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声时而急促,如流水拍打石岸;时而缓慢,如晨雾弥漫山谷,似有千般情思在其中。
她的心被琴声紧紧抓住,仿佛有一种说不出的吸引力,让她不得不循声而去。
“你们听到琴声了吗?”卫清挽轻声问道,语气中带着些许惊喜和好奇。
“是啊,真好听!”卫轻歌立刻回答道,“不知道是谁在弹琴,我们去看看吧!”
四人顺着琴声,穿过几条狭窄的小巷,最终在一个小小的摊位前停下。
那是一处布置简单的小摊,摊位前挂着几盏昏黄的灯笼,发出柔和的光芒,将摊位照得朦胧而温暖。
摊主是一位身穿素衣的中年男子,神色平静而从容,正端坐在摊位后方,轻轻拨动琴弦。
他面前摆着一把古朴精致的古琴,琴身通体乌黑,表面光滑如玉,隐隐透着温润的光泽。琴尾雕刻着精美的纹路,仿佛古树盘根错节一般,自然而优雅。
那把琴仿佛有灵性一般,每一次琴弦的拨动,便能发出如泠泠泉水般的音色,似在低声呢喃,又似在浅吟低唱。
当卫清挽的目光落在琴上时,她的瞳孔微微一缩,心中不由得翻起了波澜。
她认得这把琴,传说中的名琴——“碧梧”。
这把琴曾是百年前一位琴师的心爱之物,据说音色如泠泠流水,清丽动人,而它背后也有一个凄美的故事。
传闻中,这琴随着琴师的逝去而一同埋入地下,几经辗转,后来下落不明。
许多琴艺爱好者穷极一生寻找,也未能再次一睹它的风采。
卫清挽的心跳在这一刻加快了,她无数次在书中读到关于这把琴的描述,也无数次在脑海中幻想着自己能够亲手抚琴,弹奏出这把琴的音色。
然而,她从未想过,有一天竟能在这样一个普通的集市上,偶然遇到这把“碧梧”。
“真的是‘碧梧’吗?”她低声喃喃道,声音中带着不可思议的惊喜。
站在一旁的萧宁看了她一眼,眼中闪过一丝淡淡的笑意,但他什么也没说,只是静静地看着她。
卫轻歌和卫青时也被这琴的古朴和优雅所吸引,他们虽然不精通琴艺,但也能看出这把琴的不凡之处。
“这位先生,请问这把琴真的是传说中的‘碧梧’吗?”卫清挽忍不住走上前,满怀期待地问道。
摊主抬起头,目光温和地看着她,点了点头:
“正是‘碧梧’。我在一个旧坊中偶然得到的,这把琴虽历经岁月,音色依旧澄澈。有人说它在等有缘人。”
“等有缘人?”卫轻歌忍不住嘀咕道,“那又为何摆在集市上?”
摊主微微一笑,语气平和:“因为缘分,总是要在人意想不到的地方出现。若有人能抚琴而动之,那便是它的有缘人。”
卫清挽听得一愣,心中忽然涌起一种复杂的情感。
她从未想过,自己儿时梦寐以求的琴竟会在这里遇见。
她心中有些激动,但也有些犹豫。
她知道这琴价值连城,实在不是轻易能得的宝物。
“请问这琴可否出售?我愿意出高价买下。”卫清挽轻轻说道,声音中带着些许迫切。
然而,摊主却微微摇头,依旧神色温和:“这琴不卖,只送。但要送给有缘之人。”
卫轻歌在一旁听得忍不住好奇:“那什么才算‘有缘人’呢?如果不是卖,为什么又摆出来让人看到?”
摊主依旧微笑:“缘分,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它要等一个能真正理解它的人。若姑娘愿意,不如坐下来弹奏一曲,看看你和它是否有缘。”
卫清挽愣了愣,内心有些复杂。
她从未在集市上随意弹奏过琴,但眼前这把琴实在让她无法抗拒。
她深吸了一口气,点了点头:“好。”
她在摊主的示意下,缓缓坐到琴前。
琴弦在她手指下发出清脆的响声,琴音如同冰泉滴落,清凉而透彻。
卫清挽的手指微微颤抖,仿佛触碰到的不只是琴弦,还有她儿时那个未曾实现的梦想。
她轻轻闭上眼睛,手指在琴弦间游走,渐渐弹奏出一首《流水》。
这是她最熟悉的曲子,曲调清灵如水,婉转悠扬。
琴声如同一缕春风,轻轻拂过在场每一个人的心头。
随着她的指尖拨动,琴音时而急促如潺潺溪水,时而平缓如湖面微波,曲调间似有千丝万缕的情感在流淌。
曲终时,琴音轻轻散去,如同微风消失在山间的寂静。
四周一片寂静,只有偶尔的风声在耳边轻轻回荡。
周围不知何时围满了人,纷纷为她的琴艺鼓掌。琴声结束后,他们迟迟不愿散去。
卫轻歌笑着看向卫青时,低声说道:“大姐果然厉害,这琴音真是太动人了。”
摊主听完后,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轻轻拍了拍琴身,仿佛在和它做最后的道别。
他缓缓站起身,将琴推到卫清挽面前,郑重地说道:
“姑娘,这琴等了许多年,今日终于找到了它的有缘人。我将它赠与你,希望你能善待它。”
卫清挽微微一愣,原本因弹奏而平静下来的心再次被激荡,她忍不住摇头:
“不,您一定付出了极大的代价才能得到这把琴,我怎么能白白接受?若您愿意出让,我愿出双倍的价格!”
然而,摊主依然轻轻摇头,温和地笑道:“姑娘,这琴注定是你的。金钱不能衡量这份缘分。”
“你不必推辞,这琴早已认定你。”
他说完,便开始收拾自己的摊位,仿佛不打算再多停留一刻。
卫清挽见摊主如此坚决,虽心中感动万分,但也无从再劝。
她接过琴,双手轻轻抚摸琴身,琴体温润如玉,似有一种隐隐的温暖传递到她的掌心,仿佛在回应她的触碰。
“若有缘,或许我们还会再见。姑娘,好好珍惜这琴。”
摊主微微一笑,最后看了一眼“碧梧”,背起包袱,转身离去。
卫清挽看着摊主远去的背影,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复杂感受。
她本能地想追上去再问些什么,但却觉得无从开口。
她想不明白,为何这样一把珍贵的琴会如此轻易地赠与她,甚至不肯收钱。
难道,这真的是所谓的“缘分”吗?
她低头凝视着怀中的“碧梧”,心中感到一种难以形容的温暖和喜悦,仿佛多年埋藏的梦想终于在这一刻得以实现。
萧宁站在她身旁,静静地看着这一切,心中却波澜不惊。
事实上,这一切都是他的精心安排。
“碧梧”曾在多年辗转流离后,最终被萧宁秘密寻回。
他知道卫清挽对这琴的情感,也明白她儿时对这琴的渴望,所以,他特意让人找到这把琴,并安排了这样一个巧妙的场合,让琴能够“自然而然”地回到她手中。
他安排了一位熟悉的琴师,扮作摊主,巧妙地将琴送给卫清挽,不让她知道真相。
萧宁微微一笑,看着她抱着琴的样子,心中泛起一丝柔情。
卫清挽抱着“碧梧”,心中温暖而复杂的情绪交织着。
她低头轻轻抚摸琴身,琴的纹理光滑而温润,仿佛在回应她的触碰,回荡着一种奇妙的情感。
多年来,心底的那个梦想和期待,在这一刻仿佛被唤醒了。
她的思绪渐渐飘回儿时,那时她在书中看到这把名琴,便深深地迷恋上了那种飘然的意境。
甚至天真地幻想着,若有一天能亲手抚琴,奏出那动人的乐曲,该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
然而,这样的梦想,竟然在今日这个集市的偶然间成真了。
萧宁站在她身旁,默默看着她,眼中带着几分淡淡的笑意。
他的眼神如同一潭深邃的湖水,波澜不惊,却能映照出对方的所有情绪。
卫清挽下意识地抬头看了他一眼,正好对上那双深沉的目光。
“悔公子,”她忽然开口,声音轻柔中带着几分试探,“你见多识广,可知道这琴?你说,这琴为何会在这里?”
萧宁似乎早已料到她会有此一问,他淡淡一笑,神情平静:“缘分吧。或许,这便是它等待的结果。你喜欢它,也终于能将它带走,这就够了。”
他的话听上去云淡风轻,仿佛只是无意间的感慨。
但卫清挽心中微微一动,她原本打算继续追问,却一时间找不到合适的话语。
“你不是一直想要这把琴吗?”萧宁继续说道,语气温和而自然,仿佛在诉说着再平常不过的事情,“如今它到了你手中,也算是圆梦了。”
卫清挽的目光微微一颤,心中升起了一股暖意。
她有些诧异,怎么这“悔报”竟会知道她曾一直想要这把琴?这样细腻的情感,他又是如何得知的?
这问题在她心头盘旋,却未能找到答案。
就在她犹豫间,卫轻歌凑上前来,脸上带着灿烂的笑容:“大姐,看来你真是有福气,这琴可是传说中的名琴呢!若不是有缘人,怎么会得到这样的礼物?”
卫清挽低头抚摸着琴身,露出温柔的笑容,却也掩饰不住眼中的疑惑。
她打量着萧宁的身影,意味深长地轻声道:“是啊……有缘。”
她的声音在夜色中显得轻柔而悠长,仿佛在与琴低语。
正当这几人准备继续离开之际,忽然背后传来了一阵尖锐的声音:“等等!”
卫清挽几人一愣,纷纷转头望去,只见一个年轻女子款款走来,眼中带着一丝不屑和傲慢。
她身着华丽的衣裙,肩披绸带,发髻高高束起,头上还插着几枚精致的珠钗,脸上略施粉黛,倒是显得清秀俏丽。
只是她的气势过于张扬,那眼中的挑衅和咄咄逼人的神态,让人心生反感。
“这把琴,姑娘还是还回来吧。”女子缓步走到卫清挽面前,轻轻摇动手中的折扇,露出一个似笑非笑的表情,“你可配不上它。”
卫轻歌见状,眉头一皱,不悦地问道:“这位姑娘,你是什么意思?”
女子目光一转,看向卫轻歌,冷笑一声:
“我是姚媛媛,是云合镇姚家千金。我自幼习琴,见多识广,对这‘碧梧’也颇有了解。像这种传说中的名琴,若没有真正的琴艺造诣,是无法将它的音色发挥到极致的。”
她说着,抬手指了指卫清挽手中的琴,眼神中充满了挑衅和不屑:
“姑娘,你说你是有缘人,那不妨让我们看看,你究竟有什么样的琴艺,能让这‘碧梧’认定你。”
姚媛媛的话语中,带着刻意的挑衅和高高在上的语气。
她从不掩饰自己眼中的轻蔑,显然是认为卫清挽不过是个琴艺平庸之人,却侥幸得到了这把名琴,让她心中感到不服。
周围的人本就因名琴现身而好奇围观,此时一听姚媛媛的话语,更是起了兴趣,纷纷交头接耳地讨论起来。
卫清挽闻言,脸色微微一沉。
她心中清楚,自己虽喜爱弹琴,但琴艺终究不精,无法与那些真正的琴师相比。
她抱着“碧梧”,正准备开口拒绝,姚媛媛却不依不饶地继续说道:
“你若是真心喜欢这琴,倒也无妨。只是既然你说自己是有缘人,不如与我比试一曲,若你能胜得过我,这琴自当归你;若不敌,还请将琴让出来,大家都能心服口服。”
她这话说得咄咄逼人,仿佛已经笃定卫清挽不会接招。
卫轻歌听不下去,气愤地说道:“你这人怎么这么无理!这琴是摊主送给我大姐的,何必再多此一举!”
姚媛媛却抿嘴一笑,脸上的表情越发傲慢:
“世间的‘有缘’岂是如此轻易?若没有真正的琴艺,这把‘碧梧’在你手中不过是蒙尘。我只是想为它找一个真正懂它的人罢了。”
她说完后,又将摊主叫了过来。
摊主被叫到人群前,显得有些无奈,却依旧温和地站在一旁。
姚媛媛当众质问他:“你说这琴赠与有缘人,可你看这位姑娘,琴艺平平,如何配得上?若这琴注定要落入平庸之人手中,那还不如让我来。”
摊主眉头微蹙,但仍旧温和地说道:“我认定这琴有缘,便是有缘。姑娘不必再强求了。”
姚媛媛见摊主并不改口,脸上闪过一丝不快,却没有退让,反而继续故意提高声音:
“若你真觉得自己能配得上这琴,那就比试一曲吧!如此也让大家评个理。”
这番话一出口,围观的群众纷纷低声议论,眼看事情越闹越大。
卫清挽心中无比纠结,她并不愿与人争执,更不擅长当众比试。
可她不愿放弃这把琴。
然而在这样的局面下,她却无法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
她抿了抿唇,正准备开口推辞,萧宁忽然上前一步,神情从容地说道:“若是比琴,不如我来代替。”
姚媛媛一愣,目光落在萧宁身上,上下打量了一番,随即讥讽地笑了:“你?代替她弹琴?”
她仿佛听到了天大的笑话一般,眼中充满了轻蔑:“你这模样,看上去更不像是会琴艺的人。难道还想凭此来赢我不成?”
萧宁却不为所动,只是淡淡一笑:“你若不信,大可试试。”
他说话时的语气轻描淡写,但那种不容置疑的气势,却让人无从反驳。
姚媛媛原本满心自信,却被萧宁的从容给微微震住。
她的目光闪过一丝犹豫,但很快又强硬地说道:“好啊,我便看看你如何弹琴!若你真的能胜我,我自会甘拜下风。”
围观的人群见二人针锋相对,纷纷发出低声的感叹和窃窃私语。
有人担心地说道:“看这情形,这位公子未必能胜得过啊。”
也有人暗暗鼓励:“说不定,这位小公子真有些本事呢。”
在众人或期待或怀疑的目光中,萧宁走到琴前,眼神平静无波,仿佛即将要做的不过是一件极其普通的事情。
而卫清挽站在他的身后,看着他的背影,心中忽然涌起一股无法言说的感动。
尽管她不知道萧宁的琴艺如何,也不知道他为何会如此镇定,但这一刻,她竟不再感到孤单。
她低声道:“悔公子,若是为难,你不用……”
萧宁微微侧过头,轻声说了一句:“放心。”
此时夜色渐深,云合镇的集市上灯火通明。
四周围聚了不少好奇的路人。
摊位前的氛围渐渐变得紧张而热烈,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摊前那几个对峙的人身上。
姚媛媛神情自若,眼神中带着挑衅与不屑。
她原本只是想借琴艺来逼迫卫清挽退缩,没想到眼前这位“悔报”竟然突然站出来,要替卫清挽应战。
她眼中的挑衅更浓,心中不屑地暗想:“这人不过是个书生模样,竟敢自告奋勇代替出战,真是不自量力。”
“虽然本人千金名义是假,但古琴技艺,那可是不作假的!”
她心中暗道。
姚媛媛转身走到琴桌前,轻摇手中的折扇,笑容得意而优雅。
举手投足间透着一股傲气,让人不自觉生出几分反感。
“好啊,既然你要替她比试,那便由我来定曲目。”
姚媛媛轻蔑地勾了勾嘴角,语气中满是挑衅。
“只希望公子待会儿不会后悔。”她特意将声音压得很低,却带着几分刺耳的嘲讽。
卫清挽站在一旁,虽然感激萧宁的挺身而出,但心中也难免担忧。
这一路上,她见识到了“悔报”的博学,见多识广,可她从未听说他精通琴艺。
她心中思量,难道他真有把握?
姚媛媛闻言,先是愣了愣,随即讥讽地笑出声:“你?代替她和我比试?好大的口气。”
“看你也是文弱书生,难道真以为自己能胜过我?”
萧宁微微一笑,眼中没有丝毫波澜:“由你来定曲目,我自会奉陪。”
姚媛媛见他如此淡然,更加不屑。
她心中暗想,这人多半是在装腔作势,根本没有真本事。
她本意是想逼迫卫清挽低头,没想到倒来了个“替身”,她心里不屑的同时也有些得意。
“那好,我便不客气了。”姚媛媛冷冷一笑,声音带着丝丝的挑衅。
“既然如此,我便选一曲《凤求凰》。这曲子音调变化多端,起伏跌宕,若无深厚的琴艺造诣,是无法完整演绎的。”
“不知公子敢不敢一试?”
她说这话时,特意在“深厚的琴艺造诣”上加重了语气,仿佛是在暗示萧宁根本没有资格与她比试。
围观的人群中有不少人发出低低的惊呼。
《凤求凰》是琴曲中极难的一首,不仅需要演奏者有过人的指法,还要有细腻的情感表达。
一般来说,琴师们都视这曲为高峰之作,极少在公开场合演奏。
姚媛媛选择这曲,显然是想通过这高难度的曲子来逼萧宁退缩。
萧宁听了,神情不变,依然从容:“既然如此,那便请吧。”
他的声音虽轻,却透出一股难以言说的坚定,仿佛没有什么能动摇他。
卫清挽站在一旁,看着萧宁的背影,心中既有感动也有担忧。
她从未见他弹琴,也不知道他是否真的能在这样复杂的曲调下从容应对。
但此刻他镇定自若的神情,仿佛无所畏惧,让她也生出一丝隐隐的期待。
姚媛媛带着几分胜利在握的得意,坐到琴前,指尖轻拂琴弦,发出清脆的琴声。
她闭上眼睛,手指在琴弦上轻快地跳跃起来,琴音如同银铃,清澈悦耳,一下子就吸引了在场所有人的注意。
她的指法灵巧,音色优美,弹奏时神情专注,曲调间流露出一种缠绵悱恻的情感,宛如恋人间的细语低诉,又如春风拂面的温柔。
姚媛媛的演奏无可挑剔,每一个音符都流畅自然。
曲调在她的指尖下时而婉转如溪流,时而高亢如飞鸟,引得围观者的阵阵掌声和赞叹。
一些懂琴的人更是低声称赞:“这位姑娘果然技艺高超,《凤求凰》如此复杂的曲子都能弹得如此流畅。”
“她弹得真好啊,这样的琴艺确实不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