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道兵部的密令说的是,明日一早,大明朝皇帝朱棣陛下及其卫队将经过金川门,让金川门守将做好护卫工作。
皇帝要去哪里?没说。
护卫工作具体要做啥?也没说明白。
赵辉同学穿越前与穿越后都还未见过皇帝呢,想想还有些激动呢。
拿着军令,赵辉把张六一叫来请教。他干了多年的百户官,应该比他懂得更多。现在是大半夜,也没有上官可以请教,眼下张六一是唯一有经验的人。
张六一不识字,听赵辉念了念军令,发现并没有实际的任务指派,便会心一笑。
实际上,这就是皇帝陛下要通过自己的防区——金川门。
所谓的护卫工作只是个象征性的说法,皇帝身边有大队大队的亲卫,根本用不着几个守城门的新兵蛋子来操心安全问题。
“咱们这千户所要做的就是,在城门四周巡逻,排除可疑物品、驱赶闲杂人等。把路面冲冲干净,坑填填平,检查下城砖牢不牢固,会不会掉下来砸到人。然后军容整肃一下,大抵便是这些了。”张六一讲解道。
赵辉“哦”了一声,拍了拍张六一的肩膀,表示了由衷的感谢。
接着,赵辉连夜召开了军议,部署了各项事宜。
皇帝为了安全,对行程十分保密,搞得底下的士卒十分仓促。或者也有可能是皇帝临时起意,毕竟马上天子嘛,来一趟说走就走的旅行也不是不可能。
忙活了大半个晚上,将各项细节都反复确认了好几遍,赵辉确定没有什么疏漏的了,这才披挂甲胄,戴上兜鍪,穿好靴子,拿上昨晚还串过烤肉的佩剑,与一众明盔亮甲的士卒肃立在金川门的两旁,静静地等候大明皇帝judy的到来。
天明日出,金川门大门洞开,却拦设了拒马,以防止内外人群通过。卯时二刻时,有大队的金吾前卫骑兵开到了金川门。
赵辉连忙命人搬开了拒马,让骑兵们出城,在金川门外面警戒。
金吾前卫骑兵个个骑着高头大马,趾高气扬地目视前方,连一眼也不瞧赵辉他们这一帮子同是亲军卫的袍泽。
“神气个啥,不就是有匹马嘛,吊得一比。”等金吾前卫过去后,有士卒在后面嘟嘟囔囔。被所属的百户官抽了一鞭子,就老实了,不再说话。
赵辉心里有苦哇,所谓人比人气死人。同样是上直二十二卫,府军前卫虽然名义上也是皇上直属的军队,但近年来划归右军都督府管辖后,实际上就失去了皇帝亲军的资格。
所以这才是他们会被派来守金川门的根本原因了。
过了半个时辰,又有金吾右卫的士卒开出了城去,这波人就不再全是骑兵了,一半骑兵,一半步卒。
前面这些人是用来开道的。
接下来才是皇帝的銮驾。
朱棣是马上天子,銮驾就不按套路出牌了。
前面是持二十杆大纛的马队、二十杆旗的旗队、长枪十杆、大刀十口以及黄红蓝白等各色的伞盖,看得人眼花缭乱。
接着又是四种颜色的扇子以及仪仗。
之后便是朱棣骑着马出场,后面跟着大队的步卒与骑兵,看架势皇帝是去打仗而不是去巡幸的。
但皇帝出行事关国家安危,像赵辉这种小官自然是无从知晓皇帝此番出行的目的。
见皇帝经过,赵辉率领所属士卒跪地山呼。
朱棣则一脸淡然地目视前方,没有低头看一眼忙活了一晚上的赵辉,更没有去关注两旁的普通士卒。
等朱棣过去后,接着又是大队的骑兵与步卒,这些人都是皇帝的护卫,如果是战时,那便是拉出去就能打的战兵。
一直走了好久,终于走完了人。
这时又有锦衣卫前来宣诏,命金川门守将御前听宣。
其实御前听宣也只是做个样子、有备无患。毕竟皇帝经过了你的地头,万一皇上有啥要问的,总得有个回话的不是?
赵辉又出了金川门,在锦衣卫的引导下,去追赶朱棣的车驾。好在大部队走不快,到了外金川门附近,銮驾就停了下来,可能是在等船渡江。
朱棣下了马,在高处望了几眼,也没说什么,只是看见一个千户服色的武官有些眼生。
见他人高马大,便让人召来。
“臣府军前卫中千户所千户官赵辉拜见皇上,吾皇万岁万万岁。”赵辉连忙行大礼参拜。
朱棣饶有兴趣地问道:“看模样恁还不到二十吧?袭职的?”
赵辉对朱棣的江淮口音不太适应,但好在还能听懂,略微组织了下语言,便躬身道:“陛下慧眼如炬,先父在安南战死,臣才袭职不久。”
朱棣让赵辉平身,见他身高八尺,容貌俊朗,朱棣笑着跟边上随行的国公服色的中年人道:“倒是长了一副威武雄壮的好模样。”
那国公服色的人,赵辉不认识,这不是他这个层级能接触得到的。
那国公也笑道:“仰赖陛下恩泽万民,我大明多的是这样的好儿郎。”
朱棣继续笑谈:“朕看倒也不是,禁军之中,如他这般高大英俊的,也是少见。”
说罢还又看了赵辉一眼。
赵辉被看得心里发毛,心说堂堂明成祖,不会是有龙阳之癖吧?老子可不喜欢被走后门。
此时赵辉没有说话的资格,他一声不吭地站着。朱棣也没让他回话,也没人叫他退下。
“陛下,船备好了。”有太监来提醒朱棣。
朱棣点点头,从御座上站起,转身离开。
这第一回面圣就这样没头没尾的结束了,赵辉除了有些心里发毛以外,就是觉得累,只想朱棣早点坐船离开,自己好滚回军营睡大觉去。
终于,等大队人马都走光了,赵辉才从上官那里打听到,原来朱棣不是去打仗,而是去长江边校阅即将南下的下西洋船队。
赵辉恍然大悟,他对此十分支持,因为他知道他烧烤的佐料胡椒就是郑和下西洋之后带来的,事关他的口福,不得不支持,并由衷的支持。
赵辉不知道地是,此时在船上,朱棣却在谈论着他。
“文弼(英国公张辅字)啊,恁说刚才那个千户官怎么样?”
张辅不明所以,揣摩着皇帝的想法,小心地答道:“高大威武,如果多上上战场,说不定是个勇将。”
朱棣笑着摇摇头:“我说的是他的相貌如何?”
张辅这才莞尔:“相貌当属上乘,陛下是在操心哪位公主的终身大事么?”
朱棣颇有些为难地道:“王贵妃(贵妃王氏)央我给宝庆公主选个好夫婿,正为难呢。”
宝庆公主可不是朱棣的女儿,却是朱棣他爹朱元璋的女儿。生于生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去世时只有四岁。
朱棣夺了侄子的皇位后,宝庆公主由徐皇后照顾,徐皇后是真把宝庆当亲闺女养。徐皇后死后,宝庆公主便主要由王贵妃护着,眼看宝庆公主已经过了婚配的黄金年龄了(十八了,此时女子十八都算老姑娘了),便催着朱棣赶紧给找个驸马。
宝庆公主被耽误了,还不是被朱棣给闹的,这责任朱棣必须得负。
张辅闻言,笑了笑道:“国朝驸马向来从勋贵子弟中选,刚才那赵辉模样是不错,可家世还是差了些。”
朱棣点点头,没再提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