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陈浪花了约半月的时间,才把机床,车床的的使用学了个大概。
又抽了几天时间把电焊也学了。
陈浪估么按目前的条件,造一门前膛炮绰绰有余,甚至单撸蒸汽机都不在话下。
于是购置了一套机床,一套电焊设备,以及相关的镗刀,铣刀等配件,用小推车一一拖回了大明时空。
刚好这时军器营已经建起了几个厂房。
陈浪把其中的一间安排成了机械车间。
他自己目前是唯一的师傅。
还好十万块一套的光伏设备,电量足够用,可以放手随意折腾。
另外一间较远的厂房陈浪安排成了专门研究黑火药的地方。
此处增加了独立的围墙,任何人不得随意进入。
陈浪费大力气网罗了几个接触过制作黑火药的人,把他们安排到了这处厂房里。
给他们提供新近从黑市搜罗来的硝石,硫磺,木炭等物,以及一些其他的辅助类药物,并给了配方,让他们尝试制作黑火药。
凡是参与制造黑火药的,都发了一套陈浪淘来的防爆服,以防意外。
材料充足的情况下,很快制作出来了一批。
并按一些网友给的意见,进行了颗粒化。
粉末状的黑火药在枪管内受力时很容易挤压在一起,这样在点火时会因缺氧而无法完全燃烧,大大降低了火药的威力。
颗粒状火药中间有空隙,所以不会缺氧,燃烧就没有影响。
粉末状火药还容易受潮,遇到糟糕天气几乎不能使用。
颗粒化火药的吸潮性也远小于粉末状火药,因为颗粒火药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更小,从空气中吸取的潮气也就更少。
所以必须进行颗粒化。
这项技术在明末已经有了,只是做的不够好,效率不高而已。
有了电,能够使用小型电器之后,做这些事情的效率自然就不是古代作坊能比的了。
比如研磨,搅拌这一步骤,就可以用小型粉碎机来完成。
效率是用石臼慢慢捣的一百倍布置。
而且可以直接加水研磨搅拌一气呵成。
最后用细密筛子把用水搅拌好的糊状火药漏成颗粒状,慢慢阴干即刻得到细粒黑火药。
几个步骤都不需要人一直在跟前,安全保障也大大提高。
当然实际制作起来,要麻烦的多。
陈浪根据实际情况,又调整了几次制作流程,才最终确定下来黑火药的制作流水线。
没想到这么快。
不过效率越高,另一个重要问题就越突出。
那就是硝,硫等原料的供应。
让陈浪头疼的是,不论是在大明,还是原时空,这些材料都是违禁品。
明面上买不到。
自己生产想也别想,没五年搞不出一个化工厂来。
在陈浪的感觉中,化工厂比冶铁还要复杂的多。
好在大明时空黑道的来源管控不严,只要有门路,总还是有办法能搞到。
不过陈浪暂时不敢在本地大肆购买,以免过早被大明的上层人士关注到。
所以,让贺昌友吴志等人从海上想办法。
不论是从几千里远的广州,还是从南亚,欧洲人那里,能想到的渠道,都利用起来。
接下来,便是枪炮的制造了。
陈浪分析了下形势,把集贤书苑后方的军械营设计成“技术中心”比较合适。
但不宜大批量制造火药枪炮等战争物资。
一方面陈浪不想让此地太过吵闹,一方面陈浪希望寻找一处更大,更独立,更秘密的所在。
陈浪倾向于把这处基地定位在孤悬海外的某处岛屿。
台湾,海南,济州岛,舟山都是可以考虑的范围。
台湾太靠近郑芝龙,以自己现在的势力,远不可与之争锋。
海南离杭州太远了,鞭长莫及。
舟山离大陆太近,但可作为备选。
陈浪把目光放到了济州岛上,这处属于韩国人的领土。
在大明,此时是李朝。
没有多少军队驻守,大明内有李自成,外有建奴,也无暇分身去管。
以自己的现在的实力,只要海军一起来,占领济州岛轻而易举。
想到此处,陈浪通透了很多。
目标也大致明确了。
...
郭学东早就听说过有一群人在慈溪开荒,只不过不知道是谁。
当他与贺昌友一道前去“参观”了一圈后,才突然意识到,自己是不是错过了什么。
郭学东对这个所谓的慈溪一号农场的第一印象就是,好大的手笔啊。
什么人这么大的手笔,能组织起一万多人来到这不毛之地开荒?
而且听说只有短短两个月,此地的建设已经初具规模。
沿江的好几里的防波堤都被修了起来。
如此看来,此地开荒还真能做起来的样子。
听说用的是“水泥”这种闻所未闻的建筑粘合材料。
随后他又注意到了农场中间高地上的一圈长宽约二里的围墙。
高超过一丈,隔几十米就有一座塔楼。
这是要建一圈防御寨墙的意思啊。
只是那围墙大部分只有两砖厚,如此单薄,一门土炮就能轰烂,有什么用处呢?
郭学东也是个聪明人,心知此事没有那么简单,便旁敲侧击的向贺昌友询问这圈围墙的门道。
谁知贺昌友丝毫没有隐瞒的意思,见郭学东似乎是想问围墙的防御问题,便把这水泥的不凡之处一五一十的说给郭学东听。
并当场做了“试验”。
让郭学东拿大铁锤去砸倒在地上的一截砖墙。
郭学东既是秀才也是武人,身上有把子力气,但打抡了好几锤,都没有把那截砖墙砸烂。
好似砸在一整块石头上一般。
郭学东此时方才对水泥这东西有了真正的认识。
这种强度的围墙,一般的火炮都不容易打的开。
贺昌友之所以不藏着掖着的,一方面正要展示实力,来拉拢这个昔年好友。
一方面也是威慑敌心,让敌人最好不要对慈溪农场有“想法”。
随后,贺昌友又带郭学东参观了那400乡勇的训练。
郭学东是带兵在船上厮杀过的,一看便知道这支乡勇不简单。
虽然奇奇怪怪,但装备整齐划一。
纪律严明,令行禁止,且目光中有杀气。
知道这些乡勇肯定也真枪真刀的厮杀过。
此时,他对幕后那个大东家,越来越好奇起来。
虽然此时的大明天下社会秩序逐渐崩坏,各地自行组织乡勇自保的事情很多,但做到这种规模的,却极少,至少自己没见到过。
这位东家其志可谓不小。
“参观”完毕,贺昌友直接提出,邀请他正式加入到陈东家的阵营下,并为陈东家训练出一支水勇出来。
经过这些日的“朝夕相处”,贺昌友对这个昔日好友已经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
知道其和自己差不多,喜好武功,能文能武,还在大海上混过许多年。
正是眼下需要的人才。
于是才有心带郭学东前来“参观”,并许以重任。
郭学东内心激动万分。
在尹家十多年,出生入死,却因为是外姓,一直受排挤。
抱负得不到施展。
没想到今日却在此地峰回路转。
当下欣然答应,表示愿效犬马之劳。
郭学东回去后,便召集了相熟的十多个兄弟一起,都投靠了贺昌友。
当下招募水手、水兵,购置船只战舰,不在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