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后,由姚建航全力推动的“全球科技市场公平竞争联盟”首次国际论坛在海津市隆重举行。这场论坛不仅吸引了多家国际知名企业和媒体的参与,更邀请到了各国科技领域的领军人物、政策制定者以及学术界的顶尖专家。
在开幕式上,杨子轩以联盟创始人和行远集团总裁的身份发表了主题演讲。他的演讲围绕“技术创新、市场公平与社会责任”展开,既展现了行远集团在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也强调了企业在推动全球公平竞争环境中的重要作用。
“科技的意义,不仅仅是为了企业利润的增长,更是为了让全世界的人都能享受到技术进步的红利。”杨子轩铿锵有力的发言赢得了全场的掌声。
随后,姚建航主持了一场圆桌讨论,与各国企业代表共同探讨如何通过技术合作与市场规范,共同打破垄断势力对全球科技发展的桎梏。他灵活的沟通能力和出色的谈判技巧,不仅使得讨论富有成效,还让更多的与会者意识到加入联盟的重要性。
“这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为联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姚建航在会议总结时说道,“未来,我们要将这股力量发展成能够真正改变行业规则的核心力量。”
然而,就在论坛结束后的一天,张玉莹收到了联盟内部的一份匿名举报信。信中指出,联盟中的某些成员企业同时与黑鹰集团保持了合作关系,甚至正在背后向黑鹰提供情报。
这封信迅速引起了核心团队的警觉。
“如果信中所说属实,我们很可能被人安插了眼线。”张玉莹将信件递给杨子轩,“联盟刚刚成立,这种事一旦爆发,影响会非常恶劣。”
梁邵超接过信件,眉头微皱:“我会尽快查清这些企业的背景,并确认是否真的存在情报泄露。”
“必须尽快处理这件事。”杨子轩语气冷峻,“如果联盟内部失去信任,我们就等于自己拆了自己的阵地。”
与此同时,姚建航也立即采取行动。他开始私下接触举报信中提到的几家企业代表,以他的方式试探对方的态度和立场。“如果他们真有问题,我会想办法找出证据。”他说道。
就在行远集团忙于处理联盟内部问题时,黑鹰集团也在暗中酝酿一场新的反击。
他们联合了一些境外资本,对行远集团在国际市场上的供应链合作伙伴发起了收购行动,试图通过间接打击来削弱行远集团的市场竞争力。
“黑鹰集团正在通过资本渗透破坏我们的供应链稳定。”梁邵超拿着最新的调查报告,向杨子轩汇报,“他们已经收购了两家我们的二级供应商,还在接触更多的合作方。”
倪绍豪冷静地分析:“如果不及时应对,这种渗透可能会导致我们某些关键产品的生产停滞。尤其是智核AI在硬件供应链上,对这些合作方的依赖程度非常高。”
杨子轩目光沉静:“既然他们用资本渗透,我们就以资本反击。玉莹,这部分融资需要加速推进,确保我们有足够的资金和资源应对。”
张玉莹点头:“资金已经在调度,最迟两天内就能到位。”
“建航,你继续稳住联盟中的关键成员,让他们明白现在背叛我们是绝对不明智的。”杨子轩继续布置任务,“绍豪,进一步加强技术储备,确保即便某些供应链出现问题,我们也有备用方案。”
“明白。”姚建航和倪绍豪同时点头。
正当行远集团全力防守黑鹰的资本渗透时,一位意想不到的盟友主动联系了杨子轩。
“子轩,这是一份我们最新收集到的情报,可能对你们有帮助。”来人正是杨子轩的老朋友兼竞争对手——梁霆宇。
梁霆宇代表着另一家国际科技巨头,虽然与行远集团在某些领域存在竞争,但此次却愿意伸出援手。
“我知道你们正在被黑鹰集团围剿。说实话,他们最近的扩张行为已经威胁到了整个行业的生态。所以,这次我们愿意站在你们这边。”梁霆宇语气坦然。
杨子轩并没有立刻表态,而是仔细翻阅着梁霆宇提供的资料。里面不仅详细列出了黑鹰集团在国际市场上的资本运作策略,还揭露了他们正在策划的一系列舆论攻势。
“你们的情报很有价值,但我想知道,你们这么做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杨子轩目光直视梁霆宇,想要看透他的真实意图。
“很简单,黑鹰集团的野心已经越界了。如果我们不联手对抗,未来他们不会放过任何一家企业。”梁霆宇坦然说道,“更何况,你们行远集团的存在对行业来说,是一种平衡。”
杨子轩沉思片刻,最终伸出手与梁霆宇握手:“好,我们合作。”
随着梁霆宇的情报提供,行远集团迅速调整了策略。他们通过加大资本投入,成功稳住了部分供应链合作方的立场,同时开始反向收购黑鹰集团的关键资源。
姚建航则利用联盟的影响力,与多家国际组织合作,发布了一系列呼吁保护科技市场公平竞争的声明。这些声明不仅直指黑鹰集团的恶意竞争行为,还进一步为行远集团争取到了国际社会的舆论支持。
黑鹰集团的计划再度受挫,董事长愤怒地摔碎了办公室里的茶杯:“行远集团到底还有多少底牌?!”
然而,杨子轩却明白,这场战斗远未结束。
深夜,他站在办公室的窗边,凝望着繁华的城市灯火,眼中闪过一抹寒光:“不管他们还藏着什么手段,我们都会一一破解。只有迎难而上,才能掌控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