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泽走出大厅,远远就看见接机人群中一名举着牌子军人,上面写着自己的名字。这是基地干部处邓敏才干事来接武泽的。两人上车后就驶向基地。
基地是一种简称。它的前身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建设的空军飞行员训练基地。当时限于条件的制约,规模不算很大,但当时也算得上比较先进的训练基地,为新中国培养了一大批各类机型的飞行员。
随着中国空军的发展,这个基地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空军发展的需要,于是就另外选择更适合的位置迁走了,基地就改作其它用途。
二十世纪末期,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实施。基地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改建为航天员训练基地。习惯上简称“基地”。
随后,基地根据新的任务需要,对园区进行了大规模的基本建设。除了保留了极具时代感的行政办公主楼和旁边两幢机关配楼外,不适应新的需要的旧楼,全部进行了拆除,建设了许多新的建筑,增添了大量的现代化训练设备,成为我国载人航天领域综合型研究机构。
基地按功能由三个部分组成。以航天员为中心的航天员训练系统;以航天员环境与生命保障为中心的生保系统;以及配套的附属设施,包括行政大楼等。承担了航天员选拔、训练、医学监督和医学保障等多项重要任务,其水平在国内外都处于领先地位。
进入由武警守卫的基地大门后,汽车在右边的楼房前停了下来,邓干事带着武泽进到办公室,在完成了一系列例行程序后,又领着武泽来到主楼基地王主任的办公室,正好基地袁维群政委也在场。王主任满脸微笑地像见了老朋友一样招呼武泽坐下,并向袁政委介绍了武泽。
只见王主任和袁政委都穿着整齐的军装。武泽还没有近距离的接触过军人,看见穿着笔挺笔挺的军人,真切感到了一股英武之气,反倒觉得不自在起来。武泽不清楚他们是什么军衔,手足无措地不知道是敬礼还是握手更合适。
正犹豫间,袁政委主动伸出了手,连连说,“欢迎欢迎。”武泽连忙握了握手,几个人简单地寒暄了几句后,邓干事又带着武泽到集训队长梁绍忠的办公室,向梁队长报到,随后两人就向队员宿舍走去。
宿舍位于办公楼的后面,与其它训练建筑在一起。
基地建筑分为两个区域。前面是行政办公区,集中了行政、后勤等业务部门,主要职责是为基地提供各种保障服务。和办公区只有一墙之隔的才是基地的核心区域——航天科研训练基地。这里集中了各种培训、训练以及多种运动设施。
在主楼前面是一个宽大的广场,在广场的中央位置,设置了一个有三级台阶、9米见方的旗台,旗台底座由混凝土浇筑,上面用白色的大理石贴面,显得非常严肃庄重。在旗台中线位置布置了三根旗杆,上面迎风飘扬着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两边旗杆略低于主旗杆,上面挂着旗帜武泽没有见过,应该是训练中心的旗帜吧。武泽这样猜想。
每天清晨,全体人员在国歌声中进行庄严的升旗仪式,以此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说起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基地也是费了一番心思。
队员组成分为三类。一部分是航天驾驶员、飞行工程师,主要负责航天飞机的飞行、控制和维修工作;另一部分则是由现役军人和退役军人组成的特种分队,主要负责配合科研团队的工作以及安全护卫工作;最后一部分则是载荷工程师,由从事科学研究及相关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主要职责是从事各类科学考察、各类技术试验等工作。职业航天员大都是飞行员出身,难以胜任科研工作,因此,载荷工程师就应运而生。武泽就属于后一类队员。
在训练中心的一角,就是全体队员的宿舍大楼。
理论上,基地为每个队员提供一套宿舍,都不存在问题。但是,这些队员都是由各行各业的精英组成,来自不同的单位和不同的岗位,在此之前既不认识,更不了解,就存在互相熟悉、了解和增进友谊的过程,以便在将来的工作中互相配合和支持。因此,队员的宿舍就设计成了三人一间的大宿舍。这也是培养队员们的集体主义精神的重要一环。过了一段时间后,武泽才感觉到这种安排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在进门处,一套沙发和一个茶几,组成了一个简易的会客区,队员们可以在这里小坐或接待来访的客人。再往前,就是三组床具。床具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单人床,全套卧具摆放得整整齐齐,床下是一台书桌,靠书桌墙上吊装了一组简易书架,桌面上,台灯、台式电脑一应俱全,紧靠书桌旁边的是一个私人物品收纳柜。简单几样家具就构成了一个小小的私人空间。
武泽看到这种布局,有熟悉的感觉。这里的布置与大学宿舍基本相同,如果有不同的地方,那就是房间环境布置要比大学宿舍高档很多,也周全很多。
队员们要在这个环境里生活工作几个月时间。
武泽进了宿舍,四周观察了一下,每个床架上都贴有人的名字,他找到了标有自己名字的床位,是左侧靠窗户的位置。
刚安排停当,干部处邓干事领着两个带着行李的年轻人走了进来。这是同宿舍的另两个队员。
“这样,你们互相介绍一下吧,就不用我来了,”几个人坐下后,邓干事说道。
“我叫武泽宗仁,叫我武泽就可以了,是这次任务的随队医生,”武泽首先自我介绍道。
“呵,医生好啊,以后还要你多关照呢,听名字还以为是藏族人呢,”其中一个比武泽稍矮一点的说道。
“我是汉族,”武泽解释道。
“我叫尹思晨,搞语言和社会学的,”人们习惯把自己做的工作叫做“搞”。
尹思晨一张圆圆的脸上没有多少棱角,年轻的脸孔上充满了活力,笑容常常挂在嘴边,说起话来总是伴着微笑,是一个非常随和的人。
“我叫赵星纬,搞物理的,”另一个中等身材的人紧接着自我介绍。看上去偏黑偏瘦,但有一副强健的身体,站在跟前让人有一种压迫感。
“哦,还需要搞语言的?”武泽不解地问道。
“这个很重要,”邓干事解释道,“如果遇到有异域文明,语言交流是非常重要的,不懂对方的语言怎么沟通呢?”
“对,对,”武泽点点头。
“一人搞物理,一个当医生,这个房间里人才很全嘛,”尹思晨说完自己笑了起来,看得出来,尹思晨是个话多、比较活泼的人。
“这样吧,你们各自用一句话介绍一下自己的专业吧,这样容易理解。以后你们还可以多交流,”邓干事说。
“这个建议不错,”尹思晨首先介绍道,“我先来吧,社会学嘛,小的方面说,就是研究人,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大的方面就是群体与群体之间关系的。”
“哦,按这样说就简单了,”赵星纬接着说,“小的方面,物理学就是研究物质,以及物质与物质之间关系的;大的方面应该是星系与宇宙之间关系的。”
“这个厉害,这个范围太大了,”尹思晨说。
“医生嘛,”武泽想了想,“小的方面嘛,当然研究什么是病,以及如何治疗的问题啰。”
“那大的方面呢?”尹思晨问。
“大的方面?”武泽一时还不知道如何回答,“我想应该是如何防治的问题吧。真还说不准呢,”说完还有点不好意思。
“哈哈哈,你们这样一说就简单了,也容易理解,你们聊吧,慢慢你们就熟悉了,我先走了哈,”说完,邓干事就起身告辞。
临出门时转过身对武泽说,“我和咱们的苏菲医生说好了,她准备了一些有关航天方面的医学书,你抽时间到医疗中心找她去取一下,这是你需要的。哦,对了,以后业务上指导就由她负责,”临出门又对三人说,“你们安排好了就到管理处把衣服领一下,你们身上的衣服就不用穿了,”说完就出门走了。
“好的!”武泽和赵星纬还像平时说话那样回应道,而尹思晨却学着军人那样,“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