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次治疗:1月29日,星期二,阴
今天的上海有些阴冷,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气息。我坐在诊所的钢琴旁,指尖轻轻滑过琴键,弹奏着肖邦的《夜曲》。教堂的钟声从窗外传来,悠远而宁静。正当我沉浸在音乐中时,诊所的门被轻轻推开,一个瘦弱的女孩走了进来。
她穿着略显宽大的校服,脸色苍白,眼神中透着一丝不安和戒备。她的身体瘦得几乎可以用“脆弱”来形容,手腕细得像一根枯枝,仿佛轻轻一碰就会折断。我停下弹奏,微笑着示意她坐下。
“你好,我是李医生。”我温和地说道,“你是小丽吧?”
她点点头,声音轻得像蚊子:“是的,李医生。”
“请坐,不用紧张。”我指了指沙发,“今天是我们第一次见面,你可以随意聊聊,不用有压力。”
她缓缓坐下,双手紧紧攥着校服的衣角,目光游离不定。
“小丽,你能告诉我,最近有什么让你感到困扰的事情吗?”我问道。
她沉默了一会儿,低声说道:“我……我吃不下东西。”
“吃不下东西?”我重复了一遍,“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大概半年前。”她的声音有些颤抖,“我每次吃东西都会觉得恶心,甚至有时候看到食物就想吐。”
我点点头,继续问道:“除了吃不下东西,你还有其他不舒服的感觉吗?”
“我……我总是觉得自己很胖。”她的声音越来越小,“即使别人说我瘦,我还是觉得自己不够瘦。”
听到这里,我意识到小丽的问题不仅仅是生理上的厌食,更可能是心理上的自我认知失调。她的外貌特征和言行举止都显示出典型的厌食症症状:极度消瘦、对体重的过度关注、以及对食物的强烈排斥。
“小丽,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你会觉得自己胖?”我试图引导她思考更深层次的原因。
她低下头,沉默了很久,才缓缓说道:“我不知道……我只是觉得,如果我不够瘦,别人就不会喜欢我。”
“别人?”我追问道,“你指的是谁?”
“我的同学……还有我妈妈。”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哽咽,“我妈妈总是说我应该更瘦一点,穿衣服才好看。”
听到这里,我意识到小丽的厌食症可能与她母亲的影响有关。她的母亲可能无意中传递了一种“瘦即是美”的观念,导致小丽对自己的身体产生了极端的认知偏差。
“小丽,你有没有想过,你妈妈的话可能并不是完全正确的?”我轻声说道,“每个人的身体都是独一无二的,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她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疑惑:“可是……如果我变胖了,别人会不会不喜欢我?”
“小丽,你喜欢自己吗?”我反问道。
她愣住了,似乎从未思考过这个问题。过了一会儿,她低声说道:“我不知道……我从来没有喜欢过自己。”
“那么,我们接下来的治疗目标,就是帮助你学会喜欢自己,好吗?”我微笑着说道。
她点了点头,眼中第一次有了一丝希望的光芒。
---
第二次治疗:2月5日,星期二,晴
今天的天气晴朗,阳光透过窗户洒在诊所的地板上,显得格外温暖。小丽准时来到诊所,她的脸色依然苍白,但眼神中多了一丝平静。
“小丽,今天感觉怎么样?”我问道。
“还好。”她轻声回答,“我……我试着吃了一点东西,但还是觉得很难受。”
“没关系,慢慢来。”我安慰道,“今天我们可以聊聊你的家庭,你愿意吗?”
她点点头,似乎对这个话题并不排斥。
“你妈妈平时对你怎么样?”我问道。
“她……她很关心我,但总是要求我做得更好。”小丽低声说道,“她希望我成绩好,希望我瘦,希望我穿得漂亮……我觉得我永远达不到她的要求。”
“你觉得你妈妈的要求让你感到压力很大,是吗?”我问道。
“是的。”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无奈,“我总觉得,如果我不够好,她就会失望。”
“小丽,你有没有想过,你妈妈的要求可能并不是为了你,而是为了她自己?”我试探性地问道。
她愣住了,似乎从未思考过这个问题。
“有时候,父母会把他们的期望投射到孩子身上,希望孩子能够实现他们未能实现的梦想。”我解释道,“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必须满足他们的所有要求。你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
小丽沉默了一会儿,低声说道:“可是……如果我做不到,她会很失望。”
“小丽,你妈妈的情绪是她自己的责任,而不是你的。”我温和地说道,“你需要学会为自己而活,而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望。”
她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泪光:“可是……我不知道该怎么做到。”
“没关系,我们可以慢慢来。”我微笑着说道,“今天,我们先从一个小小的目标开始:每天试着对自己说一句‘我喜欢自己’,好吗?”
她点了点头,眼中第一次有了一丝坚定。
---
第三次治疗:2月12日,星期二,阴
今天的天气有些阴沉,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潮湿的气息。小丽走进诊所时,脸色依然苍白,但眼神中多了一丝平静。
“小丽,今天感觉怎么样?”我问道。
“我……我试着对自己说了‘我喜欢自己’。”她轻声说道,“但有时候还是觉得很难。”
“没关系,慢慢来。”我安慰道,“今天我们可以聊聊你的学校生活,你愿意吗?”
她点点头,似乎对这个话题并不排斥。
“你在学校有朋友吗?”我问道。
“有……但不多。”她低声说道,“我总觉得他们不喜欢我。”
“为什么你会这么觉得?”我追问道。
“因为我……我不够好。”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自卑,“我不够瘦,不够聪明,不够漂亮。”
“小丽,你有没有想过,你的这些想法可能并不是真实的?”我问道。
她愣住了,似乎从未思考过这个问题。
“有时候,我们的思维会被一些负面的想法所控制,这些想法会让我们觉得自己不够好。”我解释道,“但事实上,这些想法可能并不符合现实。”
“可是……我怎么知道哪些想法是真实的,哪些不是?”她疑惑地问道。
“我们可以通过认知行为疗法来帮助你识别这些负面的想法。”我解释道,“比如,当你觉得自己不够瘦时,你可以问自己:‘这个想法有证据吗?’‘别人真的这么认为吗?’”
小丽沉默了一会儿,低声说道:“我……我从来没有这样想过。”
“没关系,我们可以慢慢练习。”我微笑着说道,“今天,我们先从一个小小的练习开始:当你觉得自己不够好时,试着问自己:‘这个想法有证据吗?’”
她点了点头,眼中第一次有了一丝希望的光芒。
---
第四次治疗:2月19日,星期二,晴
今天的天气晴朗,阳光透过窗户洒在诊所的地板上,显得格外温暖。小丽准时来到诊所,她的脸色依然苍白,但眼神中多了一丝平静。
“小丽,今天感觉怎么样?”我问道。
“我……我试着问自己‘这个想法有证据吗’。”她轻声说道,“有时候,我发现这些想法真的没有证据。”
“很好。”我微笑着说道,“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可是……有时候我还是会觉得自己不够好。”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无奈。
“没关系,改变是一个过程。”我安慰道,“今天我们可以聊聊你的未来,你愿意吗?”
她点点头,似乎对这个话题并不排斥。
“小丽,你有没有想过,你未来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问道。
“我……我不知道。”她低声说道,“我从来没有想过。”
“没关系,我们可以慢慢想。”我微笑着说道,“你可以试着想象一下,五年后的自己会是什么样子。”
小丽沉默了一会儿,低声说道:“我……我希望自己能健康,能快乐。”
“这是一个很好的目标。”我微笑着说道,“健康不仅仅是身体的健康,还包括心理的健康。你愿意为了这个目标而努力吗?”
她点了点头,眼中第一次有了一丝坚定。
“小丽,你已经走在了改变的路上。”我温和地说道,“我相信,只要你坚持下去,一定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她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泪光:“谢谢你,李医生。”
“不用谢,这是你自己的努力。”我微笑着说道,“记住,你值得被爱,值得拥有幸福。”
---
治疗结束后,我坐在钢琴旁,轻轻弹奏着肖邦的《夜曲》。教堂的钟声从窗外传来,悠远而宁静。我知道,小丽的重生之旅才刚刚开始,但我相信,只要她坚持下去,一定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