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饭时间,卖包子的柜台摆放了一盆盆热菜,有红烧肉、炒肉丝、醋溜白菜、炒冬瓜四个菜。两荤两素5角,一荤两素3角,两素2角。
排队买饭的人络绎不绝。
小白打菜,陈德兰收钱和打饭,小棕在后厨炒菜。三人配合默契。
有客人刚开始看到价格觉得贵,但是看到小白打菜不抖勺,满满一勺红烧肉。客人直接闭嘴掏钱排队。
一个盒饭装米饭,一个盒饭装红烧肉和素菜。胃口小的人吃不完拿回家,晚上热一热还能吃一顿肉。
陈记餐馆以味道好、量大实惠美名远扬。
过了半个月,餐馆多了好几个竞争对手。
陈德兰任由竞争对手低价出售,绝不降价。
从成本来说,竞争对手要和陈记餐馆做到量大又实惠,是亏本买卖。做不到一个月就撑不住了。
周驰也到其他餐馆吃过盒饭,肉没有陈记餐馆多,腥味重。厨师放的佐料不够,压不住腥骚味。
吃了几次便宜的盒饭,周驰又回到陈记餐馆排队。
一分钱一分货。贪便宜吃不到美味量大的红烧肉。
在客人们的建议和催促下,陈记餐馆做起了晚餐。和中午不一样,晚餐是点菜的小炒。菜单挂在墙上,客人点餐交钱,然后后厨现炒。
每天有限量的卤猪蹄、卤猪下水、卤猪头肉。
餐馆的剩菜有时候多有时候少。少的时候,陈德兰直接带回家。多的时候,陈德兰拨出家里的份量,剩菜回收到空间内当猪食。
陈记餐馆营业后,王开达和四个孩子每天能吃到包子、两荤两素的盒饭。
营养跟上后,四个孩子长了肉,身高往上窜了几厘米。
王开达挣钱的动力更强了。媳妇这么会挣钱,我也不能拖后腿。作为一家之主,我要努力。
废品回收是一个很挣钱的行业。王开达很快买了一个大院子,办了营业执照,从走街串巷到有固定的回收点。
武二黑亲眼看着王家两口子买房开店,心里跟着痒痒。和媳妇夏雪商量后,他清理库房的破烂,决定去沿海边进全新的货。
个体户越来越多,武二黑跟上潮流。
一天,上午11点,陈记餐馆正常营业。因为时间早,客人不多。
陈德珍来到陈记餐馆,亲眼看到卖盒饭的姐姐,嘴里嘲讽道:“姐姐,找不到工作做个体户呢!”
这时候大部分人都是瞧不上个体户的。
“要我说,你回家和爸爸妈妈道歉赔礼……”陈德珍叭叭一通。
陈德兰自动屏蔽声音,“你说完了吗?盒饭两荤两素5角,一荤两素3角,两素2角,不买就离开。”
“哼,我才不吃。”陈德珍说完就走了。
陈德兰看她坚决的背影,有点疑惑,她来是为了什么?就为了刺激她吗?
可是,陈德兰已经不是原来的陈德兰。
陈德兰的父母也知道陈记餐馆,但是距离有点远,一次也没来过。断了亲的女儿,他们不想看一眼。
过了两年,小平房翻新。王开达和陈德兰商量后,决定建六层预制板楼梯房。一户九十平方米,三室一厅一卫。
王开达和陈德兰住一楼,王明强、王明壮、王明菊和王明梅是3-6楼。二楼给夫妻俩肚子里的孩子,还没有取名字的胚胎。
四个孩子热泪盈眶,小叔小婶不仅供他们上学、吃穿,还把以后的住房问题解决了。他们一定要报答小叔小婶的养育之恩。
建房的事情由王开达全权负责监督。陈德兰和四个孩子搬到陈记餐馆楼上住。
半年后,六层的新楼房可以入住了。每层楼梯有窗户,白天不用开灯。
新房子面积大,刷了白墙,白天不用开灯就很亮。
院子比以前面积小很多很多,鸡窝和菜园没有了。铺了石板路,靠墙的地方种了各种花草树木。四季都有鲜花开放。
一楼夫妻俩的房间,一开门是客厅,有电视柜、彩色电视机、沙发、博古架等。主卧有床、衣柜、梳妆台等。两个次卧也是这样的布置。
四个孩子还小,王明菊和王明梅住在一楼,王明强和王明壮住二楼。
明亮整洁的房间,让四个孩子欣喜之情溢于言表。楼上楼下咚咚跑。你看看我的房间,我看看你的房间。
实际上,房间并没有差别,只有窗帘和床单的颜色不一样。
但孩子们乐此不疲。
为了实现房屋的最大化利用,陈德兰和王开达商议后,将3-6楼租出去。等孩子们长大后,自行装修然后居住。
租房公告贴在陈记餐馆门口,感兴趣的人直接问价格。约定时间后,陈德兰统一带人看房子。
陈德兰租房不仅看能不能支付房租,还看人品。年轻夫妻是她的首选租户人选。
房子一年起租,押一付三。拖欠房租是违约行为。
租房合同十分详细,双方看过后,没有异议才签字盖手印。
不久,四家租户搬进来了。
学校放学后,院子里热闹起来。租户的孩子和四小只在楼下玩耍。
晚饭做好后,家长在窗户旁大喊一声,孩子就回家吃饭。
王开达和陈德兰带着陈记餐馆的饭菜回家,和四小只一起吃晚饭。
王明强看着小婶的大肚子,说:“小婶,弟弟什么时候出来啊?我可以带弟弟玩。”
陈德兰笑着说:“下个月。弟弟刚出来的时候很小,不能走路,只会喝奶。不能和你们一起玩。”
过了一个月,陈德兰在医院生产,六斤六两重的男娃出生了。
陈记餐馆有小白和小棕在,不用陈德兰忧心。王开达的回收站雇了两个员工,他过几天去视察。
出了月子,陈德兰和孩子王明超能够出门放风了。
还不会走路、说话的王明超是一家的宠儿。当王明超长到三岁,就变成了狗嫌猫厌的小魔王。
院子里的花等不到凋谢的那一天,王明超辣手摧花。
“妈妈,花花给你。”王明超借花献佛。
小小的王明超最喜欢玩躲迷藏的游戏。
二楼,房门一关,孩子们在里面玩躲迷藏的游戏。
王明超迈着小短腿跑到哥哥王开达的房间里,爬到床底下,躲在黑暗中。身上的衣服将床底的灰擦干净,完全不用拖地。
一轮结束。
王明菊看到小弟弟的衣服,眉毛一蹙,“超超,小婶看到你的衣服,你就惨了!”
小小的王明超摇着哥哥王明壮的手,“壮壮哥哥,换衣服。有一样的,换掉。”
“好,好,不要摇了。”王明壮早已习惯。他偷偷下楼,到次卧的衣柜里翻衣服。
“一样的,这不是……那也不是……怎么没有……”
王明壮把衣柜翻了个底朝天,也没看到。他一拍脑袋,院子里有晾晒的衣服。
一摸超超的衣服,还没干。
王明壮回房间,拿另外一件小衣服。如果小婶问,就说超超出汗太多,换了衣服。
他嘴角上扬,我真聪明。
傍晚,王开达和陈德兰回家,先看到院中晾晒的衣服,一模一样的小衣服有三件。看来今天超超玩得很开心。
饭桌上,五个孩子胃口大开。最小的王明超不需要人追着喂,自己拿着小木勺一口一口吃饭。
陈德兰给他夹胡萝卜、青菜,他一口吃下,眉头都没有皱一下。
看在孩子这么乖的份上,陈德兰就不拆穿。
岁月流逝,五个孩子长大成人。王开达和陈德兰变老了。
那栋六层的小楼有了岁月的痕迹。
年老之后,王开达和陈德兰将事业交给孩子,过上了种花养猫的闲适生活。过年过节的时候,五个孩子带着妻儿回家团聚一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