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思,看来有人不想让我好好玩啊……”
汪小海低声念叨着,语气里听不出是愤怒还是兴奋。
他踱步回到桌边,拿起桌上的账本,厚厚的一沓,记录着他这段时间以来所有的资金运作。
窗外霓虹闪烁,映照在他脸上,忽明忽暗,看不清他此刻的表情。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慌乱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与其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不如好好梳理一下,看看这幕后黑手究竟想搞什么幺蛾子。
他翻开账本,一页页仔细地查看,密密麻麻的数字在他眼前跳动,每一笔支出,每一笔收入,都清晰地记录在册。
他的手指在纸面上轻轻敲击,发出有节奏的“哒哒”声,仿佛一首无声的战歌,在寂静的房间里回荡。
周围的空气仿佛凝固了,一种紧张的氛围弥漫开来,像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
吴馆长闻讯匆匆赶来,原本红润的脸色此刻有些苍白。
他不安地搓着手,眼神闪烁,欲言又止。
“小海啊,这……这事儿闹得有点大啊……”
他说话的声音有些颤抖,像是害怕惊扰了什么。
汪小海抬起头,目光与吴馆长相遇。
他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担忧,也看到了那份不易察觉的疏离。
他明白,吴馆长是怕被自己牵连。
一股淡淡的失落感涌上心头,但很快被他压了下去。
他能理解吴馆长的顾虑,毕竟在这个动荡的年代,谁都不想惹上麻烦。
“吴馆长,您放心,我会处理好的。”
汪小海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吴馆长叹了口气,拍了拍汪小海的肩膀,语气沉重,“唉,你自己小心点吧。我先走了……”
吴馆长离开后,房间里更加安静了。
汪小海的目光再次落回到账本上,他手指在某一页上停了下来,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找到了……”
他低声自语道,拿起笔,在纸上写下了一串数字。
“笃笃笃……”
一阵敲门声响起,打断了汪小海的思绪。
“谁?”
“是我,孙记者。”
汪小海起身开门,孙记者一脸兴奋地站在门口,“汪先生,我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
汪小海扫了一眼风风火火的孙记者,示意他进屋,自己则重新埋头于账本中。
他快速地翻阅着,大脑飞速运转,仿佛一台精密的计算机,对每一笔账目都了如指掌。
忽然,他停了下来,目光锁定在一行不起眼的支出上,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容。
“嘿,这不就是传说中的‘会计小技巧’嘛!”
汪小海心中暗笑。
凭借着穿越前在现代职场摸爬滚打多年的经验,他一眼就看出了账目中的猫腻。
原来,有人在物料采购环节虚报价格,企图从中捞油水。
“雕虫小技,也敢在我面前班门弄斧?”
汪小海心中冷笑,随即开始着手优化预算。
他利用现代财务管理知识,对展览的各项支出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规划,砍掉了一些不必要的开支,同时又挖掘出了一些可以节省成本的环节。
“芜湖,起飞!”
经过一番操作,汪小海成功地将展览的预算压缩了近三成,而且保证了展览的质量不打折扣。
他兴奋地伸了个懒腰,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
希望的氛围在他周围散开,仿佛驱散了笼罩在房间里的阴霾。
“孙记者,来得正好,帮我个忙。”
汪小海招呼孙记者过来,神秘兮兮地说道,“我这里有些关于展览的新鲜玩意儿,想请你帮忙宣传宣传。”
孙记者一听,顿时来了精神,连忙凑了过来。
“汪先生,您就说吧,要我怎么做?保证完成任务!”
汪小海嘿嘿一笑,将自己精心策划的几个展览亮点透露给了孙记者。
这些亮点都是他结合了现代创意和传统文化元素,绝对能够吸引眼球。
第二天,孙记者的一篇报道如同重磅炸弹一般,在上海滩的文化圈掀起了轩然大波。
报道中,孙记者详细介绍了汪小海的文化融合项目,并着重突出了展览的创意和亮点。
“卧槽,这汪小海也太会玩了吧!竟然能把传统文化玩出新花样!”
“这才是真正的文化复兴啊!支持汪先生!”
“我已经迫不及待想去现场看看了!”
民众们纷纷表示支持汪小海的项目,那些原本质疑的声音也开始动摇。
一种反转的氛围悄然出现,舆论的天平开始向汪小海倾斜。
就在汪小海以为事情已经尘埃落定时,一个电话却让他再次皱起了眉头。
“喂,是汪先生吗?我是……”
电话那头的声音低沉而沙哑,像砂纸摩擦玻璃,让人很不舒服。
“汪先生,你的好日子到头了……”
与此同时,民间收藏家们络绎不绝地涌入汪小海的办公室,手里捧着各式各样的珍宝,脸上洋溢着兴奋的光芒。
“汪先生,我听说您要办展览,我这儿有几件祖传的宝贝,想贡献出来!”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小心翼翼地打开一个锦盒,露出里面晶莹剔透的玉如意,在阳光下闪耀着温润的光泽。
“汪先生,这是我收藏的清代瓷器,您看看能不能用得上?”
一位中年男子捧着一个包裹严实的瓷瓶,神情激动,仿佛捧着的是自己的孩子。
汪小海看着这些热情洋溢的收藏家们,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他激动地握着他们的手,连声道谢:“谢谢,谢谢大家的支持!我一定会好好利用这些珍宝,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一股感恩和喜悦的情绪在他心中蔓延,办公室里充满了欢声笑语,热闹非凡,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味,夹杂着老旧木盒散发出的陈腐气息,这味道并不难闻,反而让人感到一种历史的厚重感。
刘艺术家步履匆匆地来到汪小海身边,轻轻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小海,别担心,有我呢!”
他语气坚定,
汪小海转头看着这位老友,心中充满了感激。
他知道,刘艺术家是真心实意地想要帮助他。
一股暖流涌上心头,驱散了心中的阴霾。
房间里弥漫着一股淡淡的墨香,混合着刘艺术家身上特有的烟草味,这味道让汪小海感到安心和踏实。
“老刘,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汪小海紧紧地握着刘艺术家的手,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放心吧,我们一起扛!”
刘艺术家豪迈地大笑,声音在房间里回荡。
突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这温馨的氛围。
“谁?”
汪小海心中升起一丝不祥的预感。
“是我,赵……”
门外传来一个阴冷的声音。
“赵先生?稀客啊!”
汪小海打开门,语气中带着一丝嘲讽。
赵极端分子阴沉着脸,一言不发地走进房间,目光扫过屋内堆积如山的文物,
“听说你小子要扩大展览规模?胃口不小啊!”
赵极端分子阴阳怪气地说道,语气中充满了不屑。
“托您的福,还算顺利。”
汪小海皮笑肉不笑地回应道,心中暗暗警惕。
赵极端分子冷哼一声,没有再说什么,转身离开了房间。
看着赵极端分子离去的背影,汪小海心中隐隐感到不安,总觉得有什么事情要发生。
与此同时,吴馆长再次来到汪小海的办公室,这次他的脸上不再是担忧,而是充满了兴奋。
“小海啊,你真是太厉害了!这么快就解决了资金问题,还能扩大展览规模,我真是对你刮目相看啊!”
吴馆长激动地握着汪小海的手,语气中充满了赞赏。
“吴馆长,这都是大家的功劳。”
汪小海谦虚地说道,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随着展览规模的扩大,需要准备的展品也越来越多。
汪小海和刘艺术家等人忙得脚不沾地,但他们脸上都洋溢着兴奋的笑容。
一种振奋的氛围在众人中传开,仿佛一股强大的力量在推动着他们前进。
“芜湖!这次展览肯定能炸裂!”
汪小海兴奋地挥舞着拳头,仿佛已经看到了展览成功的景象。
“必须的!这可是我们共同努力的成果!”
刘艺术家也激动地说道。
就在众人沉浸在喜悦之中时,赵极端分子却躲在阴暗的角落里,脸上露出阴险的笑容。
“汪小海,你以为你能逃过我的手掌心?等着瞧吧,好戏还在后头呢!”
他低声自语道。
他拨通了一个神秘的号码。
“喂,是我……计划有变,展览规模扩大了……对,必须阻止他……不惜一切代价……”
赵极端分子语气阴冷,仿佛一条毒蛇在吐着信子。
夜晚,汪小海独自一人在办公室里整理展品。
窗外,夜色深沉,只有几颗星星在闪烁。
突然,他听到了一丝细微的声响,像是有人在撬锁。
他心中一紧,立刻警觉起来。
“谁?”
他低声喝道,手里紧紧握着一根木棍。
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然后一切归于寂静。
汪小海走到门口,小心翼翼地打开门,走廊里空无一人,只有昏暗的灯光洒在地上,拉长了他的身影。
“难道是我听错了?”
他疑惑地自语道,一种莫名的不安在他心中蔓延开来。
“不对劲……”
他喃喃自语,目光扫过走廊尽头,一个黑影一闪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