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了,那个张华8点给你打过电话,你睡得跟个猪似的,我也叫不起来。”
“人家说明天上午10点过来。”李晓燕说。
“是吗?”
“这可太好了。”我心里高兴,便在她脸上亲了一口。
“讨厌!快去刷牙!”李晓燕回头就要拧我。
我嘿嘿一笑,轻松躲过。
“对了,咱啥时结婚呢?我妈前天还问过我。”李晓燕看着我说。
“这个咱决定就行,你说啥时就啥时。”我笑着对她说。
“你少来这套,我是说真的......”
“我也是说真的啊,又没开玩笑。”
“真的?那就年前怎么样?”李晓燕眨着眼说。
“完全没问题,你想几月?这个月抽空先去约拍婚纱照。”
“要不就10月份?天也不冷,正是舒适的时候。”
“嗯,好啊,不都说金九银十吗?只不过到时结婚的人肯定会扎堆,酒店能订上吗?”李晓燕有些担心。
“哈哈,这个不用你担心,别人没地方,咱还能没地方吗?”
“看你说得这么轻松......”
“哦......我知道了。”
“嘻嘻......你肯定是找陆康吧!”
李晓燕胸有成竹的看着我。
“找他做什么,咱有现成的不花钱的地方。”
“在哪,我怎么不知道?”
“咱的厂里啊!”
“咱厂的地面多大!撑一个大型拱门,露天摆上几十桌,一点问题没有......”
“我打死你!”李晓燕不待我说完,就扑了过来。
我顺势一把搂住了她,两人滚倒在沙发上......
第二天一早张华就打来电话,说是九点半左右到厂里。
我问他带来了几个客户,他在电话里说来了三个客户。
我在心里一合计,行啊,这些远来的客户哪个要货量也不会低于50万吧。
开车带着李晓燕先去了我妈那里。
“我爸呢,怎么又出去啦?”我问道。
“一大早就出去了,说是去厂子里喂狗。”
“妈......”
“老爸回来你跟他商议下订个日子吧,我和晓燕准备在10月份结婚。”
“您二老帮忙找人挑个吉日。”
“家里现在什么都不缺,一切准备妥当,就差个婚礼了。老爸不是常说赶早不赶晚嘛,什么事都要抢在前头。“
老妈闻言笑道:“别听你爸瞎说,这事啊,我去找人算算日子,你也好赶紧订酒店。”
“嗯,就这两天吧。”
“好来,老妈!”
“我听你的,老爸他啥也不懂。”
李晓燕在一旁听老妈如此说,也是非常高兴。
“你们两个还要出去?昨天不是已经腌制完海蜇了吗?中午在这吃饭吧。”
“中午够呛能回来吃,滨州那边过来几个客户,可能要装车到下午了。”
“他们远道而来,中午怎么说也要带他们去吃个饭吧。”
“那行,你们去忙吧,中午你弟弟也不回来吃,你爸更不用说,肯定去船上吃。”
“我一个人将就一下就行了。”
看到她的神情有些落寞,我心里也有些不是滋味!
是啊,一家子这么多人,居然没有陪她吃顿饭的人。
真是的,老爸整天就知道往外跑。
于是我说道:“妈,晚上我们过来吃饭。”
“吃完饭,今晚就要出海,台风影响已经过去了。”
“今晚就要走吗?”
“我听你爸说你这阵干得还不错,但是千万要注意安全啊。钱再多也没有命重要,挣得够花也就可以了。”
“知道了,妈!”
“我们先去厂子里了。”
开车来到了厂里,大门开着,黑牧正跟在老爸身边转圈。
“爸,你怎么把黑牧放开了,这货就知道乱拉乱尿的。”
黑牧仿佛能听懂我数落它似的,朝我“汪汪”叫了两声。
吆喝,你小子还反了不成。
见我伸手就要过来抓它,黑牧撒丫子就跑开了。
“你等着,一会回去就把你老相好的宰了!”
我口中的老相好,当然是那只猫啦。
结果我刚说完,就听到了一声猫叫。
我顺着声音望去......
我靠!
那只猫居然在墙头蹲着,目光不善的看着我。
怎么它也跟来了,这真他娘的有些不可思议。
我猜不透它是怎么找到这里的。
难道说猫的鼻子也跟狗一样灵敏不成?
“爸,你中午还是回家吃吧,别在船上吃了,老妈自己一个人在家也挺孤独的。”
“你只是好酒,在家里喝不一样吗?喝完就睡会觉多好,也不用骑着个摩托车还让老妈为你担心。”
“臭小子,还用你来教训我。”老爸瞪着我说道。
“我之所以在船上吃饭,还不是为了帮你照看好船上的人。”
“你不知道现在满码头的人都盯着咱船,想从咱船上挖人吧。”
“有种病是医生治不好的,叫做——红眼病!”
老爸说完气呼呼地骑车走了。
......
唉!这让我说什么好呢。
自己的社会经验还是太少了!
但是我一直奉承一条,那就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若人犯我,我必犯人!
若是以为我好惹的话,那就尽管冲我来吧,我一定会双倍奉还!
一个船最重要的两个人,一个是船长,另一个是大车。
除此之外,其他人都可替代。
当然,必要的时候,船长与大车也不是不能换。
只不过,新来的船长与大车都需要重新适应与磨合,这就需要一段时间。
所以,不到万不得已谁也不会去换掉用得顺手的人。
张华踩着点来的,他说九点半到,还真得就只差了一分钟。
跟他们一行人握了下手,寒暄了两句,直接带他们先去仓库看货。
毫无疑问,我的货就没有人能挑出毛病相不中。
“怎么样,各位老板,这货还能入法眼吧。”
一个身材肥胖,有些秃顶的男人,手扶了一下金丝眼镜,说道:“杜老板,货我们已经看过了,没啥问题。”
我应了一声,笑着点头道:“不知各位老板想要装多少货?”
“价格方面呢?和您给张老板的价格一样吗?”
我看了一眼张华,见他朝我点头。
看来在路上已经跟他们说过价格了。
我咳了一声,说道:“价格没问题,就跟张老板的一样价。”
那些人得到我的亲口确认后,都笑了起来。
于是各自将要货数量报于李晓燕。
我让李晓燕打电话找来十多个装卸工。
她整天在厂里跟那些腌制海蜇的人打交道,早就留了他们的电话号码。
装货时,我抽空瞅了眼账单。
可以啊!
三人的货款分别是58万3、66万7和80万6。
这已经超出了我的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