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外交困局
荆州之战暂告一段落,林小羽深知,荆州虽在此次交锋中成功抵御东吴,但自身亦损耗颇多,且面临着更为复杂艰难的外交局势。曹操在北方虎视眈眈,东吴又因荆州之事与己结怨更深,而其他诸侯势力也在观望局势,或谋私利,或求自保。
林小羽在议事厅中与诸葛亮、庞统等谋士长谈,商讨应对之策。诸葛亮叹道:“主公,如今荆州外交,可谓四面受敌。曹操方面,其虽新败,但根基未损,且对荆州怀恨在心,必伺机而动。东吴经此一役,虽暂退,然其夺荆州之心不死,周瑜等主战派定会再谋计策。至于其他诸侯,如益州刘璋、汉中张鲁等,虽表面中立,实则各有盘算,或与曹操暗通款曲,或欲在荆州与东吴争斗中渔利。”
庞统点头道:“军师所言极是。为今之计,我们需主动出击,打破这外交困局。其一,可派人前往益州刘璋处,晓之以利害,劝其与荆州结盟。益州地势险要,物产丰富,若能得其相助,我荆州在西南方向可无后顾之忧,且可形成对曹操与东吴的战略威慑。其二,对汉中张鲁,可采取拉拢与防范并行之策。张鲁以五斗米教治民,其势力不可小觑。我们可派遣使者,送上厚礼,表明荆州愿与其和平共处,互市互利,同时在荆州北部边境加强军事防御,以防其倒向曹操或东吴。”
林小羽沉思片刻,说道:“二位先生之策甚好。然荆州与东吴关系破裂,已失长江下游之屏障。我意,可在荆州东部沿江地区修筑坚固堡垒,配置强弩劲炮,以抵御东吴水军之再次来袭。同时,加强水军建设,训练精锐水师,提高我军在长江之上的作战能力。”
商议已定,林小羽即刻派人分别前往益州和汉中。前往益州的使者乃是简雍,此人能言善辩,且与刘璋帐下一些谋士有旧交。简雍抵达益州后,求见刘璋,呈上林小羽的书信,并说道:“刘益州,如今天下大乱,曹操妄图篡汉自立,其野心昭然若揭。东吴孙权亦对荆州垂涎三尺,荆州主林小羽为保境安民,复兴汉室,愿与益州结为同盟。益州与荆州相邻,若能携手合作,进可攻,退可守,曹操与东吴皆不敢轻易来犯。且荆州与益州贸易往来频繁,结盟之后,可互通有无,繁荣两地经济,此乃双赢之举。”
刘璋为人懦弱,且无甚主见。他召集众臣商议此事,益州牧府中顿时议论纷纷。益州从事王累谏道:“主公,荆州与东吴交战,已成是非之地。我益州应严守中立,切不可卷入其中,以免引火烧身。”
然而,刘璋之弟刘瑁却有不同看法:“兄长,荆州林小羽素有贤名,其治下荆州兵强马壮,且有复兴汉室之志。如今曹操势大,东吴亦不安分,我益州若能与荆州结盟,可在乱世中求得自保,且或可趁机扩大势力。”
刘璋犹豫不决,他既担心得罪曹操或东吴,又觉得刘瑁之言不无道理。就在此时,张松站了出来,他目光闪烁,说道:“主公,荆州之事,可暂且缓议。我们不妨先派人前往荆州,暗中观察其虚实,再做定夺。”
刘璋点头道:“就依张松之言。”于是,刘璋派张松为使,前往荆州回访。
而前往汉中的使者则是伊籍。伊籍到了汉中,见到张鲁,恭敬地说道:“张师君,荆州主林小羽久仰您的大名。如今天下纷争,荆州愿与汉中和平共处,互市贸易。荆州有盐铁之利,可与汉中的粮草药材相互交换,使两地百姓受益。同时,荆州亦愿与汉中共同抵御外敌,维护汉室正统。”
张鲁心中权衡利弊,他深知荆州的实力,也明白在这乱世中多一个盟友总比多一个敌人好。但他又担心与荆州结盟会触怒曹操,毕竟曹操在北方的势力强大。“伊籍先生,你且先回荆州,告知林小羽,我汉中需考虑一番,再作答复。”
林小羽在荆州等待各方消息之时,东吴方面却又有了新动作。周瑜因上次攻打荆州失利,心中不甘,他向孙权献计:“主公,既然强攻荆州不成,我们可从内部瓦解荆州。林小羽帐下有不少谋士武将,我们可暗中派人拉拢,许以高官厚禄,若能使其内部生乱,荆州必不攻自破。”
孙权默许了周瑜的计划。于是,东吴派出众多密使,潜入荆州,四处活动。他们试图拉拢荆州的一些将领和地方官员,但大多数荆州人对林小羽忠心耿耿,不为所动。然而,仍有少数人被东吴的诱惑所动摇,开始暗中与东吴勾结。
林小羽很快察觉到荆州内部出现的异动,他深感痛心与愤怒。他下令彻查此事,严惩叛徒。同时,他加强了对荆州军政人员的思想教育,强调忠诚与信义的重要性。
“诸位,荆州是我们的家园,我们在此乱世中相依为命。我林小羽立志复兴汉室,护佑百姓,若有谁想背叛荆州,勾结外敌,休怪我无情!”林小羽在荆州军民大会上,言辞恳切地说道。
荆州军民深受感动,纷纷高呼:“愿为主公效命,永不背叛!”
简雍带着张松回到荆州,林小羽亲自接见。张松在荆州期间,看到荆州的繁荣景象,军队的严明纪律,以及百姓对林小羽的拥护,心中暗暗吃惊。他意识到,荆州或许是一个值得结盟的强大势力。
林小羽与张松深入交谈,向他阐述了自己复兴汉室的宏伟蓝图,以及荆州与益州合作的广阔前景。张松被林小羽的志向和才华所折服,他决定返回益州后,全力劝说刘璋与荆州结盟。
而伊籍也从汉中归来,虽未带回张鲁明确结盟的答复,但也了解到张鲁的顾虑。林小羽决定再派使者前往汉中,进一步消除张鲁的疑虑,争取其支持。
在这外交困局之中,林小羽努力周旋,试图为荆州寻找出路。他深知,每一步都充满艰辛与挑战,但他坚信,只要自己不放弃,荆州就有希望在这乱世中生存发展,最终实现复兴汉室的伟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