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时间很快到了,面试了十几个助理,直到 周二上午去机场的路上,林晓对张雨欣说:“你继续面吧!反正这也不是着急的事。”
张雨欣 在机场门口告别了林晓,就匆匆往回开了。林晓自己拿着护照 拖着行李箱 按照张雨欣提前为她画好的路线图,直接前往24号窗口办理登机牌。办理好登机牌它有按照登机牌上的登机口前往安检过程中,她格外小心,这次林晓没有带任何违禁的东西,心中期待一切顺利。
果然上帝听到了她的祈祷,安检顺利通过,护照等一切也都没有任何的差错。她来到14号登机口,眼睛盯着滚动屏上的航班号和 登机时间。
她耐心地等着,直到九点钟,一直没有发现航班的信息,但她发现很多人都在排队去找乘务员,好像航班延误,可是自己没看懂,于是也去排队准备上前询问缘由。
但是她们都在 叽里呱啦的地说着英文,自己一个字都没听听懂,两个负责的都是白人,一男一女,林晓这下可没辙了,她左顾右盼,在寻找长相是中国人的,打算向他们求助。这时一个戴着工作牌的 华人长相的男子出现在柜台旁边,林晓犹如溺水的人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她 从队伍的旁边走到了柜台的最前面,排队的人个个带着异样的目光看着她,而那个华人长相的男子凶凶巴巴的瞪着林晓说:“line ,line ”要求林晓排队。
林晓刚要张开嘴巴跟他说话,见他这副德行,她生气地骂了一句:“汉江走狗。”情急之下,林晓没有办法,心想: “我看你到底是不是华人,听不听得懂汉语。”只见那个男子气冲冲地走过来,盛气凌人问:“刚才说什么?”
这下可把林晓逗乐了,她急中生智地说:“今天不走。”男子奇怪地问:“今天不走,你来这儿干嘛?”林晓说:“因为我不知道我的航班到底在哪个登机口,我不会说英文,也不知道问谁,看到您这个帅哥,觉得你是中国人,所以凑上去问您,可您那凶巴巴的眼神把我吓坏了,我都没听懂您在说什么,只好无奈地说:今天走不了呀!”
说着,林晓把自己的登机牌递过去,心想,“你不是会讲中文吗?为何要装逼,为难同胞?”但表面上很得谦卑地说:“帅哥,麻烦你帮我看看,这航班怎么回事?”那男子客气地说:“女士,你的航班延误了,而且登机口也不是在这里,在37号。”
林晓又问:“”37号怎么走?”
他指着右手方向说:“往前走,走到咖啡吧那儿,左拐,就看到了。”林晓谢过男子,朝着他手指的方向走去。
这时,37号 登机口那里已经排起了长龙似的队伍,林晓赶过去,身上已经被汗水湿透了。虽然机场里有空调,并没有那么热,但是由于担心错过航班,心里着急、紧张和窘迫。
反思自己的窘境,林晓意识到都是不懂英语惹的祸,还有自己思维方式也没跟上。
登上飞机,林晓首先给张雨欣发微信,告诉她说自己已经“顺利”登上飞机了,让她放心。
接着又给儿子田浩发了条语音:“儿,妈妈已经上飞机了,明天中午12点半你在出口那里等我啊!”飞机起飞了,广播里要求每个乘客把手机关闭或调成飞行模式,虽然林晓无法听懂广播里的内容,但根据邻座的反应,她意识到应该要关闭手机或者没有网络信号了。
梦一般的日子,就这样结束了。林晓本来还打算去儿子说过的那个心理学有名的地方看看,可是自己不懂英文就像一个傻子,独自寸步难行,最初的雄心壮志还是放弃了。
她又想起面试过的那些美国年轻人,尽管林晓把自己的意思都告诉张雨欣,并由张雨欣用英语清晰地表达林晓的需求和期望,但似乎总有一些微妙的东西无法传达。有的候选人技术过硬,但对林晓中国的文化背景缺乏了解;有的候选人虽然愿意学习,但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有的候选人虽然能够理解林晓的需求,但在沟通和协作上总是存在障碍。
这让林晓感到沮丧和困惑。她在反思自己的面试标准和选择策略,是否过于苛求,是否应该调整自己的期望。她想,这可能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招聘问题,而是一个跨越文化和语言以及代沟问题。
林晓还记得一个名叫艾米的女孩。她是在美国长大的华人,她的英语和中文能力都挺好,同时在美容和化妆品领域也有丰富的经验和知识。林晓和艾米深入交流时,发现艾米不仅能够理解他的需求和期望,还能够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原来艾米是心理学专业毕业的。
艾米对自己能够准确把握,并在沟通和协作上表现不错。林晓意识到:要找到一个真正懂自己的人,不仅需要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更需要跨越文化和语言的障碍,建立起真正的信任和默契。
通过这次招聘,林晓自己也在不断成长,她学会了很多关于团队合作和沟通的技巧,学会了如何更好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期望,学会了如何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如何建立起有效的沟通机制和协作流程。她也在反思:年轻人和自己的思维差别,这不仅在自己的国家存在,在美国也同样存在,她忽然想起自己和女儿的很多次冲突,大多数都是因为自己没有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愿望,有时没有站在对方的立场思考问题,更多时候忽略了自己和女儿的思维差别……很多时候,自己总把观点强加给对方,总觉得自己是对的,走出国门后,才发现原来自己是一只井底之蛙。
这段经历让林晓深刻体会到沟通的重要性。她意识到,只有明确表达自己的意愿,建立起真正的信任和默契,才能实现共同的目标和愿景。
在未来的日子里,林晓将改变自己的沟通方式,无论是与苏瑶、与丈夫田福还是与女儿田田和儿子田浩,
也将把这段经历作为宝贵的财富和回忆,珍藏在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