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空自己是一个开始
世界的噪音有时候像一把锯子,锯得你耳膜生疼,锯得你的意识碎成一片片。我们都在忙,忙着活,忙着证明自己活得有意义。
可是意义这东西,真的有必要吗?你有没有想过,当你把所有意义的外壳剥开,把那些“我要变得更好”的执念丢掉,最后剩下的是什么?是空虚。是你一直躲着不敢面对的那个自己。
放空是什么意思?
很多人不想知道答案。他们怕放空,怕它像一个黑洞,把他们吸进去,再也出不来。所以他们往生活里拼命塞东西,像一个贪吃蛇,吞噬一切。
娱乐、社交、短视频、鸡汤文,甚至是一些毫无价值的琐事,只要能填满日子,哪怕那些东西让他们厌恶,他们也不会停下。因为停下来就意味着面对放空后的虚无,而虚无,是他们最大的敌人。
但我告诉你,放空自己是你生命的起点,是你真正自由的入口。空虚就像一把钥匙,它能打开一个门,一扇通往文化空间的门。
文化空间:每个人心里的秘密房间
说到这儿,有人可能会问,什么是文化空间?听起来像是个哲学名词,或者某种玄学的概念。
其实它很简单:文化空间是你心里一个从未被打开过的秘密房间。我们每个人出生时,这个房间就存在了。它是你与生俱来的,像一颗埋在你意识深处的种子。但问题是,大多数人从来没进过这个房间,甚至连门在哪儿都不知道。
文化空间和你每天看到的世界不一样。它不是你能用眼睛看到的,而是你需要用心去寻找的。它藏在那些你最真实的梦里,藏在那些你偶尔灵光一现的灵感里,藏在那些你一生都无法解释的冲动里。
或者更简单地说,它是一个地方,一个你可以找到自己天赋的地方。
有人可能会觉得这听起来很像《盗梦空间》里的潜意识世界。
没错,
那个电影,就是文化空间的一个隐喻。你身上有些东西,是别人永远偷不走的,那就是藏在文化空间里的“文化果实”。它可能是你的天赋,可能是你的创造力,也可能是某种连你自己都不曾了解的潜能。而你要做的,就是找到这个空间,找到你的果实,把它带到现实里来。
欲望:你和文化空间之间的墙
但文化空间的门并不好找,更别提打开它了。为什么?因为门前有一堵墙,那堵墙叫欲望。
欲望是什么?它是你每天拼命追逐的东西。钱、地位、名声,甚至是快乐、幸福。别误会,我不是说追求这些东西有什么错。错不在欲望本身,而在于它成了你的主人,而不是你的工具。我们这个时代,欲望已经不是驱动人类前进的动力了,它是束缚我们自由的枷锁。
想象一下,你面前有一片湖。这片湖很深,湖底埋着你的文化果实。但问题是,你每天都在往湖里扔石头。你扔了一块“赚钱”的石头,又扔了一块“成功”的石头,接着扔了一块“别让别人看不起你”的石头。湖水被你搅得浑浊不堪,你看不到湖底,更别提捞出什么果实了。
所以,找到文化空间的第一步,就是灭掉欲望。把那些“我必须得到什么”的想法丢掉,把“我不能失败”的执念丢掉,把“我一定要快乐”的强迫症丢掉。让湖水安静下来,让你自己变得安静下来。
但这一步很难,难到很多人一辈子都做不到。
放空自己:你必须熬过的黑夜
当你试图灭掉欲望的时候,会发生一件事:你会感到空虚。那种空虚会让你怀疑人生,会让你觉得自己像一具行尸走肉。你会觉得孤独,觉得痛苦,觉得被整个世界抛弃了。
很多人一到这个阶段就放弃了,他们会急着再往生活里塞点什么东西,把自己从空虚里拉出来。但也有少数人,他们熬下来了。他们接受了空虚,接受了自己是个普通人,接受了没有意义的日子。他们不再试图证明什么,不再试图填满什么。他们只是安静地和自己待在一起。
当你能做到这一点的时候,你就会发现,空虚不是深渊,而是入口。你之前那么害怕它,是因为你从未真正了解它。空虚不是要吞噬你,而是要带你到文化空间里去。
梦:文化空间的语言
文化空间不像现实世界,它没有地图,没有指南针,也没有路标。它不会用你熟悉的语言和你交流。它的语言,是梦。
有人说自己从不做梦,觉得这是一种幸运。但我告诉你,如果你从不做梦,那说明你已经和文化空间断了联系。梦,是文化空间向你传递信息的媒介。只有当你放下白天的欲望和执念,进入空虚的状态,你的文化空间才会向你开放。而梦,就是它告诉你答案的方式。
但这种梦,不是那些支离破碎的噩梦,也不是那些稀奇古怪的杂梦。它更像是一种启示,一种来自另一个维度的智慧。比如,梵高的那些画,在他生前并不被理解,但他自己知道那些画从哪儿来的。他曾说过,他的灵感来自梦里的画面。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他也曾提到,最初的灵感来自一个朦胧的梦境。
这些梦,可能是画面,可能是声音,也可能是一种连你自己都无法描述的感觉。它们不会给你直接的答案,但它们会引导你,让你找到属于你的文化果实。
文化果实:你的天赋是什么?
文化空间里藏着什么?藏着你的天赋。每个人的天赋都不一样,就像每个人的文化空间都不一样。
比如马尔克斯,他为什么能写出《百年孤独》?那不是他坐在桌子前冥思苦想出来的,而是他打开了自己的文化空间,把那些故事从另一个维度带到了现实里。再比如莫扎特,他为什么能在五岁时写出让全世界震惊的音乐?因为他的文化空间比普通人更早开放了。
还有乔布斯,他的天赋不是技术,而是创造。苹果的产品,为什么那么迷人?因为它们不只是技术的产物,而是文化空间的果实。乔布斯自己说过,他的灵感来自东方哲学,来自禅宗的“空”。
文化果实是独一无二的,它是属于你的东西。找到它,是你人生中最重要的事。
使命:找到自己为什么而活
找到文化果实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你要找到自己的使命。你的文化果实,是用来做什么的?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天赋?你为什么会来到这个世界上?
使命这个词听起来很重,但它其实很简单。它就是你活着的理由。比如梵高,他的使命不是卖画,而是用画表达他对世界的热爱和痛苦。再比如特斯拉的创始人马斯克,他的使命不是赚钱,而是让人类成为一个多星球物种。
找到使命的人,他们活得不再迷茫,不再害怕失败。他们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他们的每一步,都是在完成自己的使命。
信仰:走下去的动力
最后,我想说的是信仰。信仰不是指宗教,而是一种深刻的内在相信。相信这个世界有你看不到的东西,相信你能找到文化空间,相信你能实现自己的使命。
信仰是一种选择。你可以选择相信,也可以选择不信。但如果你选择相信,那么你的路就会比别人更宽广。因为信仰会给你力量,给你勇气,给你走下去的理由。
结语
人生的路很长,但也很短。找到文化空间,找到你的文化果实,找到你的使命,这才是活着的意义。而这一切的起点,就是虚无。虚无不是敌人,它是你的朋友,是你的老师,是你通往另一个维度的钥匙。
所以,不要害怕虚无。让自己空下来,让自己静下来,让自己和真实的自己待在一起。当你能做到这一点的时候,你就会发现,生活其实很简单:找到路,然后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