剿灭梁师都之后,大唐终统一自隋末以来之分裂局势。
李渊让太极殿,移居大安宫。
李世民于太极殿主持朝会,命吏部安排官员赴朔方任职,且将朔方更名为夏州。
待官员到位,柴绍即可班师回朝。
陆家庄内,程咬金闲暇之余,寻陆通以解闷。
\"哎呀,柴绍那老头运气真好,若非俺老程在泾阳脱不开身,这次北伐定是俺去。嘿嘿。\"程咬金品着小酒,嚼着陆通签到得来的花生米,自吹自擂。
\"如此说来,你比谯国公更厉害了?\"陆通望着程咬金,笑问。
\"那还用说,我这混世魔王的名号是白叫的?\"程咬金毫不羞涩。
\"你还是多关心一下土豆的事吧,想来不久之后,陛下就要对突厥用兵了。\"陆通对程咬金说道。
\"嗯?哪有那么容易,突厥岂是好对付的。\"程咬金虽不惧与突厥交锋,却也深知其中的难度。
陆通不再多言,他总不能说历史上李世民在灭了梁师都不久之后便对突厥用兵了吧。
长安城东市,含光阁重启朱门,迎八方之客。琉璃珍品,二十件陈列于架,质胜往昔,价亦随质增。
王府李管家,传出佳音:三日后,含光阁将拍卖一件世间罕见的琉璃至宝。
琉璃文房四宝,引得世家豪族心动,皆誓在拍卖中必得此珍品。
二十件新上架之琉璃佳品,世家大族争相购之,瞬息售罄,收入高达十五万贯!
李世民之内帑,再增七万五千贯。金银满仓,使之重温财富之盛。
昔日为秦王,李世民常感财富充盈;今朝虽贵为九五之尊,国库空虚,竟至鼠亦嫌弃。
纵然十万贯于李世民非巨额,然其家业宏大,后宫用度繁多,加之赏赐大臣不可吝啬,以致李世民颇有负债之君的感觉。
\"陆通实乃朕之福星,虽其性懒惰,然心思缜密,深得朕心。\" 李世民忆及陆通,心情大悦。
李世民思及陆通已十九岁,尚未成家,心中暗思:是否该为他说一门亲事?
然转念一想,李世民觉此举不妥。陆通才干非凡,日后必增封赏。为防重臣结党,李世民不愿将陆通推予他人。
李世民心念一动,欲使陆通成为驸马,然其女尚幼,非适婚之年。
庶出之长女,襄城公主,年仅十一;其他几位公主,年龄更幼。李丽质年仅七岁,余者更小。
然李世民不以为忧。陆通尚年轻,待女儿们长大,陆通亦不过二十余岁。
古时,夫妻年龄相差十载,乃寻常之事。更有相差数十载者,亦不乏其人。
李世民考量更多的是政治,皇家之女,岂能尽言情投意合。
李世民唤来内侍,命其传送口谕至泾阳县子处,令陆通三日后进宫赴宴。
陆通接内侍口谕,心中错愕:李二此番何意?无故邀我共宴,所为何事?
陆通不便询问内侍,遂将疑惑搁置,心道:三日之后,自见分晓。
三日之期至,陆通携薛礼至宫门,命守卫通报。
未几,内侍出迎,引陆通入宫,而薛仁贵则守于宫门外,马车之旁,静候消息。
立政殿中,李世民已备好酒肴。长孙皇后与李世民居上位,右侧为李承乾、李泰与李恪。左侧则是李丽质、襄城公主。
\"陛下,泾阳县子已至。\" 内侍入立政殿,向李世民禀报。陆通则于殿外静候。
\"引泾阳县子入殿。\" 李世民吩咐内侍。
未几,陆通随内侍至立政殿宴席。
\"微臣陆通,参见陛下,皇后殿下,及诸位殿下。\" 陆通行礼俯身。
\"陆爱卿,无需多礼,赐座。\" 李世民含笑下令。
内侍于李恪右侧,置一软垫。
陆通略显尴尬,与皇子同席,似有不妥;与公主并列,亦觉不宜。
终,陆通硬着头皮,跪坐于李恪之侧。
少顷,尚食局人上菜奉酒。烤鹿肉与炖羊肉,酒乃陆通定期献之上等酒中仙。
\"多谢陛下。\" 陆通向李世民拱手致谢。
\"来,食,无需拘礼。\" 李世民一声令下,众人方动筷品菜。
\"来,陆爱卿,与朕共饮一杯。\" 李世民对陆通言。
\"微臣敬陛下。\" 陆通急忙起身,一饮而尽。
\"好!陆爱卿,真乃海量。\" 李世民拍掌大笑。
酒中仙乃高度白酒,陆通方才一口闷下,约有三两。即便如程咬金等武将,亦不敢如此豪饮。
陆通落座后,急忙吃了几口肉,以压酒气。
\"陆爱卿,汝尚未成婚否?\" 李世民突然问陆通。
\"尚未成婚。先为父守孝三年,近两年又忙于他事,无暇顾及其他。\" 陆通答道。
陆通不解李世民何意,问及婚事,究竟为何?
\"汝已十九岁,年纪不小矣。\" 李世民继续言道。
陆通一头雾水,李二此言,似在催婚。莫非有他意?
前世三十,催婚之声不绝;今至大唐,十九岁又闻催婚之语?
\"微臣尚不急,无需急也。\" 陆通言道。
\"泾阳县子,我与陛下十三岁便结为连理,那时陛下年方十五。汝已十九,实非幼年。\" 长孙皇后开口说道。
陆通听后默然,长孙皇后与李世民何时成婚,与他陆通何干?陆通并不愿早婚。
陆通,身为后世红旗之下成长的革命后裔,断不会娶十三四岁之少女,即便十五六岁,亦不愿。至少须得十八,二十更佳。
\"额……陛下,皇后殿下。微臣斗胆一问,何故如此关心微臣之婚事?\" 陆通询问道。
\"陆爱卿,朕为君父,汝为臣子,朕关心汝之婚事,有何不妥?\" 李世民言道。
陆通愈发无语,李二竟占他便宜,实在可恼!
李承乾等三位皇子,望望李世民,又看看陆通,心中困惑不解。
李丽质与高阳亦然,听此言,亦感困惑。
唯有十一岁之襄城公主,嗅出其中意味。难怪今日父皇让她与高阳同来赴宴,原是为了此幕。
襄城公主略显羞涩,低首用餐,心不在焉。
十一岁之她,已懂许多。亦知自己过几年,将被父皇用来与臣子联姻。
这位泾阳县子,仪表堂堂,风度翩翩,真乃俊朗少年。且闻宫中流传之《绝代风华》一曲,出自眼前泾阳县子之手,襄城公主不由得多瞧了几眼。
陆通察觉有人注视,遂望去,原是襄城公主。但见陆通目光投来,襄城公主顿时面泛红晕,低头避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