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次着名的农民起义:南宋-钟相、杨幺起义。】
【1127年,北宋覆灭。
康王赵构继位,建立南宋。
迫于金军的威压,赵构决定南下。
当时金军步步紧逼,宋军在南下的过程中,沿途劫掠百姓。
而对于江南地区的百姓,更是施加了沉重的赋税,横征暴敛。】
好家伙,真是好家伙。
天幕下的李世民直接看呆了。
南宋不愧为北宋的延续,连这抢夺百姓的优良传统都给继承了。
【1130年二月,鼎州武陵人钟相率先起义,抵抗朝廷的溃兵。
他带人攻破了县城,烧掉官府,杀掉贪官。
他提出“等贵贱,均富贵”的口号。
他的举动一经扩散,鼎州、澧州、潭州、岳州等州,十九县的百姓纷纷响应。
于是钟相直接建国,国号为“楚”,称为“楚王”,立钟子昂为太子。
1130年三月,楚军和宋溃军集团孔彦舟作战,楚军勇猛无畏,宋军不是对手,初战告捷。】
天幕下,钟相满意点点头。
此刻正是经历过第一场战役不久,正在兴头上。
也想知道,自己究竟能够带领着部队做到何种程度。
【孔彦舟派了间谍混到了楚军当中当内应,来骗,来偷袭。
钟相没有防备,被干掉了。】
钟相:……
【钟相死后,数十万义军在杨幺和夏诚的带领下进入了洞庭湖附近。
凭借湖泊之地安营扎寨,和大宋军进行抗衡。
1131年,朝廷派程昌寓担任镇抚使,率领水军攻击夏诚水寨,在下沚江口被义军打败。
义军缴获了许多战利品,而后又砍伐许多木材铺设防线,建造船只,日益强大。
1133年四月,杨幺立钟相的小儿子钟子义为太子,自称“大圣天王”,重新建立了楚。
南宋朝廷惶恐不安,于是又派兵前来讨伐。
六月,朝廷派王躞率领禁兵、神武军等三点五万人,备齐船只,开始前往洞庭湖。
十月,在岳州和义军发生了摩擦。
不敌,退到了桥口。
而后,让崔增、吴全设立伏兵,准备以两面夹击歼灭义军。
然而,他们的计谋早已被杨幺给察觉。
杨幺将计就计,直接设下埋伏,诱骗敌军进入了自己的包围圈,打了宋军一个措手不及。
一战歼灭敌军,崔增、吴全和手下全部阵亡。
回来之后,又击败了王躞的军队。
六月,王躞再次来犯。
七月,趁着江水猛涨的时候,杨幺直接让水军出湖反击,大败敌军。
义军的强大,让朝廷感觉到恐惧。
1135年二月,赵构直接调集了二十万大军,让张俊和岳飞带队去围剿。
五月,宋军直接封锁了河流要道。
岳飞率部队到达鼎州,对义军招降。
因为福利待遇确实不错,首领杨钦、刘衡、金琮、刘诜、黄佐等人纷纷投降。
只有杨幺和夏诚几个人仍然不肯投降。
岳飞知道他们难打,于是采用了杨钦的计谋,让人开闸泄放湖水,用巨筏堵住港口,又在湖面放青草。
杨钦率兵进攻,杨幺的水军由于水浅,车轮又被草给缠住,发挥不了优势,于是被宋军击败。
各个水寨要么投降要么被攻破,六年之久的起义最终被镇压。
钟相杨幺的起义是第一次大规模以水上攻防战来抗击官军的战役。
六年间,粉碎敌人七次进攻。
虽然最后被岳飞给打败了,但也给了南宋政府沉重的打击。】
天幕下,钟相看着对于他们这次起义的过程和评价,也是频频点头。
虽然自己死了,但也算是后继有人,没丢自己的脸。
不过,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找出群众当中的叛徒。
他眼神冷冽,望向自己的身边几人。
“我们当中出现了奸细,你们都是我比较信任的人,给我查查最近入伙的人,挖地三尺也要把他们找出来。”
就在众人领命离去的刹那,钟相忽然拔刀捅穿了其中一人的胸膛。
“钟相,你,你怎么……”
“你的小动作太多了,早已露出了鸡脚。”
【第十二次着名农民起义:元末-红巾军起义。
“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元朝末年,蒙古族对汉人的压迫十分严重。
广阔的土地都被他们转变为牧场,农民失去土地只能沦为他们的奴隶。
朝廷横征暴敛,苛捐杂税数不胜数,税额是元朝初期的二十多倍。
人祸横生,天灾更是不断。
黄河连年失修,多次决口,造成了水灾。
路边的尸体不计其数,即便是活着的人也随时有可能死去。
民间更是流传着“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的歌谣。
足以可见,当时百姓日子的凄惨。】
天幕下的朱元璋摇头叹息。
是啊,但凡能吃上饭,谁愿意冒着杀头的风险反呢?
【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的日益尖锐,导致了元末农民起义。
这场起义规模大,时间久。
而黄巾军就是元末农民起义的主力部队。
1344年,黄河决堤,沿河州郡遭遇水灾。
水灾之后,又是旱灾和瘟疫。
灾区人口能活下来的连一半都没有。
而黄河决堤之后,冲坏了山洞的盐场,严重影响到了朝廷的收入。
顺帝让贾鲁强征十五万民工开凿新河道,让黄河东去。
时间紧任务重,然而工人们吃饭的钱都被贪墨了。
民工们那是饥寒交迫,群情激奋。
元顺帝更是不想玩了,直接随便印钱,导致通货膨胀,物价飞涨。
北方白莲教首领韩山童和刘福通抓住机会,发动起义。
他们散布“石人一只眼,跳动黄河天下反”的谣言,然后凿了一个独眼巨人埋在河道上。
独眼巨人被挖出来之后,大伙儿都震惊不已,消息传遍了大江南北,让无数人都生起了反抗的心思。】
陈胜:这活儿我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