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
黄泥村,村尾一间土房里。
何家芸(韩彦祖)睁开眼,床边坐着一个大娘,那是曹均琴。
曹均琴是何家芸的妈。今早她带着鸡蛋来看女儿,没想到看到女儿在房梁上吊。
何家芸刚下来时,没有气了。经过一番折腾后,何家芸醒了过来。
“咳……咳……娘,你怎么在这?”何家芸问。
“傻女儿,我要不来你就真的死了!你想想你的三个孩子,她们年纪小,已经没有了爸,难道你这个妈也不要他们了吗?”曹均琴怒骂道。
“张炳抛妻弃子,老天爷在天上看着,不会放过他的。芸芸,有爸妈在,你们娘四个不会饿死。”曹均琴继续说道。
何家芸有三个孩子,7岁的大儿子张强,5岁的二女儿张萍,3岁的三儿子张毅。张炳是下乡的知青,受不了苦和何家芸结婚了。
何家芸的爸何顺福是村里的会计,妈曹均琴是妇女队长。上面有五个哥哥,何家航、何家天、何家华、何家斌、何家川。
五个哥哥往那一站,就给人强大的压迫力。另外,他们是种田的高手,每次上工都是满工分。
在黄泥村,何家是大姓。
张炳能看中何家芸,就是缘于此。
恢复高考后,张炳参加了三次高考。在最后一次考上了大学,有充足的理由离开黄泥村。
这一走,张炳就没回来过。刚开始隔几个月,张炳会写一封信回来,安抚何家芸。只是信上的地址是假的。
思夫心切,何家芸按照地址坐火车去隔壁省找张炳,找了许久。
她有去大学找人,但是记错了大学名字和专业。张炳的学校在城西,她在城东的大学。系主任核对学生名单后,确认没有那个人。
再去时,何家芸被门卫拦在门口,不让进入。
身上的钱也用的差不多了,何家芸失望又狼狈的回来了。
又过了2年,张炳没有写信回来,杳无音讯。
村里谣言越来越多。
何家芸在这样的情况下,受不了压力选择上吊。何家芸在救下来的时候死了,醒来的是韩彦祖。
门口,三个孩子探出脑袋,叠在一块,眼巴巴看着妈妈。他们的头发枯黄、软软的,穿着堂哥的旧衣服,虽然满是补丁,但没有破洞。
他们没有爸爸了,妈妈也不要他们了吗?
曹均琴回头招招手,三个孩子跑进来,嘴里叫着“妈妈、外婆”。
何家芸看到虎头虎脑的三个孩子,手不自觉的抬起,挨个摸他们的头。
“妈,我不会寻死了。这一次,我想通了。孩子长得快,过不了几年,就能成人了。有三个孩子在,我老年有依靠。”
“这样想就对了。我看报纸,现在支持个体商户。芸芸,你做饭手艺好,去城里摆小吃摊,也能挣钱。三个孩子你不用担心,出摊的时候放娘家,你回来的带回家。”曹均琴给女儿想了一条出路。
包产到户后,何家芸分到了一亩地。她一个女人,要带三个孩子,种地是五个哥哥帮忙种。
“妈,我听你的。”何家芸说。
几天后,何家芸考察了城里小吃摊的情况,决定做煎饼果子。煎饼果子可以加肉加蛋,一个顶饱。
她在家里调好面糊,炉子、锅、煎铲、刮板等准备好,就进城了。三个孩子放在娘家,和哥哥姐姐玩耍。
刚出摊,煎饼果子卖不出一个。何家芸做一个给自己吃,顺便宣传。
煎饼果子的香气传开,附近的小吃摊摊主口水咽了一下口水。
一个煎饼果子分成小段。何家芸给同行尝个味道。
路过的人看到后,感兴趣买了一个。有第一个客人后,接二连三的客人上来了。何家芸的手没有停过。
一个煎饼果子2毛,有一个鸡蛋。加肉多一毛。
一天下来,何家芸将面糊用完了,装钱的纸盒子全是一角、一分、两角、两分。
收好工具后,何家芸回村。
晚上,何家芸、何强、何萍、何毅一起数钱。孩子的姓已经改了,跟母姓。
第一天出摊,卖出20元。
何强高兴的说:“妈妈,等我有炉子高了,我就能帮妈妈做煎饼果子,卖更多煎饼果子,挣更多钱钱。”
贴心的话让何家芸心里温暖。孩子懂事,真好。
“小强,妈妈可以挣钱,等开学了,妈妈送你上小学。你的任务是好好上学,多读书,多认字,然后考大学。”何家芸摸着何强的头说道。
“可是……爸……妈妈,我会好好读书考大学,工作后养妈妈。妈妈就不用辛苦了。”何强说。
“我也是!”何萍和何毅说道。
一个月后,何家芸收摊回家,来娘家接孩子。曹均琴拉着何家芸进屋里说话。
“芸芸,妈托媒人给你找了一个对象。那个男人今年30岁,因伤退伍,左手粉碎性骨折截肢了,其他都还好。”
“有两个儿子,前妻进山里采蘑菇,遇到野猪跌下山崖摔死了。”
“你一个女人养三个孩子,妈想着家里有一个男人轻松些。”
何家芸低头沉思一分钟后,抬头说:“妈,我先看看人吧。”
介绍男人这事,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何家芸知道妈这是为自己好。
都说寡妇门前是非多。不是寡妇自己找是非,而是单身的男人喜欢在寡妇门前晃悠。
有几天晚上睡觉,何家芸听见院子外有脚步声。
次日,何家芸没有去摆摊,去看介绍的那个男人。
那个男人在隔壁村,翻过一座山就到了。
媒人在村口迎接曹均琴和何家芸母女。一看到人,媒人就开始说具体情况。
“那个男人叫黄国华,两个儿子大的十三岁,小的十岁。已经懂事的小大人,会做家务,会下地……”
说着说着来到黄国华住的地方。黄国华回家后,一家三口住在西屋。
黄国华的父母在门口张望,媒人说给老二介绍了媳妇,怎么还不来?
不会是凉了吧?
黄国华带着两个儿子从屋里出来,就看到媒人领着人过来了。
他心道:媒人挺靠谱的,介绍的姑娘看着温柔。但是,她能看上我这个带娃的男人吗?
看到何家芸的瞬间,黄国华忘记了媒人说过女方有三个娃。
但从何家芸的外貌,他看不出这是生了三个娃的女人。
黄国华的两个儿子,黄志文和黄志武看到未来的后妈,心里忐忑又高兴。
村里人说有了后妈就有了后爹。后妈不会对他们好。
但是,在大伯家,他们每天早上做饭、洗衣服、打扫院子、捡柴。如果后妈只是让他们做家务,他们没有问题。
有了后妈,也许后妈会给他们做衣服、做书包。
却说曹均琴和何家芸,第一眼看到黄国华。两人印象不错。
黄国华的脸型是典型的国字脸,皮肤黝黑,个子高大壮实,给人一种生人勿进的感觉。
曹均琴觉得女儿有这样一个女婿,村里的长舌妇不敢在背后议论女儿了。
院子里摆上板凳和茶水,大家坐下来聊天,主要说两家的情况。
当事人各有孩子,加起来就有5个。
以后住在哪里?黄家房间紧张,黄国华和孩子住的西屋原来是柴房。要是两人成了,需要去找村长批一块宅基地建房子。
曹均琴说:“既然这样,不如把我闺女住的房子扩建,拿钱建房就行。”
如果成了,两个人还要不要孩子?
针对这一个问题,黄国华说:“不生了。”
何家芸观察了黄国华和他的两个儿子,发现三人都是话不多的闷葫芦。
黄志文和黄志武偷偷看她,当她转过头,孩子偏头不看她。在无聊的相亲中,突然有趣了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