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长莺开始发动时,苏景寒恰好在上早朝的路上。被府里人追上后,他心急如焚地骑上报信人的马,一路疾驰,直奔国公府。抵达府中,他便朝着萧长莺居住的院子狂奔而去。进了院子,眼前的景象令他有些错愕。
院子里,萧长莺正扶着随心的胳膊悠然地散步。他呆呆地凝视着萧长莺,难以置信自己所看到的一切。
萧长莺转头看向来人,发现是苏景寒便笑了:“还早呢,产婆让我多走走,这样一会儿生的会更顺利些。”
国公夫人和许清月领着一群丫鬟,脚步匆匆地朝这边赶来,每个丫鬟手上都捧着一个托盘,里面摆放着各种生产所需的物品。
见到苏景寒,国公夫人说道:“景寒来了,你先陪着长莺多走走,勤问问她有没有想吃的东西,生产前吃点东西,待会儿也好有力气。”
苏景寒连忙应下,走到萧长莺身旁,小心翼翼地扶着她一同在院子里散步,时不时声音略微颤抖地问一句:“饿不饿?有没有什么想吃的?”
他的目光始终停留在萧长莺身上,生怕错过她任何一个细微的表情或动作。那架势,仿佛萧长莺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宝贝。
彼时的萧长莺,额头上已因愈发密集的阵痛而起了一层薄薄的汗珠,她其实并不饿,也没有特别想吃的东西。然而,想到即将到来的生产硬仗需要体力,她便挑了几样这段时间吃起来感觉不错的食物报给了苏景寒。苏景寒赶忙记下,迅速吩咐下人去准备。
产婆见时间差不多了,又见萧长莺额头冒汗,便叮嘱苏景寒和随心带着人到屋里等待进食,还特别强调一定要留意门窗,不能让穿堂风吹到产妇。萧长莺吃了些东西,又在屋里走了一会儿,产婆过来查看后说道:“产妇可以回房准备生产了,姑爷,还请您回避一下。”
苏景寒十分紧张萧长莺,实在不想出去,他渴望能握着萧长莺的手,与她一同进入产房,陪伴在她身旁。萧长莺又何尝不明白他的担忧,但她向来注重在他眼中的形象,生孩子这般私密之事,自然不能让他目睹。她轻轻地拍了拍苏景寒的手,因疼痛而冒出的汗水浸湿了她脸上的几缕发丝,使她显得愈发楚楚可怜:“景寒,你在外边等我吧,你在我身边,我会分心的。”
产婆也赶忙出言相劝:“姑爷,您还是在外边稍候吧。郡主说的对,您若跟了进去,待会儿郡主疼起来,是会分心,使不上劲儿的!”苏景寒深知萧长莺的性情,无奈之下,只得松开她的手,缓缓走了出去。
过了许久,苏景寒才隐约听到屋内传来萧长莺痛苦的闷哼声。
国公夫人和许清月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不停地在原地踱步。
国公夫人紧紧地攥着手中的帕子,满脸焦急地说道:“这孩子,都到这个时候了,还这般逞强,疼就喊出来啊!”
一旁的婆子则一边帮她顺气,一边宽慰道:“夫人莫急,郡主这是在保存体力呢。若此时喊出声,不仅会消耗体力,还可能会影响到孩子。”
国公夫人自然是知晓这些道理的,她生产时,产婆也曾如此劝过她。然而,如今轮到自己的女儿,她到底是心疼的乱了阵脚。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终于,在夜晚掌灯时分,产房内传来了一阵清脆的婴儿啼哭声。产婆满脸笑容地打开房门,向门外焦急等待的众人道喜:“恭喜国公夫人,恭喜郡主,恭喜姑爷,是位小公子!”众人听闻,皆喜出望外,脸上洋溢着难以言喻的喜悦之情。
苏景寒见那产婆说完了,焦急地问道:“长莺怎么样了?我能不能进去看她一眼?”
产婆被他问的有些为难:“母子平安,母子平安,但是姑爷,里边正收拾着呢,还请您稍等一会儿。”
国公夫人也在旁边劝他:“景寒,等一会儿吧,那丫头最是爱面子,等她收拾好咱们再进去吧。”
苏景寒努力按捺住内心的急切,静静地站在门口,不停地向里张望。
没过多久,房间终于整理妥当,苏景寒迫不及待地冲进屋内。
一眼望去,只见萧长莺静静地躺在床上,由于刚刚生产,气血亏损,脸色略显苍白。在她身旁,摆放着一个刚出生的小娃娃。苏景寒的眼眶渐渐泛红,轻声呼唤着萧长莺的名字。
萧长莺缓缓抬眼,望向他,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浅笑。苏景寒快步走近,关切地对萧长莺说道:“长莺,你感觉如何?辛苦你了。”
萧长莺轻轻摇了摇头,示意他看看襁褓中的婴儿。苏景寒的目光随即转向那个小小的襁褓,心中充满了初为人父的喜悦与激动:“这孩子的眼睛长得像你。”
萧长莺微笑着回应:“嘴长得像你。”
苏景寒满心欢喜:“这孩子真是有福气,五官都是挑着家里人的优点长的。”
萧长莺柔和地看着他道:“我已经跟太子说过了,这孩子的名字由我们自己来定,就叫苏念安。等他赐名的时候,就用这个名字。”
苏景寒看着萧长莺,眼中隐隐有一丝泪光闪过。自己何德何能,竟能得到萧长莺如此的深情厚爱。
其实,孩子的名字在萧长莺看到苏景寒写在纸上那天,她就进宫跟太后和小皇帝商量好了。
苏景寒为了小皇帝的江山和萧家的未来,全心全意,不遗余力。
而他们,也不过是给了孩子父亲一个给自己孩子起名字的权利而已。
(正文完)
接下来会有几个人的番外,亲们趁没完结,有什么要求可以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