佣人好买,能用的人是真难找。
许毅从人牙子那出来,满脑子都是这个想法。
实在没有合适的,急也急不出来。
正月十五元宵节,家家户户门前又重新挂上了红灯笼。
老远一看,红红火火。
两侧小摊贩已经摆上了元宵。
元宵和汤圆并不一样。五仁青红丝的,红豆沙馅料用手团成一个个小球,沾上一层水,放在盛满面粉的簸箕里滚一圈,蘸水再滚。反复几次,团成掌心那么大的圆球。
富贵人家放在锅里用油炸,一咬酥酥的,馅料又香又甜。
穷人家舍不得还想图个好彩头的,便用水煮,连汤带水的一起喝,也是讨了一年吉利。
许毅买了两斤,又去作坊里买了一壶纯纯瓜子油。
往牛车走时,道路两侧都摆着木头架子,上头挂满了各式各样的花灯。
许毅的视线一眼就落在最顶上的彩色小兔子灯上。
-
“我大哥又没回来?”
许毅提着花灯找到等在原地的王安和,竟然又没看见许远。
难道又上茅房耽误了?
-
胡同拐角处。
许远脊背挺直,宽厚的肩膀和鼓囊的手臂肌肉都能给人足够的安全感。
察觉到身后有人跟着,他迅速转身。
“你怎么跟着我。”看清来人,他眼里浮起错愕。
身穿绸缎的素色对襟袄,袄边带着一圈软乎白毛的女子,正是他刚才扶起的那个。
秋秋见他停下,也跟着停下,认真解释道:“公子放心,我怕有人来撵我,跟着你走一段,一会我便走。”
她一笑,两个小虎牙格外明显,天然的婴儿肥脸上,两个小梨涡显得她更加可爱。
许远被她这一笑,突然不知道做点啥好了,只点点头,便继续往前走。
拐过墙角,便看见自家弟弟正在跟自己招手,他便加快脚步走过去。
他身高腿长走路带风,完全没注意身后的女子追的气喘吁吁。
秋秋有心停下脚步,又怕自家那混账的少爷追出来。
她脚步又快几分,打定了主意,她就跟着眼前这位小哥再走一会,过半个时辰再回张府。
那时候老爷夫人都回来了,自家娘亲和爹爹也到家了,总归是安全的。
至于眼前这人,虽然长得壮实,可属实不懂怜香惜玉,虽穿的不错,可她一眼就能瞧出是乡下人,她肯定不能深接触。
等会她就走。
她想的出神,径直撞上的一堵墙,“哎呦。”
许远也没想到这丫头能虎成这样,跟着他这个陌生男人走一段路就算了,还直接往他后背撞。
他赶紧往前走一步,反手揉了揉被秋秋撞到的地方,低声嘀咕:“劲还挺大。”
许毅:“...???”
啥情况。
大哥带回来个姑娘,还长嘴了?
秋秋眼泪汪汪的捂着额头,刚想说既然有别人在,她就先走了。
一扭头,忍不住惊讶道:“许毅少爷?”
许毅刚才的注意力都放在大哥那个闷葫芦上,听见这一声喊,侧头过去看。
“秋秋姑娘?”
许毅记性好,只要见过人都能记住。
眼前这人正是张振海家的绣娘。
她爹娘是张家的裁缝。
还不是一般的裁缝,她爹娘手艺在整个清远县都出名的好,是张振海出了双倍的价钱才请去的。
“哎,是我,少爷还记得我啊。”
秋秋也很意外能从这见到许毅,宅子里的人都说许少爷被赶到乡下,连白米都吃不上,衣裳也破鞋子也破。
可眼前的许毅脚上踩着干净的软底布鞋,上面还绣着云纹,绣工比她绣的都好。
上衣也是崭新的蓝色棉袄,头上带着皮帽子,手上套着棉手套。
他手上还提着一盏做工细致的兔子灯,这灯她昨个问了,要20文呐。
车上还有一堆东西,多的她都没法分辨。
哪里是白米都吃不起的样。
许毅视线从她身上游到许远身上,“秋秋姑娘这是?”
“回许少爷,是..我躲张少爷从墙上爬出来,摔了一下,这位大哥扶了我一把。不知两位是什么关系啊?”
两人的眉眼如出一辙,她实在好奇。
许毅直说,“这是我大哥。”
他正在想要不要趁机出高价把秋秋挖过来。
正犹豫着,远处几个妇人结伴过来,跟许毅打招呼。
\"财神爷,你今天咋没去俺们逛逛,昨个上了新样子,给你家娘子瞧瞧不?\"
\"我那瓷碗也有刚出窑的新货,别忘了去瞅瞅。”
“行啊,等我用上就去。”许毅笑呵呵的答应,哄得几人心花怒放,边走边夸许毅大方性格还好。
秋秋认识这几个人,都是东市的小贩。
听见她们管许毅叫财神爷,大脑宕机了好一会,才重新启动。
随后飞速运转。
东市出了个财神爷她知道,财神爷让狗少爷吃瘪她也知道。
既然财神爷是许毅少爷,那肯定条件挺好的。
另外,她回到张家,张毅保不齐还得骚扰她,老爷夫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受委屈的还是她。
她嘴边那句那我走了,拐了个弯, “我不走了。”
“啊?”许远不懂她啥意思,怕弟弟误会,唇角崩成一条直线,冲着许毅摇头。
那意思是我不知道咋回事。
许毅:“...”瞌睡有人送枕头。
“秋秋姑娘可愿意来给我做工,工钱和张家一样,一个月二两银子,活也简单,和我娘一起绣花样,加上我们一家子的衣裳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