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南萧带回了京都的最新消息,时家竟然通过爆出往年盈利的账目,来拖惠民店铺下水。
穷苦百姓多少都有些仇富心理,当他看到你赚很多钱的时候,就不会再考虑你为他省了多少钱。
所以现在的舆论风向,对于云溪和顾南萧都非常不利。一旦正式与时家开撕,势必要有来有往,故此,当下的局面都在云溪的意料之中。
毕竟一个百年世家,恐怕早已将朝堂坊市,渗透得无孔不入了,就比如在京都散播谣言的水军,单看他们出手的速度,以及谣言辐射的面积,便可窥见一二。
但云溪听完,却只嗤笑一声,便提笔写了一封信,让千羽取给祁锦修送去。
就在流言愈演愈烈,云溪姑娘的名声一落千丈之际,京城出现了一支,由孤儿和孤老组成的游行队伍。
他们举着一顶万民伞,在京都大街小巷高声赞颂云溪的功德。这伙人的出现,立刻引起了各方关注。
跟着看热闹的百姓,也越聚越多,浩浩荡荡的人群,随着游行队伍一起来到了顺天府衙,将一纸状书递了上去。
诉状上清晰地记载着,云溪姑娘三年以来,对孤儿、孤老的一应花销,以及捐米捐物等记录。
他们要状告恶意抹黑云溪姑娘的人,声称云溪姑娘所赚的钱,并非为了中饱私囊,而是常年用于救济他们这些可怜人。
顺天府尹早就得到了顾南萧的授意,在诉状递来之后,便当着众人的面,将内容宣读出来。
只是状书上所告之人涉及太广,无法立案侦查,因此,顺天府尹只能声援几句,算是为云溪姑娘正名了。
此事一出,那些污蔑云溪的谣言,自然不攻而破。而曾经听信谣言一起诋毁过云溪的人,也因为羞愧难当,自此更加卖力地为云溪歌功颂德。
但事情并没有结束,万民伞事件的第二日,驻守边防的虎啸军,派来一队信使进京。
胡啸军统率的折子,在当日早朝呈到皇上面前。奏折上,将云溪以个人名义,三年来,持续捐助给边防军物资的清单,一一罗列得十分详尽。
皇上展开奏折看完之后,龙颜大悦。这种对于朝廷有大助益的募捐,理应树立为榜样。
毕竟商贾们多半重利,不想方设法偷漏税银就不错了。哪里有这样默默捐助数年,却不求名利的人?
此等义举,皇上必须大肆嘉奖,所以,皇上先是命人,当朝念诵了奏折中的捐赠清单,又命人将朝廷对云溪的表彰,贴满了京都的大街小巷。
所有人看着总数高达百万石粮食,大量物资的清单,无不瞠目结舌。甚至有些人都为捐出去的物资感到心疼。试想,如果他们有这样的财富,是绝不会平白捐出去的。
而且最可贵的是,如果京都没传出那些不堪的流言,云溪姑娘还在默默捐助,三年来从未求过什么名利。
皇上的嘉奖,立刻令朝臣们闻风而动,他们的家眷,纷纷在各府的大小宴会上,对云溪姑娘的义举赞不绝口。
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之,就是这个道理。皇上要捧谁,他们就跟着捧谁,准没错儿。
皇榜的事发酵了三日后,南下因水患赈灾的太子,也回京复命了。
早朝上,在皇帝对太子大肆褒奖之际,他却呈上了一份,云溪姑娘捐赠救灾物资清单。
上面清晰地罗列着,捐赠的衣服、鞋帽、粮食、药品等数量。以及为防范灾后大疫的方子。
太子当朝为其请命嘉奖,这个奏请,十分符合皇上的心意。他正准备借着云溪的义举,好好树立一个为国为民的榜样。
皇上思忖片刻,决定封云溪一个县主,并赐封号忠义。
但匪夷所思的是,皇帝圣旨下达之后,传旨官却如何也找不到一个叫云溪的姑娘。
正在众人惊奇之余,云溪姑娘的义妹赵云溪站了出来,她为自己的义姐发声,说云溪姑娘已经惨死在时府了。
这个回旋镖,不可谓不狠。如同将时首辅及时清臣,架在了火上炙烤。
京都众人这才恍然大悟,难怪云溪的义妹与时清臣二人,拿出的方子一模一样。原来是云溪姑娘曾在时府居住。
但其中到底还发生了何事,才会使云溪的义妹,声称她义姐惨死在时府呢?
很快,京都便传出了各种版本的揣测,比如时家贪图云溪姑娘的方子,杀人夺宝。
比如时清臣利用云溪姑娘的智慧,欺世盗名。再比如时清臣辜负了云溪姑娘,在求娶高门贵女之前,放火烧死了她。
皇上对于时家最近的所作所为,极为不满。他要树立的榜样,却被时家所害,谁也不能与他对着干。
但他的嘉奖圣旨已经发出,此刻必须给天下百姓一个交代,皇上在当日早朝,责令时家父子停职待查,等待金吾卫查清此事,再作定夺。
皇帝对时家的不满,令时家的政敌动作起来。其中数二皇子和四皇子两派,做得尤其明显,他们连续数日,上折子检举时家近年来的种种罪证。
而且,他们所提供的时家罪证,还隐隐地将矛头指向了三皇子。
三皇子是时首辅的妹妹,时贵妃所出。三皇子自幼文韬武略,才华出众,很受皇帝喜爱,更是储君之位,最有力的争夺者。
当朝虽有太子,但太子幼时中毒,后又数次跌落寒潭。太医院已断言,他不仅难有子嗣,且命数不长。
因此,太子也只是占了个储君的头衔。皇上却一直在培养下一任储君。而朝臣们,也早早就开始偷偷地选皇子站队了。
时家之所以在朝堂上举足轻重,子侄后辈又都在各司的要职上。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他们是三皇子的外家。
但这次的事,时家是犯了众怒,故此懂得明哲保身的三皇子,在时家刚传出污名之后,便一直尽量避免与其来往。
更是在时家父子被停职审查之际,从未登门走动,也不曾在皇上面前,为他们辩解过一字一句。
时首辅对三皇子的态度,十分痛心,毕竟时家每年都会将店铺的五成红利,都供给三皇子,以便他在朝中运营。
但此刻,时首辅只能自我安慰地想,只要三皇子不倒,时家便不会倒,所以还是不要都牵连进来的好。
因为云溪的死因成谜,且这件事,又广受百姓的关注,所以皇上命顾南萧,尽快查明此事。
立案当日,金吾卫便公开了大理寺的一本卷宗,卷宗上写着时家火灾只是意外,且云溪姑娘的身份,居然只是时府最卑贱的奴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