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在家吗?”李涛站在院门外,朝里面大喊一声。
院门是关着的,看不清楚里面的情况,他也不敢贸然将门推开。
毕竟,在农村,很多人家都会养狗,万一不小心推开门,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所以,他只能站在外面,等待里面的人回应。
“是谁啊?”有人回话了,并且伴随着脚步声。
然后门被从里面拉开,开门的正是村长李狗娃。
“叔,新年好啊,好久不见了哈。”李涛见面后主动打了声招呼。
他和李狗娃虽然不是亲戚,但在村里也算比较熟悉。
这次回来,他特意带了一些礼物,准备给李狗娃拜年。
“哎哟,原来是涛子回来了啊!快进来......这是自行车,涛子,这是你买的吗?”
李狗娃看到来人后非常高兴,连忙邀请他进门。
当他看到李涛手中推着的崭新黝黑的自行车的时候,脸上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李涛笑着说道:“是我买的,刚买没几天呢。”
他知道这辆自行车在农村算是稀罕物,很多人一辈子都没有见过。
“哎哟,涛子你这是发达了呀!这才几个月,连自行车都有了。”听到李涛确认后,李狗娃眼里只剩下羡慕。
他心想,如果自己能有一辆这样的自行车该多好啊!
可惜,他知道自己这辈子恐怕都买不起这样的奢侈品。
“老头子,是谁来了啊?”就在两人交谈的时候,院子里传来一阵呼喊声。
李狗娃转头回应道:“是涛子过来拜年,赶紧收拾一下屋子迎接客人。”
说完后,便拉着李涛走进了院子。
李涛将车停好,拿出准备的一些礼品,跟在李狗娃后面走进屋子。
外面天寒地冻的,屋里烧着炕,暖和。
李涛走进屋,看到一个年迈的老人正站在门口,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他快步走上前,握住老人的手说道:“六爷,新年好!”
老人笑得合不拢嘴,连连点头:“好,好,快进来坐。”
李涛跟着老人走进屋内,一股热气扑面而来,让他感到十分舒适。
房间内布置简单,却充满了温馨的气息。
墙上挂着一幅陈旧的照片,照片中的人物面带微笑,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炕上摆着一张小桌子,上面放着一些花生和烤红薯,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涛子,家里条件差了点,连把椅子都没有,就坐在炕上吧。”老人笑着说。
老人是李狗娃的父亲,排第六,按辈分,李涛得称呼六爷。
“坐炕上好啊,暖和,正好我这冻了一早上。”李涛并没有介意,现在谁家不是这条件,没有资格挑三拣四的。
他将带来的礼物放在炕桌上,把手插到兜里暖一下。
骑车的时候虽然带着手套,但寒风还是往里灌,这会也是被冻得通红。
“六爷,这是给您家带的一些年货,希望您能喜欢。”
“哎呀,你来就来嘛,还带什么东西呀。”老人脸上满是笑意。
李涛笑着说:“应该的,这是我的一点心意。”
他看着老人,心中涌起一股温暖的感觉。
虽然这里的生活条件艰苦,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却是真挚而深厚的。
在这里,他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和亲情的珍贵。
李狗娃拎着水壶走进来,热情地给两人倒了两杯热气腾腾的水。
他家境贫寒,自然买不起昂贵的茶叶,平时口渴时,只能从门口的树上摘下两片叶子放入水中浸泡。
“涛子,你怎么带来这么多东西呀!”
李狗娃一边说着,一边脱下鞋子爬上炕,目光落在那堆礼品上,一眼便认出是李涛带来的。
他好奇地打开一看,脸上立刻露出惊讶的神情。
“哇,这是白砂糖,还有糖果呢!竟然还有两瓶二锅头……哎呀,这些东西太珍贵了,涛子,你等会儿走的时候一定要带回去留着自己享用。”
李狗娃深知这些礼物的珍贵,不好意思收下,连忙让李涛将所有的物品都带回去。
“嘿,都是好东西啊!我们这些土包子,哪里有福气享受这样的美味,涛子,你还是赶紧拿走吧。”六爷见状,也急忙帮忙说道。
李涛连忙摆手,“六爷,叔,你们这是干嘛。这些东西就是专门带给你们的,我家里还有呢。”
“不行不行,这些东西我们不能收。”六爷和李狗娃异口同声地说道。
李涛看着眼前的二人,一脸坚决地说道:“反正我是不会带走的,你们爱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吧!”
他不想再和他们继续互相推辞下去,索性直接下了狠话。
李狗娃和父亲对视一眼,脸上露出无奈的神情,最终只能点点头表示同意。
他站起身来,对李涛说道:“东西我们收下了,中午可一定要在这儿吃了饭再走啊!”
说完,他便准备起身去厨房做饭。
这时,坐在一旁的六爷突然开口道:“多做点好吃的,将前几天集体分的那只猪脚也一并炖了吧。”
他的目光落在李狗娃身上,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坚决。
这猪脚本来是打算留着等孙子和孙媳妇探亲回来,再吃的。
不过,眼下家里也没什么好吃的招待客人,只能委屈一下自己孙子了。
毕竟,李涛拿了这么珍贵的礼物过来拜年,总不能随便整点粗茶淡饭就将人给打发了,这以后要是传出去,自己脸还要不要了!
李狗娃回头看了一眼六爷,点了点头,然后转身走进厨房开始忙碌起来。
厨房里传来锅碗瓢盆的碰撞声,以及炒菜的声音,让人不禁垂涎欲滴。
李涛则是和六爷在屋里谈天说地,主要是六爷在讲述一些村里的趣事和自己的经历,李涛则在一旁静静地倾听着,偶尔也会插上一两句嘴。
整个房间里弥漫着温馨的氛围,仿佛时间都停止了。
“嚯,六爷您当年还打过小日子呢?”李涛一脸好奇地问道。
“哈哈,没有正面接触过,我那时候是村里的民兵,给大部队做后勤的。”六爷笑着回答道。
同时脑海里浮现出当年自己给前线送物资的情景,仿佛一切都还历历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