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犹如惊雷般震撼人心的消息在网络这片广袤无垠的海洋里如闪电般迅速传播开来——我国那象征着团圆、欢乐与祥和的春节申遗成功啦!这一消息如同春风拂面,温暖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窝。
然而,就在大家都沉浸在这份喜悦之中的时候,我却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当最初得知这个令人欣喜若狂的喜讯时,我的内心深处不禁悄然涌起了一丝丝疑惑。要知道,春节可是咱们国家传承千年之久、源远流长的传统节日啊!它承载着无数代华夏子孙的美好回忆,蕴含着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以及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那么问题来了,这样一个已经深深地扎根于中华民族灵魂深处的节日,为什么还需要大费周章地去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呢?难道仅仅只是为了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可吗?还是说其中另有深意?这些疑问就像一团迷雾,萦绕在我的心头,久久挥之不去。
每当我回忆起儿时记忆中的春节时,那些美好的画面就如同电影一般在我的脑海里不断放映着。那时的春节呀,真可谓是处处弥漫着浓厚的年味儿呢!
走在大街小巷之中,入眼所见皆是一片喜庆热闹的景象。街道两旁的树木上挂满了五颜六色的彩灯,犹如繁星点点般闪烁着迷人的光芒。而那一盏盏红彤彤的灯笼,则被高高地悬挂起来,远远望去仿佛是一团团燃烧的火焰,把整个城市都映照得喜气洋洋、光彩照人。
再看那些天真可爱的孩子们,他们一个个身着崭新漂亮的衣裳,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有的孩子手里紧紧攥着一把花花绿绿的糖果,时不时地往嘴里塞上一颗,细细品味着那份甜蜜;还有些孩子则兴奋地手持鞭炮,点燃引信后便迅速跑开,只听“噼里啪啦”一阵响,地上顿时炸开了一朵朵绚丽多彩的火花。这些孩子们像一群快乐的小鸟一样,在街头巷尾欢快地奔跑嬉戏着,银铃般清脆的笑声此起彼伏,给这个节日增添了无尽的生机与活力。
与此同时,大人们也没有闲着。他们或是穿梭于熙熙攘攘的集市之间,精心挑选着各种美味可口的年货;或是站在家门口,小心翼翼地张贴着一幅幅寓意吉祥如意的春联。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忙碌,但更多的却是对新的一年美好生活的憧憬和期待。放眼望去,家家户户都是一副热火朝天、其乐融融的繁忙景象。
终于盼来了除夕夜,夜幕降临之际,一家人团聚一堂,围坐在那张摆满丰盛菜肴的餐桌旁。桌上有热气腾腾的饺子、香气四溢的红烧鱼、色香味俱佳的烤鸭等等美食,让人光是看着就垂涎欲滴。大家一边品尝着这顿美味无比的年夜饭,一边愉快地交谈着过去一年里发生的点点滴滴。此时此刻,亲情的温暖在空气中弥漫开来,令人陶醉其中无法自拔。
吃完年夜饭之后,全家人便会一起守在电视机前,兴致勃勃地收看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舞台上精彩纷呈的歌舞表演、幽默风趣的小品相声以及惊险刺激的杂技魔术等节目一个接着一个,引得大家时而捧腹大笑,时而惊叹不已。就这样,欢歌笑语一直萦绕在屋子里面,久久不散。
当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之时,所有人都会不约而同地站起身来,怀着激动的心情等待着那个神圣时刻的到来。“五、四、三、二、一……”伴随着倒数声结束,刹那间,夜空中绽放出无数朵绚烂夺目的烟花。它们如同一朵朵盛开的鲜花,五彩斑斓、争奇斗艳;又如一颗颗划过天际的流星,瞬间点亮了整片漆黑的夜空。那璀璨耀眼的光芒照亮了大地,也映照着每一张幸福满溢的脸庞。
然而如今情况又是怎样一番光景呢?时光如白驹过隙般匆匆流逝,社会也在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发展和变革着。曾经备受瞩目的春节,似乎正逐渐失去其往日的迷人魅力与光彩照人的风姿。虽说城市里依然能够看到些许节日的装饰点缀,但无论怎么看,都让人觉得少了那份浓厚且炽热的欢庆氛围。
想当年,人们总是怀着满心的喜悦之情,迫不及待地走出家门,兴高采烈地穿梭于大街小巷之间,挨家挨户地去拜访亲朋好友,那热闹非凡的场景至今仍历历在目。可是现如今,这样的画面却越来越难见到了,取而代之的则是大家更多地选择通过手中的手机来发送一条条温馨美好的祝福话语。
与此同时,许多历史悠久、传承已久的传统习俗也在时间的滚滚洪流中渐渐衰落,甚至被大幅度简化。曾经人山人海、熙熙攘攘的庙会,如今变得门庭冷落、冷冷清清,只有寥寥无几的人影偶尔出没其中。面对如此这般物是人非的情景,着实叫人不禁心生感慨,连连叹息啊!
或许正是因为春节正在经历着诸般复杂多变的情况,才使得将其申请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件事情变得极为关键而且异常紧迫。当我们积极地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递交详细周全的申报资料,并顺利地让春节被纳入世界非遗名录之后,所带来的影响将会是深远而广泛的。这不仅可以让全世界更多的人们深刻了解并且全方位认知到中国春节这份举世无双、价值连城的文化瑰宝,从而极大地促进针对它的有效保护以及传承工作得以顺利开展;与此同时,更有望激发起广大国民心底里对于本国源远流长的优秀传统文化那浓厚的关注热情和真挚的喜爱之意,引导大家重新找回那些曾经失落飘散的美好回忆碎片。通过这样一系列的努力,春节必将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重现昔日那种繁荣昌盛、朝气蓬勃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