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既然喜欢看话本,不如自己也写一些。”
宋婉音下意识地摇了摇头,“这可不成,写话本哪里是那么容易的事,我之前从没试过,只怕写出来的东西会贻笑大方。”
“话本无非就是通俗一些的文章罢了,你既然喜欢,就不妨试一试,再说了,到时候你也可以取个代号,即便写的不好,谁又知道是你写的。”
宋婉音被她说动,眼神中闪烁着一丝跃跃欲试的光芒:“真的么?”
孟昭认真地点了点头,“现如今的那些话本,大多都是男子书写,写出来的故事,自然也是满足他们的喜好,那既然他们都能写,你为什么不能写一些女子爱看的东西,权当满足一下我也好呀。”
听完孟昭的话,宋婉音心中开始泛起涟漪,平日里她看那些男子所书写的话本,总是时不时的被里面的故事气到,心里也想过若是自己写,定然不会这么写,或许,她真的可以试一试。
总之二人把话说开,并没有变得生疏,反而更亲密了一些。
***
腊月初八,天气晴朗,正是骟猪的好时间,原本年底正是家家户户杀年猪的时候,猪崽就不太好找,幸亏她有孟大山这个门路,哪家有怀孕的母猪早早就给孟昭盯着了。
此时孟昭正拉着五只刚刚骟过的小猪崽回猪场,担心路上太凉,还给他们准备了棉褥子。
幸好这刚被骟过的猪仔没什么精神,一只只安静地躺在驴车里不吵不闹的,孟昭也不着急,慢慢悠悠一路平稳到了沈家村。
结果刚刚走到猪场附近,大黄估计是闻到味道了,远远地就汪汪叫了起来。
大黄就是之前跟着小川的那条大狗,来了猪场之后,大家商量着给它起个名字,因为孟昭不是主要饲养员,就把起名的权利下放给了石头顺儿。
这俩人绞尽脑汁,最终敲定了 “大黄” 这个名字,该说不说,这狗子浑身棕毛,体型又大,跟这个名字挺适配的。
车上的猪崽被大黄的叫声吵醒了两只,开始哼唧哼唧的,孟昭怕继续叫下去再把猪仔吓应激了,赶忙凑近想要安抚一下大黄。
结果她刚走近一些,大黄就把头低了下来,竖着的耳朵也乖巧地耷拉着,紧接着就开始欢快地朝孟昭摇尾巴了,嘴里还发出呜呜的低吟声。
顺儿跟石头出来看见这一幕都觉得奇了,“孟昭姐姐,大黄还记得你呢,自从我们俩每日给它喂饭,大黄就只认我俩,上回里正过来问我们最近咋样,大黄就叫了半天才停下。”
石头在一旁连连点头,“村子里其他人也是,但凡有人靠近猪场,它就开始叫唤,除非我俩出来,他是不会停的。”
孟昭听闻,心中满是欢喜,微微蹲下,轻轻抚摸着大黄的脑袋,“是嘛,几天不见,大黄你还记得我呀!”
大黄像是听懂了她的话,立马汪汪叫了两声,眼神里还透着一丝亲昵与讨好。
“大黄乖,晚上给你吃好吃的好不好。”大黄似乎听懂了这话,尾巴摇的更快了一些。
孟昭跟大黄玩了一会,然后让石头跟顺儿把车上的猪崽带去养殖房,之前养的十头猪,这会都已经长大了,最大的那只已经有一百斤左右了,要是安排到一起,小猪崽们吃食抢不过大猪,玩闹睡觉的时候也很容易被大猪压坏。
所以孟昭之前打过招呼,让他们二人提前收拾了一个干净的格间出来,此时刚好把五个小猪一起放进去。
当初建设猪场的时候,因为钱不多,没有建的太大,此时十只大猪五只小猪已经把养殖房的所有格间都用完了,眼瞅着外面天寒地冻的,也不适合扩建,看来开春前,猪场的规模也就只能维持现状了。
看到小猪崽们已经渐渐醒来,孟昭让石头去拿点猪崽能吃的猪食来,又跟顺儿一起,把猪场里头的火炉往小猪这边抬了抬。
虽说冬天骟猪有一定的好处,寒冷的天气不易滋生细菌,能减少猪崽的死亡率,但气温要是太冷,猪崽们又不抗冻,万一要是被冻死了,那可就糟糕了。
“顺儿,这段时间,猪场里的暖炉就不要停了,要是木炭不够用,你就喊上顾云,再去山上烧一些出来。”
顺儿乖巧地点了点头,“孟昭姐姐你就放心吧,前两天我们已经又烧了两炉木炭,等下就能取了,年前我们再烧上几回,这个冬天,不会冻着它们的。”
孟昭笑着点了点头,“好,但你们也得注意安全,记得把土炉附近的干草柴火都清干净再生火,封炉之前,千万不能离人。”
顺儿拍了拍胸脯,说他们轮流看着,让孟昭放心。
接着孟昭又叮嘱了几句照顾猪崽的注意事项,等小猪们恢复了点精神头,看没什么事了,就准备去淀粉作坊看看情况。
赶着驴车去作坊的路上,刚巧遇到了李云香,孟昭看四周没什么人,拉了拉缰绳,把车停下后问道:
“云香,你拉着推车这是要干嘛去?”
听到有人叫自己的名字,李云香扭头一看,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先是朝四周看了看,确认没人之后,这才开口,
“因为之前一直装病,所以作坊招人的时候,我就没去报名,可我跟二丫也不好一直什么都不干,前些天我偶然看见作坊里新招的那些外村的工人,午食的时候也不回家,就蹲在外头吃干饼子,我就忽然有了个想法。”
说到这儿,李云香还有些不好意思,笑的有点腼腆。
孟昭仔细地打量着李云香,发现她自从离开了李家那个压抑的环境后,整个人的精神状态明显好了许多,于是鼓励地问道:“是什么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