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的一块,一半包饺子,一块留着平时炖着吃。左右过年待客需要的肉咱们已经留着了。至于这个,我吃着脆香脆香的,就放堂屋,给孩子们吃。还有个丸子,明天煮个白菜丸子汤。”
大家伙对这个分配都很满意,公爹没想着送人,都自己个吃,今年过年的吃食真多,真好!
赵婶子把东西全部拿出来看了一遍,把东西放好,感叹宋家人的心善,有了这些,今年她和娃子年货就够够的了。
………………
王家。
崔荷花坐在床头,幽怨的看着王德发,“相公,今年是我嫁进来第一年,初二要回门子的,真的不能给我扯身新衣裳吗?”
王德发头都不抬的拒绝:“家里没钱,你不是不知道,过完年我要去县城。”
家里今年只有一个人做新衣,就是他。也不是过年穿的,去县城考试时候穿。
“可这样我会被村里人笑话死的,新进门的新妇,居然连件新衣裳都没有。”崔荷花很不甘心,她听说,方小宁去县城买了最时兴的花棉布做衣裳,凭什么,她连块粗布头都没有?
崔荷花在暴怒的边缘徘徊,“新衣裳没有,今年回门,娘有没有说让我们带啥回去。”她对娘家没多亲,就是和方小宁一个村的,娘家就在本村,又是抢了她的男人,村里人啥都拿她俩比。以宋风现在的财富,这次回门肯定会极为体面。
“你看看咱家现在有啥?”
崔荷花一噎,过了新鲜劲,王德发是一点也没想惯着她。
“家里有就多给,没有就少给,荷花咱们是踏实过日子,真没必要打肿脸充胖子。”
反正家里的银子全花他身上了,她还有啥好计较的。
“回门礼尽心就好,我念书费钱,你不是不知道。忍忍,等我考中,你的好日子就来了。”
忍忍忍,她都快忍成王八了!
原以为王家日子很好过,结果咧?平时吃的和她娘家没啥区别不说,她还得天天干活。眼瞅着就要过年,家里杀了年猪,只留了五斤肉。那么多人,还要待客,咋吃?
瓜子花生也就只买了两斤,槽子糕两斤,还说等客人来才能拿出来,可能三十守岁会拿出来一丢丢。这么多人,这么点东西,怎么样都不够分。抠抠搜搜的样子,她看了都觉得反胃。
用脚底板想想也知道,她婆,压根没准备她回娘家的东西。她现在,真的呕的要死。
还有,最近出门,村里人见面就问她的肚子,她都被问的烦死了,公婆也是,三不五时,就提一下想抱孙,叫她争点气。
她也愁,猫冬的时候,没少折腾,王德发被她缠的有时候都下不来床去吃饭,都是她端床头给他的。按理,浇了这么久的地,该长苗了,为啥她的肚子还是荒着呢?她难道真有问题?
不不不,一定是王德发有问题,她身体倍棒,是他没老光棍的力道,也没人家有料,种子埋的太浅,风一吹就散了,发不了芽。
如果年后还没有,她想去县城找大夫看看,所以,这次考试,她一定得跟着。
………………
年三十,团圆夜。
方小宁吃了午饭就开始忙活,晚上这顿大餐,她是用了心思的。
“风哥,这里我和娘忙,你去和小安把对联贴上,还有窗花。小安,帮你哥看着,贴齐整些。”
“知道了,嫂子!”
年夜饭的菜色,她早早就想好了。红枣八宝饭,京酱肉丝,蒜香排骨,红烧鲤鱼,白灼羊肉,清炖鸡汤,红烧肉,锅包肉,最后还有一大盘饺子。
一道道菜做好,都放在灶台边保温。
宋风一家看着冒着热气的大铁锅,终于,他们家年下不再是守着一锅糙米粥过大年了。
与此同时,枣树村所有人家都在准备年夜饭。再穷的人家,在今天,也会尽力让全家吃好一点,破费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