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0-126-14
不过数个时辰,被选中参加凯旋仪式的三十万将士分批次的抵达了京都基地市外的临时驻地内。
与此同来的,还有那七十余万具冰封棺椁!
……
凌晨时分,赵大强家的门铃声响起来了。
一连响了十数下,终于是将其闹醒了。
“谁啊,这么大晚上不睡觉……”
门打开了……
本来还在骂骂咧咧地赵大强一见门口站着的是两个城卫军将士,顿时就呆愣住了!
愣了不过数息时间,他便是反应过来,连忙道。
“不好意思啊,不知两位长官这么晚来这里……”
“抱歉啊老伯,深夜前来打扰你的休息,但公务如此。”
说罢,一名城卫军将士上前两步,递给赵大强一份报告书,满是同情的意味。
“请做好一定的心理准备吧……”
赵大强一听到这话,不妙的感觉顿时袭上心头,翻开了报告书。
凭借着楼道内那昏暗的灯光,他一字一句地翻阅着手中的报告书上所说的。
越是看下去,心里的那份担忧便是愈发地明显。
当看到,
“大夏第五集团军群,笫三集团军下辖笫9军,特别混合旅所属将士赵武……”
“壮烈牺牲!”
泪水开始止不住的向外溢出。
而后,呜咽之声响起。
“老头子,你怎么去开个门开这么晚啊,是发生了什么事了嘛?”
询问之声自门内传出,随即走出一位中年妇人,
正是王芳。
赵大强满含泪水的双目望着她,沉默不语,只是颤抖着手将报告书递给了王芳。
王芳接过一看,顿时神情呆滞起来,如遭五雷轰顶般。
“咔嗒——”的一声,她手一松,报告书直直地落到了地上……
“啊呜呜呜……”
轻声痛哭之音回响于楼道之内,略微显着凄凉。
“两位,还请节哀……”
“你们的儿子,是大夏最无畏的将士,是大夏的英雄!”
两名城卫军将士见此,虽然早已是有了心理准备。
但当真正经历的时候,依旧是被这伤感之色影响到了。
这两位,可都是年过半百的老人了啊。
老年丧子,莫过大悲!
“爸爸妈妈,你们怎么都哭了,是不是这两个坏叔叔欺负你们了?!”
这时,又是一个约摸七八岁的小女孩走了出来,朝着二人说道。
同时,揉了揉她那睡眼惺忪的双眼。
“没事的,没事的哦……”
“根据上级的要求,你们可以前往城外驻地看看你们儿子最后一面。”
“再之后,他便要被火化移入烈士陵园了……”
“你们,是否前去?”
“这,这样吗……那带我们一起去吧,去看看我们儿子最后一面!”
“不知,我儿子他能不能加入神阁?”
从近几个月得到的消息来看,神阁是大夏人荣誉认证之地!
自然希望,他们的儿子能够得到大夏的认可!
“应该,概率很大!”
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两人惨白的脸上也是露出了一丝笑容。
随后,赵大强一家人迈着沉重的步子回到了房间内,开始穿戴正装。
“走,爸妈带你去见哥哥……”
“真的吗,好耶!赵雨要见哥哥,见哥哥!”
……
“都准备好了吗?”
“嗯。”
“那你们先去楼下小区门口集合点等一会儿吧,这栋楼还有几户人家需要通知。”
“好的。”
说罢,赵大强一行三人便前往了指定的集合点。
这一幕,于今夜发生在京都基地市各个市区内。
当然,其他基地市也有发生,不过在一天前就已经开始了。
那些牺牲将士的家属,除了京都基地市的估计现在都已经到城外驻地了。
……
一辆辆军卡驶出京都基地市南城门,向着南边而出。
城外临时驻地内,存在着一片平整的校场。
此时,四周灯光大亮,宛若白昼一般。
观之校场之上,七十余万具棺椁陈列着。
每具的旁侧,都有一名荷枪实弹的京都城卫军守护着。
“各位烈士家属请佩带手环,进行信息采集后,它们会指引你们前方对应的……”
“去吧,作最后的道别!”
……
不过多时,整个校场便响起了痛哭之声,未曾停息。
看着冰封棺椁里的人儿……
“儿啊,你怎么就去了呢?!”
“儿子,你是好样的,我林家没有孬种!”
“生于将门世家,有此结局,也算是不虚此生了!”
“……”
……
忽的,一道声音带着穿透力,响彻于每个人的耳中。
声音的主人,正是陆长离。
此刻的她,于校场上缓步走着
“亲爱的烈士家属们,对于你们亲人的牺牲,我很抱歉。”
“我没有保护好他们,是我的过失……”
“他们的牺牲,我也同样感到难过。”
“但,他们为大夏战至最后一刻,便是大夏的英雄!”
“对于英雄的对待,大夏从不会亏待任何一个人!”
“为此,牺牲将士的家人将会获得一人份持续十年的标准武道修行资源补偿!”
“不论如何,我在此以神阁阁主的身份向你们保证,他们都会被纳入神宫之中,享受大夏的信仰与崇敬!”
而后,陆长离不再言语,只是静静地看着这些痛哭的烈士家属。
伴随着时间流逝的,是那永恒无言的悲伤。
“时间到了,请各位烈士家属有序离开!”
有军士长大声喊着,很快所有人皆是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校场,
来到了十数里外的高台之上。
就那般地,呜咽地望着校场上的一具具冰封棺椁……
蓦地,陆长离脚尖轻点,纵身飞至数百米的虚空之中,
轻言道。
“离别之伤,怀往昔愁……”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
“……”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
愁吟之音响起,听者自内而外地生出的悲伤之感更甚,情感共鸣。
“诸君,离别的时刻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