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诩跟着刘忠来到了后堂,却并没有说话,只是微微低头,陷入了沉思当中,仿佛在斟酌着自己的言辞。见刘忠盯着自己,贾诩微微的皱了皱眉头,仿佛是下定了决心,这才缓缓开口说道:“主公,贾诩心中有一言,不吐不快!只是有拨弄是非之嫌,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军师只管讲来!刘忠自得军师以来,一直视军师为至亲至近之人,军师何必有此顾虑?”刘忠见贾诩欲言又止的样子,又提到拨弄是非之语,已经明白可能是涉及到自己的三位结义兄长,倒是也想听听贾诩有何看法。
“今日玄德公请战,主公为何允之啊?”
“怎么?有何不妥吗?”
“主公,我知你与玄德公兄弟情义,对其极为敬重!然正是因为如此,望主公以后尽量少用玄德公,让其安享富贵可也!”贾诩说到此处,偷眼打量刘忠脸色。
“军师,这又是为何呢?”刘忠有点不解。
“主公,吾观主公三位结义兄长,关羽、张飞皆世之虎将,也颇有忠义之心,主公用之无甚大患。只是那刘备……”贾诩边说边留意着刘忠的脸色,见刘忠微微皱了皱眉头,便放慢了语速,欲言又止。
“军师,我大哥亦是忠义之人,这点绝无问题!”
“主公误会了!我并不是怀疑玄德公的忠义。只是我观刘备,有人主之姿,并非人臣之像。若是主公重用之,待其将来羽翼丰满,只怕会身不由己啊!”
“这……”贾诩语速虽慢,但一字一句却如攻城重锤,一下一下的敲击在刘忠的心上。贾诩说的很对,从后世穿越而来的刘忠如何会不知道刘备有人主之姿?
自己的大哥刘备一生仁德忠义,这点无可争议。但刘备的乃天选之子,人主之姿,妥妥的克上!刘备投靠谁,谁就难免败亡!也就是曹操命大,只是被骗走几万人马!若是刘备一直在自己麾下,那是不是将来自己也会败亡,以自己的这点基业,成就刘备的人主之姿呢?
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刘表,甚至还有主动邀请刘备入川的刘璋,这一串串鲜活的名字在刘忠的眼前浮现,让刘忠也有点拿不定主意了。
贾诩洞悉人心,刘忠这点犹豫,贾诩如何会看不到?见刘忠犹豫,便斟酌着再进言:“主公兄弟情深,贾诩佩服!然身处乱世,大业为重啊!史书为鉴,多少手足兄弟最后兵戈相见!与其将来反目为仇,不如现在未雨绸缪!如此,于主公,于玄德公,于公于私,都是大幸啊!”
“军师之意,我已知之!大哥之事,待日后我自有安排。此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军师以后切勿再提。”刘忠听完贾诩的话,内心陷入了两难的挣扎之中,沉默不言了许久,才开口说道。
“主公心中有数,贾诩就放心了!”贾诩不知刘忠会如何处理刘备的事情,不过见刘忠如此说了,知道至少主公心中已经认可了自己的说法,也在思虑对策,确实放心了不少。
“主公,刘虞来信,命我等援助蓟县之事……”
“军师不是已经做出调兵遣将,做出安排了吗?”
“主公,军事还需辅之于政略!赵云、高顺在无终山安营扎寨,若是公孙瓒不理蓟县,先全师而来进攻我军,如之奈何?”
“哎呀,军师何不早说?如此则赵云、高顺危矣!”刘忠一听,觉得有此可能,心中就有点着急了。
“主公莫急!不如主公于那公孙瓒书信一封,言及赵云、高顺驻军无终山,乃奉刘虞之命,不得不为。心中透露两不相帮,只求自保之意,那公孙瓒又当如何呢?”贾诩说完,轻轻甩了甩衣袖,一副智珠在握,胸有成竹的样子。
“妙,妙啊!”刘忠此时才明白过来,贾诩已经早有定计,便笑着说道:“军师妙策,还请一并说来,刘忠遵照执行就是了!”
“主公还需给刘虞一封书信,称已经出兵相助,但我涿郡兵少将寡,只能在外围牵制。望刘幽州能够据守蓟县,为我等创造战机。一旦战机出现,我军即刻进攻公孙瓒背部,如此里应外合,必能破敌。如此才能坚定刘虞死守之心,给公孙瓒最大杀伤。”
“哈哈哈!军师这是怕两家不死战啊!”刘忠哈哈大笑起来。
“主公还需向朝廷上奏,将公孙瓒、刘虞之事如实上奏。请朝廷尽快调解处理。朝廷必然无暇顾忌幽州之事,幽州能调解此事的也就主公您了!说不定朝廷就会给你加官进爵,令你调解此事。”
“军师大才,刘忠佩服!”刘忠对于贾诩只是心服口服了,向贾诩深施一礼。
“主公,折杀贾诩了!”
“我这就写信!”
洛阳城,董卓府邸。
自从董卓率西凉兵进了洛阳之后,就把自己提升为司空。虽然司空一职只是掌管水土、营造工程等,但司空乃是三公之一,极其尊贵。董卓依仗武力,以司空之职控制了朝堂的话语权,总揽朝政。各地奏章,皆有董卓处理,皇帝刘辩已经沦为人形图章。
“文优,这幽州闹的欢腾啊!”董卓说完,随手递给李儒几份奏章,分别来自于公孙瓒、刘虞、刘忠以及其他的幽州官员。
“主公,批阅奏章乃主公之权,儒不敢看!”李儒知道董卓对于权利极其看重,因此处处小心,免得遭了董卓猜忌。
“文优,你乃我心腹之人,何必如此?尽管打开了看!”
“是,主公!”李儒这才小心翼翼的打开奏章,仔细的看了起来。没多久,李儒看完了几份奏章,低头沉思起来。
“不知文优有何看法?此事该如何处理啊?”
“主公,幽州远在北方边境,实在是鞭长莫及。况且主公虽然执掌朝政,然百官之中,多有阳奉阴违者。再加上袁氏在内,并州丁原依然驻军洛阳之策,此时若是插手幽州之事,恐怕力不能及,朝堂生变啊!”
“可吾如今执掌朝政,若是置之不理,恐失人望。”
“主公所虑甚是!”李儒也是才智之士,自然明白其中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