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别不相信,我可一点都没有骗你,这逢年过节你是不是能经常去走亲戚?可你知道程铭好平日里都是怎么过的吗?他都是一个人在家,你想想看你在热闹中时,他冷冷清清一个人,这一点是不是值得他羡慕你?”
也不知道程铭好以前将时间都放在学习上了,跟他接触那么久了,发现他竟然没什么朋友,平日里也不也爱跟巷子里其他同龄人过多来往。
如果不是熟悉他了,她都怀疑他是不是性子孤僻才没什么朋友的。
“要是按照你那么说的话,那他有时候还是蛮可怜的,程叔叔李婶婶平日里那么忙的吗?”
“你以为谁都像你啊,爸妈没空都要挤出时间来陪伴你,今后等你出了成家后,就会知道,人生在世会有更多无奈,要想事业有成,便兼顾不了家庭,要想家庭和睦,那事业必然是有所顾及不到的,要想两头都兼顾好,那就注定要付出点什么,或许是时间,又或许是自由,又或许是快乐,成年人的世界,总是在做选择题中度过。”
王富贵见虞小小说的煞有其事的样子,他不经挠挠头,心想是不是成家后,人都会变得成熟了,他怎么觉得虞小小这番话,有时候那么像长辈才会说出来的话呢。
这话王富贵不知道怎么接,干脆招呼虞小小看电视。
不知道是不是刚刚虞小小那番话触动到了王富贵,第二天再他爸给他请假不用去学校后,他往程家的跑的次数就越来越勤了。
“程铭好!虞小小你俩起床没有!”
“王富贵这一大早的你怎么来了?不是说这几天暂时不用学习了吗?”
一大早程铭好就听到有人在他家院子外嚷嚷,他打开院子里的大门,就看到王富贵站在门口,他很是不解,心想以往给他补习时,也没见他那么积极啊。
“我今天当然不是为了学习的事情来的。”
“那你来干嘛?”
“程铭好反正这几天我们不用去上学,那我带你跟虞小小好好玩玩吧,你放心!为了不让你今后都羡慕我,以后有空我都带着你!”
程铭好:???
这王富贵是还没睡醒不成?这说出来的话,他怎么有些听不明白呢,他羡慕他什么?
“你别堵在门口啊,我来都来了,你就算不让我在家里坐坐,也让我进屋喝口水吧?”
说完王富贵自来熟的走进了院子里,倒是把身后的程铭好都给整迷糊了,心想他到底要做什么啊?
“王富贵你怎么来了?”
“我来叫你跟程铭好啊!”
“叫我俩?”
“对啊!你昨晚不是说,程铭好羡慕我身边总是有热闹,放心啊!我不是那么不讲义气的人,有热闹我带你俩一起!这才对得起我的优点嘛。”
虞小小:……
一时间她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了,这孩子是真实诚啊,她昨晚那么一说,他就真的记住了,还一大早的上门,这是要把她跟程铭好带哪里啊?
“别磨蹭了,赶紧收拾一下跟我出门了,我带你俩出门热闹热闹。”
“不是,你要带我俩去哪里啊?”
“去乡下啊!”
虞小小:……
乡下啊……
她就不明白了,这乡下有什么好玩的,这可不是几十年后,乡下有农家乐,眼下乡下只有农家苦。
开春后,乡下的庄稼人都忙着种地,乡下的随处可见是干农活的人,还有空气里总有一股大粪味。
乡下没什么好玩的。
几十年后的乡下她都拼了命的想往城里跑,更别说几十年前的乡下。
“虞小小你怎么是这个表情?”
“王富贵啊,你是不是这半辈子顺风顺水惯了,没吃过苦头,所以想去乡下吃苦?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我跟程铭好就不陪你去了。”
若是几十年后,那去乡下的确是去放松心情,是去玩的,可要是八十年代嘛,那算了,别看城里他们每天吃的不是面条就是米饭,可乡下好多家庭都还饿着肚子呢,还有如果她没记错的话,乡下不仅交通不便利,也不怎么通电,还有就是他们平日里吃的都是粗粮,比如吃什么高粱饭,要不就是吃洋芋饭,跟顿顿吃红薯,玉米饼子之类的,那个年代真有人吃这些东西吃怕了,以至于后半辈子打死都不碰这些东西。
“为什么啊?”
“乡下所有人都忙着干活呢,你去干嘛啊,是能帮着挖土种洋芋,还是能去种玉米,种高粱?”
“不能吧?你又没去过乡下,怎么知道乡下是这样的?我有个表弟就是住乡下的,以往我跟我爸妈去乡下,也没见他下地干活啊,还有啊,你说的太夸张了,哪有人顿顿吃这些东西的,那香喷喷的大米饭配上肉,不香吗?”
虞小小:……
瞧瞧!瞧瞧!这不就是经典的何不食肉糜的话吗?
王富贵是真的没被饿过,在乡下能活下去就已经是很不容易了,是他们不想顿顿吃大米饭跟肉吗?那也要吃的起啊,毕竟在乡下,他们能依赖的就是家里的那一亩三分地,哪里像在城里,就算不能做正式工,那也能打临工度日。
乡下大多数卖女儿是为了什么?还不是因为家底穷,为了给儿子娶媳妇,只能卖掉女儿,要是都没钱,家里又都有女儿,那干脆就换亲,把自家女儿换到对方家去,只为了不花钱给儿子娶个媳妇回来传宗接代。
眼下的乡下陋习太多,思想不开放,还是老传统,一般轻易她不太想去乡下。
“王富贵我可警告你,没事少去乡下溜达,你长得这白白嫩嫩的,一看就是有钱人家的养出来的,小心被乡下的女人给捉去,回头赖上你了,你就得娶人家,不然人家就让家里人揍你个半死,不负责不放人!”
“虞小小你少吓我,我可是男人!”
“那怎么了?你是男人没错,可谁让你有钱,那谁不想过好日子,谁让你去当冤大头的。”
虽然乡下不是所有人都是这般坏,但她这可不是危言耸听,小时候她何必就有一家的女儿年轻时就是这样干的,见对方是个大学生,有文化,趁着天黑钻人被窝里,非要人家负责,仗着家里有兄弟五六个,非逼着人家就范,那个时候被赖上了,那就只能任倒霉。
毕竟七八十年代法律还不完善,好多地方都是用拳头办事的,这也是为什么乡下总是喜欢多生孩子,尤其是多生儿子,那家里只要儿子多,那就能在村里横着走,一但起争执,那就是用拳头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