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事年年有,明末尤其多。
二月初八,长平公主嫁给了沈战。
二月初九,宫中女官李尚宫以祖制为由逼迫长平公主回宫居住。
二月初十,长平公主朱媺娖进宫请削公主名号。
啥意思?
就是说朱媺娖不要做皇家的公主了。
她只想做沈战的妻子。
你们不是拿祖制来说事吗,那我不当这个公主了还不行嘛。
这样是不是就不会再有人以此事来抹黑沈战了。
一石激起千层浪!
历史的改变往往是由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儿引发的。
长平公主分别拜见了崇祯皇帝和周皇后,并明确表达了自己的意思。
帝、后均不允,并双双斥责长平公主“不懂事、无理取闹”。
长平公主并未像以前那样跪地认错、不敢起身。
而是表达完自己的想法后转身就走。
周皇后久掌后宫,岂容自己的女儿无礼。
“来人啊,将长平公主拿下,让她留在宫中闭门思过!”
当一众宫女太监欲动手制服朱媺娖时,朱媺娖冷着脸说出了一句话。
“今日敢拦吾者,吾夫君沈战皆杀之!
谁要是不信邪,可以上来试试。”
“哗啦!”宫女太监如鸟兽散。
这些下人宁可被周皇后惩罚,也不想被沈战砍头。
朱媺娖头也不回地扬长而去,她就是铁了心要跟皇家做切割。
说实话,朱媺娖的行为非常幼稚。
她本身就是皇权跟武将联姻的工具。
如果失去了公主的身份那么她将毫无政治价值。
这种政治价值是沈战和崇祯都需要的,不可能让它消失掉。
所以说,朱媺娖背着沈战私自进宫请削公主名号确实是无理取闹。
然而,还是那句话,历史的进程往往是由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组成的。
朱媺娖所不知道的是她无意间捅破了一层窗户纸。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上午朱媺娖入宫请削公主名号。
到晚饭的时候京城内已经流传出三四个关于此事的版本。
【宫中女官刻意刁难公主和驸马!】
【皇室就是婊子,又当又立!】
【嫁出去的公主回宫里住,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
【驸马想见公主必须低三下四花钱贿赂女官!】
【皇室欲给大都督沈战一个下马威!】
【长平公主被逼无奈请削公主名号!】
【大都督沈战在皇室眼中就是一条可以随意指使的狗!】
【帝王家最是无情,大都督恐与皇帝闹翻!】
人的想象力是无限的。
舆论的力量是无穷的。
跟政治军事有关的敏感话题若是不加以控制,必然会引发一场灾难。
二月十一,锦衣卫十二个营三万九千大军全在默默地整军备战。
多出来那个营是黑明孝率领的预备役营,共6000人。
沈战命黑明孝全权负责预备役的训练事宜。
随着锦衣卫大军在默默地备战,大明京师的气氛开始变得肃杀。
手握六万大军的史可法脑瓜子都要炸了。
他不知道自己该如何是好,难道准备跟锦衣卫开战?
对于朱媺娖的胡闹沈战和崇祯均未放在心上。
一个十四岁的小女孩有自己的小心思,干出点奇葩的事情不是很正常嘛。
然而下面的武将可不这么想。
如果忠诚度满分是100的话,那么锦衣卫高级将领对沈战的忠诚度全部都是100。
那些底层的士兵对沈战的忠诚度也大多在90以上。
主辱臣死,在这些忠于沈战的兵将看来长平公主请削名号一事就是沈战的耻辱。
既然沈战受到了侮辱,那么就要有人付出血的代价。
午饭过后,崇祯准备小憩一会儿。
王承恩急匆匆地进来禀报道:
“皇爷,六部尚书齐来求见,他们说有急事!”
“快宣!”崇祯也不困了,六部尚书齐至事情肯定小不了。
“臣等拜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爱卿免礼平身!”
虚礼之后,六部尚书齐齐起身站在了崇祯面前。
他们分别是:
兵部尚书:史可法
户部尚书:方岳贡
工部尚书:范景文
吏部尚书:邱瑜
礼部尚书:倪元璐
刑部尚书:徐石麟
这六位尚书大人皆忠诚于皇室。
正因如此,六人的脸色都十分难看,给崇祯一种天要塌了的感觉。
崇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几个尚书的表情为什么如此凝重。
“诸位爱卿,因何事兴师动众而来,建奴提前入关了吗?”
看看,在崇祯心里最可怕的始终是建奴。
在这一点上崇祯难得清醒。
吴三桂也正是利用这一点无限薅朝廷的羊毛。
几位尚书大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还是二愣子史可法冲出去发言。
“陛下,您糊涂啊!
招大都督沈战为驸马对皇家有百利而无一害。
现在正是大力拉拢沈战的时候。
只有他能挽狂澜于既倒,击败那凶残的建奴。
可是您为什么又要给他一个下马威呢?
给沈战穿小鞋实乃愚蠢行为。
您是想逼反沈战吗?”
“这话你听谁说的!”崇祯怒了,暴怒。
自从得了沈战这员福将+猛将之后,崇祯一直在用心维系彼此的关系。
现在突然听说沈战有可能造反,崇祯的情绪瞬间崩溃。
史可法二愣子病一犯也不管不顾了,继续用质问的口气跟皇帝说话。
“臣等敢问陛下。
既然将长平公主嫁与沈战,又为什么非要逼着公主回宫居住。
公主既不愿回宫又为什么搬出祖制来恶心公主和驸马。
现在公主殿下被逼无奈请削公主名号。
锦衣卫大军自觉主将受辱皆羞愤难当。
陛下可知那三万多锦衣卫皆已做好了出战的准备。
此时的大明京师宛如一个火药桶,一点即着。
请问陛下你让臣等如何做?”
史可法真想指着崇祯的鼻子喊出一句:“你是傻逼吗,没事去撩拨沈战干什么?”
“朕没有,都是皇后派人做的。”
“不对,皇后跟朕说过,她无意逼迫公主和驸马。
只是按照祖制做做样子而已。”
“是女官,是那个该死的女官!”反应过来的崇祯咬牙切齿地说道。
前日宫中女官李尚宫因得罪公主和驸马被打断了腿。
崇祯初闻此事后甚是不快。
但为大局着想崇祯还是选择了视而不见。
总不能因为一个小小的女官去责问沈战吧。
现在崇祯明白了,这个女官被打断腿是轻的,她应该被千刀万剐。
不管沈战是否有不臣之心,现在事情都来到了最尴尬的阶段。
三万九千锦衣卫大军旗帜鲜明的站在沈战一方,公然蔑视皇权。
这层窗户纸一旦捅破就再也无法修复了。
现在的崇祯非常被动,他只有两个选择。
第一,给沈战一个交代。
让沈战消气,让锦衣卫大军消气。
第二,立刻削了沈战的兵权。
有明一朝总是害怕武将影响力过大。
这也是明朝名将总是不得善终的本质原因。
问题是崇祯能削了沈战的兵权吗?
“要不然将沈战诓骗至宫内先控制起来?”
崇祯使劲摇晃着脑袋将这个疯狂的想法赶了出去。
见崇祯犹豫不决,一向老成持重的范景文不得不出列发言。
“陛下,虽然此刻刀兵未起,但形势已万分危急。
以微臣之见还是尽早杀人平息事态吧。
否则再让舆论发酵下去臣恐酿成大祸!”
“杀,该杀,全都该杀!”崇祯面色狰狞地说道。
崇祯要杀谁,杀沈战吗,还是杀锦衣卫?
啊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