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能发言的时长不过一盏茶的时间,可在萧有为看来,这段时间却无比漫长。
他的心情随着慧空的话语上下波动,一会儿满怀希望,一会儿又陷入绝望的深渊。
萧有为内心满是惶恐,生怕年幼的念心会因了如大师的提议,轻易就答应被某户人家收养。
那些富贵人家虽说看着风光无限,可背后或许暗藏着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和诸多问题,这对于一个才四五岁的小女孩而言,实在是难以招架。
要是念心去了一个和她毫无血缘关系的家庭,她往后的日子会变成什么样呢?
尽管念心目前还没有应允,但萧有为清楚情况随时可能生变,所以他急切地想要找到办法,让念心重新成为萧家的一分子。
此刻,他已然把慧空口中的念心当作自己心里那个至关重要的念心了,恨不得马上赶到金光寺把她接回来。
然而,慧空流露出遗憾之情,因为能得到了如大师认可的家庭,在莱州府那都是数一数二的,可念心对这些家庭都不满意,反倒表示希望能留在金光寺,还已经开始主动寻觅活儿干,就盼着能留下来。
“但这怎么行呢,金光寺又不是尼姑庵!”
说到这儿,慧空无奈地摇了摇头,不住地叹气。
这让萧有为暗自松了口气。
既然念心对所有候选家庭都不感兴趣,那他就还有一线生机。
从慧空的描述来看,萧有为几乎能够断定,这个念心就是他心中所想的那个人。
即便到最后发现不是,那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他重生后的生活难道还会比不上前世?
前世他白手起家,创立了萧家的大业,如今哪怕只是个四五岁的孩童,他的智慧和经验依旧还在。
凭借前世积攒的经验,他有十足的把握让萧家再度兴旺起来,也一定会保证念心能过上幸福的日子。
就算最终确定此念心非彼念心,他也铁了心要让她成为萧家的女儿。
只要有他在,就算再多来几个念心,萧家也完全养得起!
当然,萧有为最盼望的还是这个念心就是他心心念念的那个。
为了确认这一点,他得进一步弄清楚慧空所说的念心,是不是真的就是他心底一直牵挂的那个。
不过,他觉得这事并不难做到。
既然萧天宝和萧安民都已经见过被了如大师带回金光寺的念心,萧有为觉得只要自己稍微费些心思,应该就能大致弄清楚情况。
至于后续的事情,就得好好琢磨应对的办法了。
按照慧空的说法,了如大师对这个念心格外看重,特意为她挑选的都是莱州府里最为富裕、声名显赫的人家。
虽说萧家与了如大师交情不浅,但就他们眼下的生活状况而言,恐怕很难达到了如大师的标准。
不管这位念心是不是他心里所想的那个人,要是想让她成为萧家的一员,显然得下一番功夫。
由于丢失了不少东西,回家途中他们的负担比来的时候轻了许多。
萧天宝把剩下不多的竹编藤编分成两份,让王氏挑着分量多的那份,萧正道则背着另一份。
萧安民背着剩下的绣品,黄氏见状想接过这个重担,却被萧安民抢先说道:“阿奶,您别跟我抢了,这篮子也给我吧!”
说完,萧安民便熟练地背好背篓,还顺手拿过黄氏手中的竹篮,这竹篮原本装满了祭品,现在就只剩几个大肉包了。
看到萧安民这么懂事,萧天宝心里很是欣慰,难得地投去了赞许的目光。
萧有为表面上微微闭着眼睛,看似半睡半醒的模样,实际上心里正盘算着怎么从萧天宝或者萧安民那里打听关于念心的消息。
萧天宝担心萧有为再次着凉,便用自己的外衣紧紧裹着他抱在怀里。
一家人带着满足的心情踏上归程,只有被抱在怀里的萧有为,看似已经睡着,却偷偷地望向山腰处隐隐约约能看到的金光寺。
尽管满脑子都是念心的名字,但他毕竟刚刚病愈,再加上萧天宝走路时轻轻摇晃,没过多久萧有为还是渐渐进入了梦乡。
或许是因为今天吃到了盼望已久的大肉包,还多吃了一大碗馄饨,萧安民就算背着背篓、提着篮子,依旧活力满满,蹦蹦跳跳地走在最前面。
相比之下,作为大哥的萧正道就沉稳多了,除了背着自己那份东西,他还特意从王氏的担子中拿了两只竹篮,帮她减轻负担,还时不时伸手搀扶黄氏。
萧天宝和王氏走在队伍末尾,两人低声交谈着,谋划着接下来几天的打算。
今日他们接到了不少妆奁和书篓的订单,不但收到了定金,还约定五天后在金光寺前的大树下交货收款。
制作这些物件所需的特殊山藤和竹子得进山去采集,这种活儿非得像萧天宝这样的壮劳力才行。
所以,萧天宝提议从明天开始先暂停参加庙会,优先完成这些订单。
然而,王氏听后有些着急,说道:“这可不行呀,虽说大部分樱桃都已经预订出去了,但剩下的还是得趁着庙会期间采摘售卖。要是不赶紧卖出去,果子可就要烂掉了。”
黄氏也回过头来插嘴说:“儿媳说得在理!就算只剩下一部分樱桃,要是能连卖带送,起码还能赚个三四两银子,可不能让好好的果子白白糟蹋了。”
她提议道,“依我看,家里和有为就交给我来照顾吧。安民年纪还小,在山里也帮不上什么大忙,倒不如让他跟着媳妇一块儿去摘樱桃卖。”
只让萧安民和王氏去庙会售卖,这让萧天宝心里有些不踏实。
可家里的劳动力实在有限,而且采藤条砍竹子以及樱桃的成熟时间都不等人。
萧天宝忽然想起蜀地的萧家曾经人丁兴旺,兄弟们虽然各自成家立业了,但不管哪家遇到困难,其他兄弟都会帮忙。
只可惜一场地震过后,就只剩下他这一房了。
看着前面走着的黄氏,萧天宝收起了思绪——那场灾难是她心中永远的伤痛,绝对不能再提起。
萧天宝在心里暗自叹了口气,知道接下来几天只能按照黄氏的建议来做了,尽管他心里还有很多担忧。
好在这几天村里有不少乡亲去赶庙会,只要让王氏母子和他们一起走,安全方面应该能有保障。
他们一边走一边讨论,几天的工作安排渐渐有了初步的计划,当然最终还得得到家中长辈的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