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孝最后跟夏侯惇达成一致,等到再混点军功,在军营里继续历练历练,也就是所谓的沉淀沉淀,那个时候再来当儿子。
虽说听起来有些荒谬,不过夏侯惇还真同意了。
反正都要当爹,什么时候当,还在乎嘛?
军中历练,也算是镀金,要点身份嘛,这在棒子国那边很常见,一般都是财阀的儿子。
“好,我到时候跟魏王说一下,让你跟大公子一起历练。”
曹昂这小子算个老好人,听到自己有个小伙伴丝毫没有拒绝,马上同意了,甚至找人给杨孝安排了新的住处,就离自己的不远。
夏侯惇对曹昂的安排很是满意,杨孝当天便住进了新的营帐。
夜里,杨孝躺在榻上,心中暗自盘算着日后的计划。
跟着曹昂,既能积累军功,又能接近曹魏权力核心,倒是咸鱼翻身的好机会。
第二日清晨,曹昂带着杨孝熟悉军营事务。
先前杨孝在夏侯惇的亲卫,没做过什么训练,也因为夏侯惇的原因,很多事情没有接触过。
他们来到校场,士兵们正在操练。曹昂指着一群弓箭手说道。
“那啥……孝弟啊,这便是我们营中的精锐射手,你若有空可向他们讨教一二。”
杨孝点头称是。
当即拿起弓弩,这些人单个拿出来都比神射营的士兵们强的多。
这样的切磋机会,他可不想这么错过。
杨孝拿起弓弩,调整呼吸,眼神专注起来。
他自幼也习过箭术,虽说都是民间猎户那也拙劣的技巧,但准头还算不错,只是未曾遇到如此强劲的对手。
他一箭射出,虽射中靶心,却偏离中心些许。
旁边的射手们“当然不是什么菠萝什么长臂猿”见状,纷纷前来指点,告知他一些发力和瞄准的诀窍。
杨孝虚心受教后再次搭弓射箭,这次的箭矢笔直地扎入靶心正中。
众人皆惊叹不已。
“诶呀woc,可以啊小伙子。”
“诶呀woc,可以啊,小伙子。”
“厉害,厉害。”
曹昂也露出欣慰笑容,拍着杨孝的肩膀说。
“不错,果然聪慧过人,一点即通。”
“都是几位教得好。”
“哈哈哈!还怪他娘的谦虚的!”
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只见一骑快马奔入校场。
来人下马后匆匆走到曹昂面前低语几句。
曹昂脸色一变,转头对杨孝说。
“父王命我等速速前往大堂,说是有要事相商,等一下你自己单独练习练习。”
杨孝心中一凛,握紧手中弓弩,眼神坚定地回应道。
“放心,我可不是偷懒的人。”
…………
“怎么了父王。”
曹昂来到大堂,其他将军已经到了,曹老板站在正中间,一脸严肃。
“有消息,说黄巾残党已经害死了江东小霸王孙伯符。”
?
此话一出,许多人都愣了。
“江东小霸王也算个人杰,没想到却是短寿之辈。”
“谁说不是呢,没想到黄巾残党居然还有如此能耐?是何人斩杀的孙策?”
吕布也有些好奇,他虽然没跟孙策交过手,但是跟孙坚交过手啊,孙策的名号已经超越了父亲孙坚,自然是有可取之处。
所以吕布觉得黄巾残党中斩杀孙策的人必定不是什么籍籍无名之辈,日后若是遇上,还可交手一番。
“这个倒是没打探到,我已经派去很多人,但是都探查不到孙策是怎么死的,只知道周瑜说是死于黄巾残党之手。”
曹老板看到吕布如此好奇,便亲自给他解释了一下。
吕布皱了皱眉坐了回去,不再吭声。
其他人却打开了话匣子。
首先是张辽。
“孙策这人也算有些城府,能用传国玉玺换取自由,与袁术分兵,可惜,可惜啊……”
张秀也在其中,他现在的身份也算是今非昔比,每次兖州出事,他都马上带兵支援,自然而然被曹老板升官。
“乱世英杰枭雄,缺一不可,只可惜孙策没能成为魏王的对手。”
也有人提出疑问,例如徐晃。
“黄巾残党不过万人,怎么杀的了孙策?”
“用的下三滥手段呗,一群刁民贼寇出身,什么手段都不足为奇。”
郭嘉等一众文臣已经猜出了曹老板的意思,只是没有明说。
“如今江东会有谁掌权?”
“这个嘛……”
“可能是传国玉体。”
王昊说完这句话,明显感觉场面安静下来。
就连默不作声的贾诩都是这个表情?_??
“传国玉体是什么玩意?”
“吴国太啊!”
“啊?”
“你们听不懂嘛?”
“谁能听懂就见了鬼了好吧!”
王昊想了想,“好吧,下次我说东吴蜜水。”
(||?_?)
“算了吧,还是传国玉体吧。”
对于孙策的死,许多人觉得可惜。
王昊却知道曹老板的言外之意。
“江东现在群龙无首,魏王的意思是……”
曹老板大喜。
“不错!我正有此意!”
曹昂皱了皱眉,问道。
“父王,如今江东虽失孙策,但周瑜等人仍在,恐不易取啊。”
曹老板捋了捋胡须,笑道。
“吾儿莫慌,那周瑜虽有谋略,但新丧主公,军心不稳。吾等此时出兵,胜算颇大。”
众将听闻,纷纷附和。
而另一边,杨孝独自在校场练习箭术,心中却想着曹老板会议之事。
因为夏侯惇的关系,杨孝也知道曹老板这次会议的内容,知道曹老板因为孙策死后江东大乱,趁机要拿下江东之地。
他深知曹操此举必然引起江东动荡,也许自己的机会来了。
如果能在这场战役中立下大功,那在曹魏阵营的地位将会大大提升。
出任cEo,赢取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完全不在话下好吧?
想到这杨孝没法冷静,哪个男儿不想建功立业?封妻荫子?
乱世出英雄,而如今这个天下,很乱……很乱。
曹操这边很快调兵遣将,准备南下。
杨孝主动请缨,曹昂也在一旁劝说,曹操看杨孝勇气可嘉,便答应让他随军出征。
大军开拔至江边,望着浩浩江水,杨孝心中涌起一股豪情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