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建国执意要和弟弟薛建设一家断亲,村里人说什么的都有。
有说薛建设不知足,贪得无厌的,也有说薛建国发了财不念骨肉之情的。
薛建国嘴上说不在意,心里还是在意了。
加上本来心脏就有病根,回到城里又病倒了,在医院躺了好几天,出院后好像老了好几岁,精气神都短了。
出院第一件事就是让薛海燕把李杰找来,提出退股。
“我算看明白的,羊肉贴不到狗身上,也不指望别人给我养老了。”
“海燕从小喜欢读书,今年考不上大学,来年接着考,我供她读到老,让那些看不起我只有一个闺女的人好好看看,闺女不比儿子差到哪。”
“海燕要上学,我的身子骨也不比从前了,就不拖累你了。”
“这一年多跟着你攒下不少家底,退了股开个小卖店,我和你王姨看着,比在村里种地强的多。”
李杰不同意。
“薛叔,我穷的时候你没少帮我,我不能做忘恩负义的事,你只管养身体,我再雇两个人看店,年底挣多挣少,按比例给你分红就是了。”
如果是这样的话,薛建国倒也不是非要退股不可。
而且,他是很看好李杰的公司能挣钱,分红给薛海燕存着当嫁妆也好。
李杰陪薛建国说了半天话,王翠兰张罗着做饭留他在家里吃,李杰也没客气,吃完饭帮着收拾碗筷,像在自己家里一样。
晚上薛建国先睡了,王翠兰来到薛海燕房间和她说悄悄话。
“李杰这孩子是真不错,我要是有这么个儿子,做梦都得笑醒。”
“你……就真不打算和他谈对象了?”
“妈是过来人,可得给你提个醒,这么好的小伙子不知道多少人盯着呢,你不着急,说不定哪天就成了别人的对象,你后悔都找不着地方。”
薛海燕这才红着脸,小声把她和李杰确定恋爱关系的事和王翠兰说了。
王翠兰高兴的直拍大腿。
“你这孩子,这么大的事怎么不给妈说一声。”
“我就说李杰怎么突然给咱家准备房子,敢情是把咱当成一家人了。”
说起房子,薛海燕心里更暖了。
有哪个男人能体贴到这种程度?
王翠兰知道这事后,再见着李杰态度更加亲切了,每回他来家里,都变着花样的给他做好吃的。
不但给他做,还给秦瑶和李婷婷带回去一份。
薛建国半真半假开玩笑。
“抬头嫁女低头娶妻,咱海燕还没过门呢,你就上赶着巴结女婿和亲家,也不怕咱海燕被看轻了。”
王翠兰别的事上都听薛建国的,唯有这事不能听。
“李杰可不是不知好歹的孩子,我对他好,他指定对咱海燕更好。”
“亲家更是老实人,我现在就盼着搬家了,又能和亲家做邻居,想说话抬抬脚就见着了。”
新房子那边早就收拾好了。
原来的房主是文化人,房子装修的很雅致,也很干净,不需要大动。
另外李杰给钱大方,既没讲价也没有拖日子,原房主挺感谢他的,定做的家具,反正也带不走,卖给别人又卖不出多少钱,也都留下了。
李杰和薛海燕都觉得那些旧家具比市面上买的还好,便也留着用了,添置了一些电器,厨房用品什么的,就可以搬进去了。
只是薛建国的身体一直不太好,这里又有病中不搬家的风俗,所以才拖了些日子。
等薛建国去医院复查,确定没问题以后,李杰找了辆皮卡,就帮他们把家搬了。
新房子和李家在同一小区,步行几分钟就到了。
王翠兰和秦瑶都有了说话作伴的人,李婷婷也能经常找薛海燕玩,都很满意。
只有薛建国离开熟悉的地方和邻居,又不看店,有点无聊。
李杰也怕他把自己闷出病来,让他去商业街帮着看自行车,一天上六小时班,一个月一百块钱,中午还能回家吃饭。
主要是人多热闹,也不怕没人聊天。
薛建国很满意,回家脸上的笑容都多了。
转眼之间,一个月过去了。
薛海燕如愿收到了京都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薛建国和王翠兰高兴又自豪,回村摆了一天流水席,帮她庆祝。
李杰也很为她高兴,却也舍不得她。
“李杰哥,要不我不去京都了吧。”
“我的第二志愿报的是省城的大学,也挺好的。”
薛海燕也舍不得李杰,一想到未来四年,只有寒暑假能见到他,就难受的要命。
李杰知道自己只要开口,她一定会为自己留下,他却不能这么自私。
“海燕,你有没有听过一句话,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我们都还年轻,未来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希望我们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所以,不要为了我放弃你的梦想,你这只小燕子只管飞,我一定跟得上你。”
薛海燕感动不已,红着脸主动拉住他的手。
“谢谢你李杰哥,遇到你是我最大的幸运。”
薛海燕头一次出远门,别说薛建国和王翠兰不放心,秦瑶也不放心。
提前帮她准备了全新的被褥不说,还一口气给她做了十套睡衣睡裤。
连李杰都觉得有点夸张了。
“妈,你这是打算让海燕穿几年?准备两套换洗就够了,她又不是去了就不回来。”
“呸呸呸,什么不回来,海燕不回来谁给我当儿媳妇。”
秦瑶难得对李杰板着脸说话。
“商场里卖的衣服,哪里有我做的合身。多准备一些总没错。”
李杰劝不听她,也就由着她去了。
临近薛海燕开学的日子,王翠兰和秦瑶更是忍不住离情别绪,说起这事就要抹一回眼泪。
李杰本来就打算送薛海燕去学校的,索性把两家都带上。
“咱也去京都开开眼界,对了,带上照相机,好好拍些照片。”
这个提议得到所有人的赞成。
提前好几天便出发,坐火车前往京都。
李杰上辈子见过都市繁华,对现在的京都还没有太大的感触。
其他人却如同到了天宫一般,看哪都稀奇,看哪都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