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完了同学聚会,我也就准备着和家人欢度2005年的春节了!
我自从和阳萍结婚后时间不长,按照当地农村的风俗,和实际情况所决定,我作为长子婚后就要出宅了即搬出去独立生活了!
一般出宅子是要分家产的!弟兄姐妹们把老祖上留的遗产进行分割,可我们家当时能有什么可分?
三间破破烂烂的茅草屋,原本还有一些祖父留下的家具也被父亲所谓的贪污退赔了!用家徒四壁形容可能有点夸张,但其家产真的是没什么可分的。小姊妹们有几个还小需要照顾,弟弟在部队服役,房产没有,家产也没有,分什么?
还是感谢我的家属从她的家里面借了一些钱,让我们出宅盖了两间小瓦房,能简就容身已经不错了!有了遮风挡雨的地方可住了……
我们出宅子是在靠近神马粮库也就是原来大地主徐淑洋的祖宅东北角。
是生产队大集体的时候社场,后来撤集体分田地责任承包到个体了,社场就规划了四户人家都是后来出宅的。
在这四户出宅的人家中我们是最穷最贫困的!
人家三户分别是:当时是生产队长的叔伯哥哥首业家的大儿子家名,当年人家就盖了三间瓦房两间小锅屋;在我家的后面偏西北;
我的隔壁人家是当时神马小学的老校长离休干部的大儿子,名叫陈勤。人家也是建好了三间大瓦房两间瓦锅屋,当时真的是属于实力雄厚的人家,在我家的北边,占据了按风见说是上水宝地;
在我家的后面是梦家老革命的两个儿子,人家老梦大爷是解放战争时候的红小鬼,参加了几大战役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享受着国家的福利……人家也都分别建了三间小点的瓦房……
五户新出宅的年轻夫妻户只有我们最差了!
没办法,这就是差距就是现实!
好在我们几户在一起的相处还是比较融洽的!大家彼此之间都能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包容原谅……
主要是我的家属阳老师她为人谦和忍让与人无争,她的性格随和待人接物很理智也不是斤斤计较的,当时我们几个家庭都有了孩子了,年龄都差不多大。
隔壁陈勤家的圆圆就比我家的磊子大一个月,后面的家里侄儿的孩子小虫大了软点一岁;后面的梦三家儿子奎奎比我们的孩子要小一岁多,但他二哥家的儿子就都比我们的孩子大。
就这样的构成了我们的左邻右舍的小小的生活圈子了!
好在的是,原来我们几家的老宅子做邻居也是非常靠近的,都是在神马老街的西北角落里面的。
彼此都离得很近,尤其是陈勤家就是和我们的老宅子是屋基连屋基的,都相处了好久好久了!虽然之间会因为宅基地的纠纷吵闹,但也没有多大的深仇大恨!
我叔伯哥哥在世的时候是生产队长,他也是一个比较狂的人,当时有点瞧不起我们家是因为我们家太穷了!但也没有大的矛盾,毕竟我的父亲是他的小叔!
梦家的梦大叔老家是山东人,比较直爽满口山东腔,脾气性格也是山东人的个性,也容易好处事但就是容易被有心的人从中点燃,把他推出来当挡箭牌。
我的左邻右舍总体上来说还是不错的!
隔壁的陈勤当时是在乡里面放电影,每天都是被各村里捧着邀请去放电影,是属于吃香的职业,当时可以说是每天都是吃香喝辣的!好在陈队长他是当时统称为放映队长,真的能喝酒斤把二斤不会醉的!
反正无论他在家也好不在家也罢,基本上是天天有人请喝酒或来他家喝酒,人缘是没法说的!
可惜我们的性格不是一个档次的,当时我也在家但很少去巴结参与的!
后面的加明侄儿家他当时是和我的一个街邻好友少保合作开沙石行,他也能喝酒但他有心计从不会把自己玩醉或失态的!他是属于比较理智清醒的人,很不容易被人利用和吃亏的人!
和我们相处也是一般般的,从当时的土说肩膀拐是不一样齐的,也就是经济上的实力不相等!
再就是后面的梦氏兄弟两个人,梦二是粗鲁人的性格象他们父亲,可梦三就完全不一样了,象他的母亲那样的八面玲珑全是心眼。土说就是眼一眨一个注意的人!
他的母亲比他的父亲足足小了近二十岁,为人点子特别多,而且是那种得理不饶人不得理也不饶人的人!因为她的老头子是老革命,谁也老不起谁也不敢惹!
梦三家还有个特点,就是全家好赌!
猴子麻将牌九纸牌等等他们家可以说是全把子!
梦三是完全遗传了但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梦三的赌技在神马周围几个乡镇和县城也都有名的!非常厉害很少输钱的……
虽然我们的左邻右舍各自性格不同,生活轨迹也完全不一样,但彼此之间相处还是可以的,没有发生过争吵更不要说打架了!
相处还是其乐融融的!最起码表面上是和谐共生的,不会为了一些事而去斤斤计较争吵不休的!
还有就是我家属阳老师的为人,深得他们的尊重!
可以说他们的每个家里的孩子都得到了我的家属实心实意的辅导!
尤其是梦三家的奎奎,因为他们家的特殊情况,好赌成性严重影响了孩子们的学习,小奎奎其实很聪明的,就是被家庭环境影响结果是考高中失利了,就沦入到了自暴自弃的状态。梦三夫妻他们无能为力,就找我家属阳老师来做工作,也是我们几家的孩子在一起长大的,从幼儿园开始就是跟着阳老师的,他们对我家属阳老师很尊重,所以当我家属和梦三的儿子奎奎做工作的时候,就很轻松的做好了思想工作,但我家属也让他们夫妻能在这一年里面不赌钱,专心陪孩子读书学习。
结果小奎奎最终考入了南京河海大学水利专业……
我们那个小生活圈子里的孩子们都都考上了院校,甭管孬好都是能出人头地了!
这也是验证了古语:远亲不如近邻!
我要特别感谢我的家属阳老师,是她的付出得到了我的左邻右舍和神马街上的人们的称赞和爱戴!
我是不行的!我的名声并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