险的。
如果贸然提出来,大家脑子一热,都跟着做,万一前期回款慢,那对于本身就穷的家庭来说就是雪上加霜了!
这不现实!哪怕大家都愿意信她,她也绝不会让他们去冒这个险。
她想的是首先让年轻人去大胆尝试,家里情况好一些有闲钱也愿意投资的人家。
这样就算是前期回款慢或者投资失败,也有一定的接受能力,不至于让家里陷入困顿。
显然李小燕不属于这一种,他们家的情况她已经了解,如果真让她去买电脑,开店。
那前期的投资估计少说也得个两三千,郭万顺的工资除了一家开销,能剩下的少得可怜。就算省吃俭用攒几个月,也不一定能凑够这笔钱。
等到开春柿子树开花,她就要给大家培训了。那时候正是春种的时节,地里用钱的地方更多。李小燕就算凑够了买电脑的钱,春种也会很困难。
所以田馨想了想,还是很温婉的向李小燕表达了这个意思。
“婶,你是真的想学这个吗?”她犹豫了一秒后说:“那天……可能我没跟您说清楚!”
李小燕心里一沉,问道:“咋了,是婶不够资格学?你嫌弃婶?”
“不是不是!”田馨连忙解释:“婶,这个谁都可以学,您要是愿意学,我当然十二万分愿意教您!”
“那是咋了?有啥没说清楚的?”李小燕问。
“婶,学大家都能学。可这个事情它毕竟是一个生意。做生意它是需要有一些成本的……”她顿了顿,继续说:“这个成本首先得有一台电脑。然后就是产品,产品我们不用进货能省一部分。但是……”
“你说,”李小燕见她一直吞吞吐吐,知道她为难,索性让田馨一次性说完,要是真不行,她也可以放弃。毕竟不是谁都能做生意。
“你往完说,婶听着。”李晓燕说:“能成就成,不成就算了!婶不是那不讲理的人!”
“好,那我就一次性给您说明白!”田馨解释说:“婶,虽然说我们没有进货成本。但是你要知道,现在这个网店还不成熟,那也就是说,能在网上买东西的人很少,因为大家不知道有这个东西!
那也就是说,就算我们把东西挂上去了,什么都弄好了。想要卖出去,见到钱,那是需要一定的时间成本的。我这么说,您能明白吗?”
李小燕听的很认真,田馨说完,她就赶紧应声:“明白明白!你接着说!”
“好,这个时间成本它没有固定期限,有可能是一个月两个月,也有可能是一年两年,谁都说不准。如果,我们这个柿饼在特产店打响了名声,那么在网店它就会有一定的知名度,一些城市里会用电脑的顾客可能就会选择网上购买。
可如果,柿饼的知名度没有做起来。那么,网店经营就会陷入困难,前期的投资就有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回本,甚至回不了本。这叫沉没成本。所以……”
“所以,你觉得婶承担不了你说的这个沉没成本。让婶放弃?”
李小燕一脸的失落,自从田馨告诉她这个事情,她这几天一直想,白天想,晚上想。万顺想不来这种事情,她压根就没告诉他。
可现在,田馨说的这些,让她重新犯了难。
“婶,我不是觉得你承担不了,而是觉得如果你真的想干。那么你要想好,前期投进去的这笔钱,从投进去的那一刻,你就要当它已经赔掉了。不要对它抱有太大的期望,然后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和辛苦,争取能获得一些酬劳。”
这些话但凡是个生意人都会知道,她必须得让李婶明白,降低这件事的心理预期,后期才能稳住心态。
虽然她知道,这个事情是一定会成功的。但关系到村民们的利益,她不得不认真考量。
李小燕听完后沉默了好半天,田馨见她一直盯着一个地方没有出声,知道她在思考。
从李小燕跟她提起要学的那一刻起,她就明白,这个人骨子里是要强的。
就像李冬梅说的那样,她要是想干一件事,那绝对要比郭万顺强。
从她操持一家老小就能看出来,这是一个极其热爱生活的人。哪怕院子没有围墙,她也把里里外外打扫的干干净净。孩子们没有新衣服,旧衣服她也洗的干干净净。
她听了田馨说这个事情能赚钱,马上就在想怎么去干。
这说明她不光是敢想敢干,她还有决心,有把一件事干好的决心。
这正是做事情的最正确的态度和原则。
但做事情只有态度不行,最重要的还得有耐心,能坚持下去,尤其是刚开始。
都说“万事开头难”,如果没有这个坚持下去的耐心和信念,那恐怕会让自己反复陷入焦虑和矛盾的情绪当中,到时候别说做事情了,情绪问题都能把她给逼的崩溃!
所以,田馨必须得让她想明白,考虑清楚。等她把这些都想明白了,还决定要做。那没什么说的,她就算缺钱,田馨也会想办法给她凑。
一个人真有决心想做成一件事情,那对她来说,只需要一个开始。一旦开始,她会埋下头,给自己定一个目标。接着一往无前,无论前面是什么?
李小燕考虑了很久,期间一直没有说话。田馨也没有打扰她,让她想。
过了大概有半小时,她从裤兜里掏出一个塑料袋包裹。
“馨馨,你看!”她把塑料袋包裹解开,拿出里面的一个红布包。
她把红布包打开,里面还有一层纱布。纱布再打开,还有一层报纸。报纸再打开,里面是码的整整齐齐的一摞纸币。
这些钱有50块的、有20块的、还有10块、5块的,有5毛的、两毛的、还有1毛的。最下面还铺着一层硬币。
“这些都是我平时攒的。”她说:“从牙缝里挤的!攒了四五年了,一共1672块零8毛。原本是打算留着应急用的。现在,我想用它搏一把,给我们这个烂包的家,博一点希望,一个能挺着脊背活下去的希望。你看够不够?”
这句“给我们这个烂包的家博一个希望”生生把田馨的眼泪给逼了出来。
她想起了上一世,自己开店做生意的时候,一开始她也没有本钱,但她想做,就辗转在各个地方打零工,企图攒够启动资金。
她做过平面模特、做过业余歌手、穿过大头娃娃发传单,也推着小车卖过糖葫芦。能挣快钱的活她都干。
辛苦了大半年,终于攒够了2万块钱,她开了人生第一家店铺。
那是一个只有2平米的格子铺,她在格子铺里面卖各种各样的特色小吃。
她手艺好,做的干净,卖的又很便宜,很快就有了回头客。那些回头客又一传十,十传百,口口相传,没多久店门口就排起了长队。
大家建议她把店扩大,雇个员工一起做。
她听了,有个大学生顾客和她一起做,店很快就扩大了规模。
后来,有人眼红她生意好,给她找茬。那大学生被人撺掇,卷走了店里的钱不见踪影。
她把店重新装修,干起了火锅店,很快回了本。
她用挣到的钱又做了特产店,服装店。直播兴起的时候,她的服装生意一度盘活了半死不活的火锅店。
她用赚到的钱买了房,买了车,买了店铺。
只可惜到了最后,被刘波输得一无所有。
眼前的李小燕,和她当时一样,满眼都是拼搏的勇气和欲望。不同的是,郭万顺不是刘波,他不会去赌。所以,李小燕比她幸运。
“够了,婶!”田馨低头抹了一把眼睛,伸手接过李小燕手里的红布包:“不够的我想办法给你添上!”
她把钱重新一层一层包好,递给李小燕:“婶,等开春,开春了我给大家教怎么做…到时候,你就是咱们村开网店的第一个老板!你放心,只要你有坚持下去的决心,我一定……一定会让您赚到钱的!
李小燕郑重的点了点头:“好,好,婶一定好好学!好好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