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前也询问过周叔,远洋渔船的审批需要一定时间,只要条件达到就没有什么问题。
首先船员证、船舶证书、船长证、大管轮证等等这些一定要齐全。
如果需要停靠外国港口的话,那就需要办理护照以及其他一些手续。
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不到万不得已尽量不去停靠外国港口。
我心中初步打算是去钓鱼岛附近转转。
1968年联合国亚洲经济委员会勘测过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在内地广大东海海域,发现那里蕴藏着丰富的海底石油资源。
同时钓鱼岛是中国东海靖鱼场,还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
太平洋黑潮流经,带来大批鱼群。
而从网上我也搜索到那里出产的鱼类品种非常多,主要鱼类有:绿鳍马面鲀、黄鳍马面鲀、短尾大眼鲷、鲐鱼、马面鱼、马鲛鱼、竹荚鱼、蓝圆鲹、青砧鱼、红鲠鱼、鮀鲣、鲨鱼类等,鲭鱼、红衫鱼、飞花鱼、鲣鱼、文鳐鱼、大小黄鱼、带鱼等也很丰富,年产量可达到几十万吨。
大多数的鱼类都是黄海所没有的。
加上这里是洋流的汇集地,每年的渔产量并不会因为大量捕捞而减少。
很多经济价值比较高的鱼都在这里出产。
然而有个坏消息就是,这里是两国的争议海区,小鬼子海上保卫厅的船经常驱逐我国的渔船,甚至有时还会扣押拒不离开的渔船。
主要原因是此时我国的渔政船不管是吨位、航速还是数量都不如人家。
我们沿海的渔船虽然数量上不少,但是吨位小、航速慢,这也让小鬼子们毫无顾忌。
这船我准备改造一下,换一台功率更大的发动机。
因为去往钓鱼岛路途遥远,若是按最照现在的船速过去至少要三天三夜。
船速这一块必须要改造,要么改双车,要么增加单车的功率。
而改双车比较费时麻烦,所以我选择还是换单车。
船上这台车已经使用了四年,也不知大修过没有,毕竟这么远的距离让人有些不放心,所以直接换新机器也可以省去这方面的顾虑。
我让老爸联系一下厂家,最好选用同厂家的机器改造,这样厂家来人安装也会比较简单一些,改造不需要去船厂,直接在码头找个吊车将旧机器吊出来就行,新的机器要看底座螺丝孔是否匹配,不匹配的话,还需要找电焊师傅帮忙。
我告诉老爸,机器功率一定要保证船速至少达到18节以上。
若是换完还是14节的话,那改造的意义就不大了。
老爸点头说:“这个不用你嘱咐,我懂!”
交待完这些事后,我们的船慢慢驶离码头,逐渐消失在夜色中......
“王叔!”
“啥事,海生。”王叔看向我。
我跟他说了想去钓鱼岛捕鱼的想法。
王叔听了不由张大了嘴,可能被我天马行空的想法震惊到了。
半天他才回过神来,说道:“你确定要去吗?那里不但路途远,而且还是是非之地。”
“最主要的是,那里很多鱼类我们北方都不认,恐怕带回码头也卖不上钱啊。”
听了他的话,我不由皱起眉头,还真如他所说,很多鱼我们北方没有,销不出去真有可能。
但是这些鱼南方比较认啊,而且价格还不低。
去离得近一些的江浙地区销售应该也不是问题。
但是专业事还得交给专业人去办。
于是我分别打电话给批发市场的王哥、毕哥、还有张青等人,让他们帮忙问一下有没有认识的南方市场发货的小贩。
“海生,你这是准备出海收南方船的货了?”王哥在电话里询问。
“不是收他们的货,我刚买了一艘50米的船,准备自己远洋捕捞。”
“啊?”王哥明显被震惊到了。
“你又买了一艘大船?我听说你不是休渔期刚买了两艘40多米的船吗?你这是要搞远洋自产自销不成?”
我哈哈一笑,说道:“你这一说还真是提醒了我,以后就让那两艘船专门用来搞运输了。”
我猛然想到,既然我们北方有收鲜船,那么南方肯定也有啊,如果价格合适,那么在海上直接卖给收鲜船不也一样吗?那样也会省事许多。
我一拍大腿,不由笑了。
这样的话,也不会耽误我那两艘船继续收鲜。
王叔见我如此开心便问道:“海生,你又想到了什么好主意让你这么开心。”
我哈哈一笑,跟她说了我的想法。
他听了点头说道:“南方的收鲜船也很多,各个省市都有。在海上直接卖给他们确实是最省事的,而且还能省去不少时间,可以一直专心搞生产。”
我点头说道:“现在剩下的就是网具了。”
“王叔,那边作业船都是拖网作业吗?”
王叔说道:“应该是吧,大多都是单拖船。”
“双拖船不可以吗?”
“当然可以,鱼多的话估计双拖船更适合。”
“我们还是先整单拖试试吧,如果鱼真的很多,就赶紧再买一艘大船组成双拖。”
王叔朝我点点头。
“渔网该怎么弄?要不你跟胶州网厂老板谈谈吧。”我说道。
“咱的船大,换了机器后马力也增加不少,这网必须要整个大的,而且还要再多备一张网,防止出现意外状况!”
“王叔,这个你在行,就交给你了。我打通网厂的电话,你来跟他说吧。”
拨通网厂老板的电话,我随后将电话递给王叔,让他与网厂老板去沟通。
两人说了十多分钟,总算把这事定好。
我从王叔手中接过电话,问网厂老板用不用付点订金啥的,老板笑着说不用了,都已经买过他这么多网,他绝对相信我的为人。
我问他多长时间能做好,他说差不多需要六天左右。
还好时间不算长,我的机器改造完估计也需要个三五天。
我打开单边带,呼叫号,这个时间点应该早就收完货了。
呼叫了五六声,单边带里传来宫叔的声音。
我问他货收的怎么样了,目前收了多少。
他说自己这艘船已经收了一万来斤,号老张船上差不多有七八千斤。
“你们一共跟着多少艘生产船?”我问道。
“现在一共17艘船,还有两艘今天才从家里出港,明天应该也就到了。”
这产量其实已经相当不错了, 经过几个月的休渔期,产量比春天还要好一些。
明天再收一天货,两船差不多能凑三万六七千斤了。
这两艘船的装载量也就差不多三万五到四万斤活鳗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