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顺手抓起笤帚就吓唬起安熙,赶快把吃的还给妹妹。
几经试探,安书余夫妇才终于确定自家大女儿是真的不傻了,且还极其聪慧,心下大定。
吃完晚饭安书余就打着灯笼去了村东头的杨大夫家。
当年,安晚晚一岁多就被杨大夫确诊神志有碍。
从医几十载,杨大夫也是第一次见这种情形。
为此也翻了几十遍师父传下来的破旧医书,即便内容早就烂熟于心。还是想找找看,是否有法子可以救救可怜的娃,结果自然是可想而知的。
杨大夫甚至去信去了枫林谷——全大陆最有名的神医就住在里面。
杨大夫年轻时也曾四处游医,机缘之下曾受过神医指点。神医与他虽交情甚浅,却也是杨大夫为了救晚晚想尽办法后的最后一举。
未曾想过了一年,收到了枫林谷的来信。
内容似乎是神医的徒弟代笔的,说师父之前远行,近日才回到谷内。已将病人的情况告知师父。
信并不长,徒弟代为传达的神医回复,只有四个字——缘法自然。
杨大夫反反复复念叨着这最后的四个字,不得其意。
后将信纸拿给安书余。
不料安书余看到后,满面笑容。
杨大夫更加疑惑,忙询问原由。安书余却未多言,只拱手道:“多谢干爹。”
瞧着安书余笑意盈盈离去的背影,杨大夫片刻也琢磨出来了,心中也很是欢喜。
希望有生之年可以见证到那一天的到来吧。
而如今,意外的生死劫难,却将安晚晚一直等待的机缘等来了。
杨大夫得知安晚晚病情好转,连忙和安书余一同快步来到村西边的安家。
两人在门外偷偷透过门缝,观察着家里几个孩子之间的互动。
杨大夫得出晚晚果真已明智的诊断结论,顿时眉开眼笑,便拔腿往自己家走了。
安书余得知自己的猜想果真成真,开心极了,恨不得抱着杨大夫蹦起来转三圈。
可这会杨大夫已经往家赶了,便连忙追赶上去。
等到了杨家后,杨大夫没有理会一直跟在自己身后的人,径直就往墙角走去。
只见杨大夫蹲了下去,像是在寻找什么。不一会双手捧了一个小坛子站起来,招呼安书余坐下。
原来,老大夫把自己的珍酿藏在了墙角啊。
安书余觉得这老头还挺可爱,不由失笑。平时脸上挂着一张苦瓜脸,不苟言笑的。却为着自家闺女的事如此上心,心中也是大为感动。两人推杯换盏了起来。
后续就是,俩人硬是干喝,没有一碟下酒菜就干完了一坛。
安书余更是直接醉倒在了杨大夫的屋子里,到第二天早晨才步履蹒跚的回了家。
……
安晚晚刚穿来,还不太适应怎么跟这些亲人相处。
大哥一直乖巧懂事的大人模样,对安晚晚还是一如既往的贴心。
因着前两天大病,每天都在昏迷中度过。也许是之前睡得时间久了,这几天病情有所好转,却因着初到到这个世界的陌生与不适应,安晚晚反而焦虑的有些睡不着了。
正巧安天奇晚上还要看书,安书余就建议让他看书的同时,可以顺带陪陪妹妹,给妹妹解解闷,安天奇爽快地接受了这个提议。
每天吃完晚饭,大哥就会坐在养病的安晚晚床边,给她念书,顺带讲解一下书句的意思。
至于安熙那简直就是熊孩子一个,太闹腾了。大哥在那边给安晚晚念书呢,他是一刻都坐不住。
要么在旁边玩他捡到的小木棍,挥舞的呼呼叫。玩累了,回到桌子旁边,坐在凳子上听大哥念书。
听的无聊了。就爬到床上去,和晚晚一起逗小小玩。
是的,这么小小的屋子,挤了四个小孩。林之桃一般会趁这个时候干点绣花活儿,安书余就在旁边看着自己娘子。
万幸的是,四个孩子里,只有一个闹腾的。小小还不会说话,只会咿咿呀呀。
安晚晚则是本来就不怎么说话,可以说如果不是安熙在这里一直闹腾的话,安晚晚和小小估计早就被大哥的读书声催眠了。
白天也是小小陪着她,晚上也是小小陪着。小小就是她的小天使,陪着她的时候不哭也不闹地,还随便让安小小玩。
小小的,太让人喜欢了,忍不住就时不时的戳戳小女孩胖乎乎的脸蛋。
如果没有小小的陪她解闷的话,安晚晚感觉自己可能会憋疯掉,天天躺床上养病,不许出门。
事实上,原身在安晚晚穿来之前,也是天天待在家里。只是不用一直待在床上,可以在院子里头待着。
大多时候是林之桃将原身牵出来,坐在小马扎上,看安天奇和安熙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