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府的院落里,气氛凝重得仿佛能滴出水来。吴铮的两个手下被五花大绑,狼狈地跪在地上,面对着赵府的三位主人。
白发老者赵琬,正是赵云的父亲,也是赵府的顶梁柱。他虽年逾花甲,却精神矍铄,目光如炬,浑身散发着久经沙场的凛然之气。站在他身旁的是赵云的母亲,虽已到中年,却风韵犹存,眉眼间依稀可见赵云的影子。另一侧站着一位弱冠青年,名叫赵风,是赵云的哥哥,眉宇间透着一股英气。
常山郡之所以能在黄巾之乱中幸免于难,赵府功不可没。他们虽非富甲一方,也非世代为官,却凭借着祖传的赵家枪法,将前来侵犯的黄巾军打得落花流水。更令人称奇的是,赵府非但没有遭到报复,反而赢得了不少黄巾军的敬佩,因为其中不少人曾受过赵府的恩惠,学习过枪法。
“就是这两个狂徒绑架了云儿?!”赵琬的声音低沉而威严,如同闷雷在众人耳边炸响。
吴铮的两个手下本是奉命送信,却被当成绑匪,有口难言,只能拼命摇头。
“大胆狂徒,竟敢绑架我儿,还不从实招来!”赵琬勃然大怒,一声令下,壮汉们便挥舞着棍棒,将二人团团围住。
棍棒如雨点般落下,打得二人皮开肉绽,哭爹喊娘。赵琬再次逼问道:“说,你们到底是谁派来的?”
然而,二人嘴里被塞着布团,根本无法回答,只能在剧痛之下胡乱点头。
“取下布团!”赵琬一声令下,壮汉们立刻照办。
“我们是来送信的!我怀里有信,大人明鉴!”其中一人刚能开口,便语速飞快地为自己辩解。
赵琬示意手下搜查,果然从他怀中搜出一封信。他迫不及待地打开信,仔细阅读起来。
信上的内容却让他怒火中烧:
>赵府主人亲启:
>
>令郎赵云现于我处,吃穿用度,皆是上佳,无需挂念。吾知汝来此不易,不必专程来接。当然,若汝执意前来,吾亦扫榻相迎。
>
>并州吕布敬上。
吴铮本想模仿吕布的口吻,写一封报平安的信,却不想弄巧成拙,反倒写得像是绑匪的勒索信。
赵琬怒不可遏地将信摔在地上,赵风捡起信,读了几句,便气愤地将其揉成一团。
“父亲,这吕布欺人太甚,竟敢如此嚣张!”
吴铮的两个手下见状,心中叫苦不迭。他们本以为送信是件轻松的差事,还能趁机饱餐一顿,甚至得到些赏钱,却没想到会惹出如此大的麻烦,甚至有可能客死异乡。
“这吕布是何方神圣?”赵琬强压怒火,沉声问道。
“回大人,他是并州前卫军唐猊旗的副将。”其中一人战战兢兢地回答道。
“并州的军队都是强盗吗?竟敢绑架良家子弟!”赵琬怒斥道。
“不是绑架,是赵云他自己想参军……”另一人试图解释,却被赵风打断。
“你看看这是什么?!”赵风将揉成一团的信扔到他面前,怒目圆睁。
“小人……小人目不识丁……”那人哭丧着脸说道。
看着二人可怜的模样,赵琬深吸一口气,对赵风说道:“看来,我必须亲自走一趟了。把我的枪拿来!”
两个壮汉抬着一杆乌黑的长枪走了出来,赵琬单手便将长枪稳稳举起,随意挥舞了几下,然后猛地将枪杆顿在地上。
“咚!”
一声巨响,震得整个院落都仿佛颤抖起来,吓得吴铮的两个手下魂飞魄散。
“我这就去把云儿接回来!我倒要看看,这吕布究竟是何方神圣,竟敢绑架我儿!我赵家枪法可不是吃素的!”
***
马邑城外的吕布军营地里,吕布正皱着眉头,跟着陈宫学习识字。他歪歪扭扭地写着一个只有八画的字,却少写了一笔,引来陈宫的严厉批评。
“将军,区区八画之字,怎可如此粗心大意?此处少了一笔,意思便截然不同了!”陈宫指着吕布写的字,恨铁不成钢地说道。
“少写一笔又如何?你只管教便是,何必如此吹毛求疵?”吕布不满地反驳道。
“一笔之差,谬以千里。许多字形相似,却因一笔之差,意义迥异。将军务必认真对待,切不可掉以轻心。”陈宫耐心地劝说道,“请将军再写一遍。”
吕布不情愿地再次蹲下,在地上重新写了一遍刚才的字。
“嗯,此次尚可。为了加深记忆,请将军再写一百遍。”陈宫面带微笑地说道。
“一百遍?!”吕布猛地将手中的树枝扔在地上,难以置信地问道,“你莫非是在戏弄我?”
“将军莫急,这仅仅是个开始。想要熟练掌握文字,勤加练习必不可少。吃饭时可写,睡前亦可写……”
陈宫的话让吕布头皮发麻,连连摆手道:“罢了罢了,我不学了!我又不是三岁孩童,何必如此折磨自己?”
“将军,文字是最无情的。你若稍有懈怠,它便会离你而去。”陈宫苦口婆心地劝说道,“只有持之以恒,方能将其牢牢掌握。”
“我已说过多次,要勤加练习,方能熟记于心。你看,这个字我已经写得滚瓜烂熟,咱们还是学下一个吧。”吕布不耐烦地在地上连续写了三遍刚才的字,试图蒙混过关。
然而,陈宫却毫不动摇,坚定地说道:“还差九十七遍,请将军继续。”
“我已经会写了!”吕布有些抓狂。
“就算将军喊破喉咙,我也不能让您有丝毫懈怠。要么写完九十七遍,要么今日便不再学习。汉字博大精深,形近字众多,若不勤加练习,根本无法掌握。”陈宫寸步不让。
最终,吕布还是屈服于陈宫的坚持,无奈地捡起树枝,继续练习写字。
“能写自己的名字和表字,还能认得一些数字,已经很不错了。”他一边机械地重复着相同的动作,一边在心里安慰自己。至少现在,他终于可以摆脱“目不识丁”的帽子了。但是,这样一遍又一遍地写同一个字,实在让他感到无比枯燥和乏味。
就在他快要崩溃的时候,营地外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仿佛一道闪电划破了沉闷的天空。
“报——!有信使!”
一骑快马,背插着并州刺史府的旗帜,风驰电掣般冲进了吕布军的营地。
***
信使的到来,让成廉、魏越等将领的脸色顿时阴沉下来。他们心中隐隐感到,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
吕布为了搭救张杨,不顾军令,擅自带兵出征,必定会受到丁原的责罚。
于是,众将领不约而同地围了上去,挡住了信使的去路。他们打算,如果情况不妙,便立刻劫持信使,掩护吕布逃走。
“来者何人?报上名来!”成廉上前一步,厉声喝问道。
“我乃刺史府信使!此地可是唐猊旗营地?”信使坐在马上,不卑不亢地答道。
“正是,你想如何?”成廉语气不善。
“奉刺史大人之命,特来给吕将军送来一封令书!不知吕将军身在何处?”信使提高了音量,洪亮的声音在营地上空回荡。
“我在这里!”吕布闻声,拨开人群,大步走了出来。
挡在信使面前的士兵们见状,立刻让开一条道路。
“在下正是唐猊旗副将吕布奉先。”吕布走到信使面前,两人身高几乎不相上下。
信使翻身下马,不卑不亢地向吕布行了一礼,朗声道:“久仰将军大名,今日得见,三生有幸!”
“过奖了。你找我何事?”吕布问道。
“奉刺史大人之命,特来给将军送来一封令书,请将军接旨。”信使说着,从怀中掏出一卷书简,双手呈上。
令书是刺史对重大事件进行奖惩时,亲自下达的命令文书。通常情况下,令书更多的是用来惩罚和传唤犯错之人。
“公台!”吕布接过令书,并没有急着打开,而是转头喊了一声。
陈宫闻声,连忙一路小跑来到吕布身边,恭敬地问道:“将军,有何吩咐?”
“念!”吕布将手中的令书递给陈宫。
陈宫慌忙接过令书,打开一看,脸色顿时变得十分难看,声音也开始颤抖起来:“并州前卫军唐猊旗副将吕布奉先,擅自带兵出征,违抗军令,理应受到严惩……”
听到“严惩”二字,在场的士兵们都紧张起来,整个营地鸦雀无声,落针可闻。
成廉和魏越更是紧张地吞咽着口水,等待着丁原对吕布的处罚。
“继续念。”吕布的声音低沉而平静,听不出丝毫的情绪波动。
陈宫深吸一口气,继续念道:“但念其救护武猛从事张杨有功,功过相抵,此次擅自带兵之罪,不再追究。”
听到“不再追究”四个字,众人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然而,令书还没有念完。
“乌桓蛮夷胆敢谋害我并州武猛从事张杨,如同打我丁原的脸面。吕布击退来犯之敌,功不可没。”
这一次,吕布军士兵们的脸上都露出了喜色。
“乌桓兵强马壮,就算出动大军也难以取胜,而吕布仅率数百人便将其击溃,保障了并州百姓的安全,此乃十万大军也难以做到之事。因此,我丁原决定,传唤唐猊旗副将吕布前来刺史府,予以重赏!并犒赏其麾下将士,即刻赐予酒肉!”
“万岁!!!”
“吕布将军万岁!”
“唐猊旗万岁!”
不知道是因为吕布即将获得重赏,还是因为可以大快朵颐,士兵们都欢呼雀跃,高喊万岁,整个营地都沸腾起来。
喧闹声中,信使走到吕布身边,大声说道:“吕将军,刺史大人四日后返回并州城,命您次日入城觐见。”
“壶关战况如何?”吕布问道。
“回将军,刺史大人已成功平定了壶关一带的盗匪。”信使答道。
“那就好。我想详细了解一下战况,不知你可否告知一二?”吕布问道。
“当然可以。”信使爽快地答应了。
吕布亲切地拍了拍信使的肩膀,然后带着他离开了喧闹的人群。
“我听说黑山军和白波军的势力很大,人数多达数十万。而此次出征的并州军只有几万人,我一直担心刺史大人的安危,没能留在身边保护他,真是惭愧。”吕布说道。
“将军不必担心,刺史大人用兵如神,此次更是亲自率领先锋部队,突袭攻占了壶关。黑山军和白波军虽然轮番进攻了数日,但壶关易守难攻,他们又不会飞,怎么可能攻得下来呢?”信使笑着说道。
丁原之所以能率领几万并州军平定壶关,是因为壶关地势险要,是兵家必争之地。黑山军和白波军虽然声势浩大,但如果他们攻破壶关,进逼洛阳,后果不堪设想。
而并州军驻守壶关,就能有效地阻止他们南下。
换句话说,并州军控制了壶关,就等于掌握了通往洛阳的捷径。
“你辛苦了,一路奔波来送信。等酒肉送来,我们一起痛饮一番。”吕布说道。
“多谢将军。”信使高兴地答应了。
目送信使离开后,吕布心中暗想:“这老家伙还挺厉害的。就是不知道他会给我什么赏赐,那老抠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