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远看着叶诗涵吃得开心,心里也美滋滋的,说道:“好吃就多吃点,我们这山里别的不多,就是这些土特产新鲜。”
叶诗涵又尝了尝腊肠蒸饭和虾饼,每一口都吃得津津有味,嘴里不停地说着好吃。
张远则在一旁给她讲述着这些饭菜的做法和食材的来历,两人的交谈渐渐多了起来,气氛也越来越融洽。
叶诗涵也不再像刚来时那样拘谨,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尽管脸上还带着些烟灰的痕迹,但眼神中透露出对张远的感激和信任。
吃完饭,天色已经渐渐暗了下来。张远知道叶诗涵着急回去,也没有多挽留,拿上车钥匙,确保没有问题后,对叶诗涵说:“妹子,我送你到镇子上吧,那里车多,你也好找车回学校。”
叶诗涵连忙点头,说道:“太感谢你了,大哥。今天真的给你添了太多麻烦。”
张远笑着说:“别这么说,都是小事。你一个女孩子在外面,安全最重要。”
叶诗涵把背包放在车上,然后坐到了后排的座位,张远发动引擎,车子缓缓驶出院子。一路上,两人有说有笑。
叶诗涵兴奋地跟张远讲述着她在学校的生活和这次旅行的计划,张远则耐心地听着,时不时回应几句,给她介绍沿途的风景和村子的情况。
夜晚的微风轻轻拂过,吹起叶诗涵的发丝。月光洒在他们身上,勾勒出一幅温馨的画面。张远尽量把车开得平稳,生怕颠簸到叶诗涵。而叶诗涵则望着张远的背影,心中充满了温暖和感激。
到了镇子上,张远把车停在路边,对叶诗涵说:“妹子,到了。你看看能不能打到车,如果有什么问题,就给我打电话。” 说着,他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写在一张纸条上递给叶诗涵。
叶诗涵接过纸条,眼中闪烁着泪花,说道:“大哥,我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今天如果没有你,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张远拍了拍叶诗涵的肩膀,说道:“快别这么说,出门在外,大家都互相帮助。以后有机会再来我们村子玩啊,再说了咱两个不是也加了企鹅好友了,有事滴滴我。”
叶诗涵用力地点点头,说道:“一定会的,大哥。再见!”
张远看着叶诗涵坐上出租车离开后,才转身回到车里往村子里赶。
一路上,他的脑海中都是关于自己怎么能快速的接待够十个客人,要知道现在虽然已经有了旅游业的概念,小岗子村周边也有特别多的有潜力的旅游资源,但是都还处在开发初期的萌芽状态。
更别提小岗子村只是地理位置好,村里本身并没有太多的景点,所以这件事张远决定回去还要仔细研究研究。
至于叶诗涵?张远表示只是自己的一个客人罢了,我拜金汉前总经理,招待客人热情一点怎么了,现在客人走了可就不兴再想了。
张远开着车行驶在夜间宽阔的大路上,不一会就到了家。
他没有去奶奶院里,直接回了自己院子里,脑海里则是不断地思考着怎么招揽客人,这让他有一种回到拜金汉刚开业自己为了能招揽客源而绞尽脑汁想办法的感觉。
最后想来想去还是要借助小岗子村附近的大好旅游资源,而且自己以后可以不断地整合这些资源,也能更好地带动小岗子村的发展,这个村子已经穷了太久了,要么离开,要么忍受贫穷。
而现在摆在张远面前的困难就是怎么让更多的人知道小岗子村这些旅游资源的。
就在这时,张远脑海里的老鸹枕头再次发出了提示:“请您制作一段钓鱼的视频,上传至优酷网,并且获得100万的播放量。”
张远一拍大腿从藤椅上坐了起来,这破石头这次可算是提醒自己了:首先这个时代最火的视频平台就是优酷网,其次钓鱼视频的受众是谁,那可是钓鱼佬,要知道对钓鱼佬来说,只要是能钓到大鱼,驱车跑路1000多公里都是洒洒水。
所以现在问题就简单多了,张远要确保自己拍视频的时候要钓起一条足够震撼人的大鱼那这次的记忆碎片基本就稳了。
到时候钓鱼佬络绎不绝,自己随随便便不带几个到自己家给他们招待招待不就稳了。
正好就借着这个由头不久慢慢的把小岗子村宣传出去了,到时候自己再去县里找点赞助和支持,然后就能带着村子人一起把旅游这个块儿蛋糕做大,到时候大家都能吃的满嘴流油。
张远右手握拳,激动的击打在左手掌中,这就是我张远给我小岗子村父老乡亲指出的一条康庄大道。
他压下自己心中激动的情绪,麻溜的上床准备睡觉。不能太飘,要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的来,要不然就自己现在这些实力去做这么大的工程容易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第二天清晨,阳光透过淡薄的云层,纷纷扬扬地洒在小岗子村的土地上。
张远早早起身,简单洗漱后,钻进那辆老爸的的老式桑塔纳,向着沅陵县进发。车子在崎岖的乡间小道上颠簸前行,车身扬起的尘土在阳光的映照下肆意飞舞,他的心情既忐忑又激动,满脑子都是对民宿未来模样的憧憬,这一趟沅陵之行,承载着他所有计划的开端。
抵达沅陵县后,张远径直前往当地颇具规模的 “山水筑梦” 设计公司。
走进工作室,他简单地向接待人员说明来意,接待他的是工作室的资深设计师林晓。林晓毕业于知名的设计院校,在建筑和室内设计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尤其擅长乡村风格建筑的设计,其作品常常能将现代元素与乡村特色完美融合,在业内小有名气。
张远也算是慕名而来,林晓设计的作品除了贵了点儿,没有任何毛病,正巧目前张远算是不差钱。
两人相对而坐,张远详细地描绘着村子的自然风光、周边的旅游景点以及他内心对民宿的初步设想。林晓专注地聆听,不时在本子上记录着要点,并给出一些专业的见解,从空间的利用到建筑的风格走向,从采光通风的考量到功能区域的划分,每一个细节都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经过几个小时的交流,民宿的设计方案初步成型,张远怀揣着对未来的期待,离开工作室,脚步轻快而坚定。
林晓也保证后续会尽自己最大努力把方案设计的更贴合张远的要求,林晓在这一会儿的交谈中也看出来了,张远不是差钱的主,而且视野很开阔,说不准这次能够借助这个机会真正在业内声名鹊起。
而张远野很想说一句:诺,这个就叫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