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发起一个项目,如何才能打动领导的心,来自现代的中层管理温月还是很有心得的,当即就在旁帮忙,提供辅助了。
用切实的数据描述多年来山洪爆发对玉新县甚至邻近县城的伤害,百姓受灾后对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国家税捐的损失,赈灾的费用……
描述完过往,再提出现在山洪爆发的频率和几率,整治的必要性……
最后提供至少两个以上的解决方案及花费,方案可能相似,但一个简易一个豪华,费用一个低一个高,效果当然也是一个差点一个好些,但肯定都是有用的。一般的领导基于荷包都会选费用低的那个,当然也不排除有那种只选贵的的土豪。
但是!领导的思维已经被你引导到这事必须得做,只是选贵的还是便宜的问题!
在写奏折的过程中,余子阳再次被温月的才华折服了。
“苏秦游说六国也就你这样了!”
这个奏折真的太有说服力了啊,没见过这么简洁又明了又包含丰富数据的奏折,甚至还带上了泄洪渠的图画,“泄洪渠”是温月给取的,意思一听就懂。
温月真的汗颜,可能古代的奏折质量真的不行吧,据余子阳说,一般就先问候半篇,再提一下问题,既不含调查过往的数据,也不会提解决方法,一般是皇帝把奏折的问题丢到朝上,大家再安排人去调查,调查完了再商量好多天,最后可能还会被搁置。
所以这种把事情都办完了只需要领导拍板和拨钱的奏折,真的省很多时间啊!
余子阳写完后又去找了师爷,里面很多数据还需要县衙的人查过往记录,找人做费用预算,两人也要对措辞和用句进行核查,师爷也提出他的一些意见完善奏折。
足足花了七八天,这份奏折才算完成了。这次奏折是走常规程序,就是递进工部。不过余子阳还是给余侍郎写了家信,让他爹帮忙催着点,不然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有人看到。
余侍郎见儿子又要搞事情,当然是支持啦,第二天就约了工部的老友冯侍郎喝酒。余侍郎借着酒意,哭诉了一番儿子年纪轻轻远离家门去穷乡僻壤做县令多苦多累,上个折子都没人看,让他多多照顾一番。
冯侍郎回去就找余子阳的折子了,嗬,这不是昨天才送到的?不过一看就停不下来了,老余这儿子有前途啊!那内容之丰富,问题之严重性,还有解决方案的大胆手笔和巧妙,都令人叹为观止。最重要是用词并不像以往的折子那么晦涩,简洁又明了的,看完了不累心。
冯侍郎又找尚书商议一番,认为有可行性,最主要是这泄洪渠,如果真的有用,那以后就有了防治山洪的途径了,这是可以载入历史的功绩啊,值得一试。于是工部做了批示,尚书又上递到御前。
过了两日皇帝也看到了奏折,同样很喜欢这封新样式的奏折,要是大家都这么写,他就没那么劳心劳力了,也不会一件小事都要拖几个月。
恰好正值年底,国库也还有点钱,上朝和众臣讨论一番后,觉得不论玉新县是不是那么需要做这个事,泄洪渠是真的可以试一试的,那就拨点钱让他修吧。又指了个工部擅长水利的官员去负责,这事居然在年前就拍板了,真是前所未有的速度。
余子阳收到朝廷批下来的回函时正好是大年二十七,今年最后一天上衙,接下来有十九天春节假。他先是看到皇上同意了大喜,后面看到批下来的费用又有点沮丧,这连最低预算方案的钱都不够啊。
温月正在花厅和黄达以及几个掌柜一起核对今年的账。
六月份开张,前两月收入少一些,后面几月每个月都有300两以上,加上额外卖榨油机的账,大半年下来,赚了2200两银子。她分了三成到他们小家庭的公中算共同开销,剩下的就是自己的私房了,嫁妆银都翻了一倍啊。正开心的数钱呢,余子阳找来了,管事们赶紧告退。
听了他说奏折的事,温月非常高兴,修建泄洪渠,她的任务终于真真正正的往前走了一步,这一步真曲折啊。
至于预算不足的事,温月倒是不在意,开导他说有钱就先做起来啊,总有办法再省一些的,重要的是上面批了,这事可以做了不是?不行就动员乡绅再捐一点,那山下不也有他们的地嘛,到时候再给他们立个碑表彰一下。
余子阳感觉自己瞬间满血了。他夫人真的随口就是法子啊,那脑子真不知道怎么长的,就没有能难倒她的事儿,忍不住又要抱住亲几口以示谢意。
这不是常规操作?有什么好谢的,你怕不是在趁机吃我豆腐?
两人笑闹了一番,一起去书房写了春联,又给后宅的下人们发了双倍月银,就高高兴兴的准备过年了。
给京城的家里已经寄过了年节礼,自己这边也做了新衣,除了日常催生的家信,一切都还顺心。
鱼塘的鸭鹅这几天也出栏了,工人家代养的鸡稍有点小但也上交了,收成非常喜人。虽然只养了半年在古代有点短,但因为吃了月娘提供的豆渣饲料,长的还挺大,跟人家养了一年的差不太多,而且肉质细嫩倒是更好吃,余子阳甚至打算明年就照这个法子半年出栏一次。
临近年底,鸡鸭鹅都很好卖,没几天就收到了管事交上来的账本和银钱,余子阳和县衙的主簿等人核对一番后,给县衙的官吏们都发了丰厚的腊赐,让大家都能过个好年。
有人送了几只鸡鸭鹅到县衙后宅,桃婶子来问温月怎么吃,温月摸了摸下巴,嗯,想吃烤鸭了。她当然不会复杂的北京烤鸭做法,不过家常版的还是可以试试的。
让人用砖块和黄泥砌了个烤炉,先把鸭子内外都涂上香料调制的大酱腌制一晚上,入味后放进烤炉吊着烤,两刻钟后拿出来刷一次酱,如此反复两三次,然后再看,皮已经金黄酥脆,里面也完全熟了,味道还不错,虽然没有自己在现代吃的那么香,但应该是配方的问题,已经很好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