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隗一向头脑精明,见何进亲自带他前来,岂有不明白之理,当即抚须笑道:“嗯,不错不错,贤侄年少有为,遂高兄你可是又得一人才啊!”
“哈哈,次阳兄过奖了,年轻人嘛,还是要多多历练。”何进笑道,“昨日带他进宫见了娘娘,娘娘对他也甚为满意,所以想着带他出来见见世面。这不,头一个便想到了次阳兄。”
“哈哈,老朽已经赋闲,如今也只不过是个富贵闲人罢了。”袁隗说着,不经意地朝何进瞟了一眼。
“袁大人过谦了。”张尘道,“大人两朝元老,为官秉政多年,为大汉尽忠竭力,倾尽心血。凡我等臣子,莫不以大人为表率,只求能做到大人之万一,便可名垂青史,为后人称颂啊。”
袁隗听罢笑道:“哈哈,贤侄此言,言过了,言过了。”
“诶,汝南袁氏,‘四世三公’,历来便是我大汉肱股之臣。晚辈听闻,今年初大人因病去官,心中不胜怅惋,但今日见大人身体康泰,实乃我大汉之福啊。”张尘笑着道,“以晚辈之浅见,大人的仕途必不止于此,日后定当于三公之上,更进一步!”
一听这话,袁隗心中顿时大喜。一旁的何进却是一惊,心道这“三公”再进一步,岂不就是太傅,与他平起平坐了?
这个张尘,倒是真敢说,太傅之职,岂是能轻易许人的?
不过,看袁隗这模样,看来张尘这话是说进他心坎里去了。
“遂高兄啊,你这侄儿不但英勇善战,说起话来也是叫人喜欢得紧呐!”袁隗笑道,“不似我儿和我另外两个侄儿,至今还是游手好闲,只知玩乐。幸好,基儿还是个上进的,不然我袁家可真要后继无人喽!”
“次阳兄说哪里话,本初和公路也都是俊才,日后必是要成大器的。”
“借兄吉言,他们若是能有子凡贤侄的一半,老朽也便死而无憾了。”
袁隗说罢,看向张尘,脸上的笑意难以掩饰。
这时,张尘的耳边顿时传来了一个声音。
“叮!宿主获得袁氏家主袁隗的青睐,自动获得词条【袁氏门生(金)】。”
【袁氏门生(金)】:汝南袁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满天下。袁氏门生,必得世人认可,天下英才俊杰,必慕名来投。(声望大幅提升,袁氏众人好感提升)
牛啊!没想到区区的几句话,竟然有这样的效果。
张尘觉得,这一趟实在是没有白来。
寒暄了些时候,何进和张尘也便告辞离开了。袁隗心情大好,遂命袁基相送二人。
从袁府出来,上了车驾,何进才对张尘道:“子凡啊,刚才你说袁隗的仕途不止于此,是恭维之语,还是当真之言?”
张尘笑道:“不瞒世伯,此并非恭维,而是小侄揣测而生的结论。”
“哦?”何进来了兴趣,道:“你且细细说来。”
张尘道:“世伯,袁公起用之时不在此刻,而在新君继位之后。”
“不可胡言!”何进顿时面色微变,掀开车帘,四下观望一番道:“这等话岂可乱说?你日后要多加注意,不然必招杀身之祸!”
“是,小侄谨记。”
“现下无人,你继续说便是。”
“是。”张尘继续说道,“新君继位,朝纲不稳,要想稳定朝局,必要提拔心腹及重臣。世伯是皇长子亲舅,自是心腹之臣。但若只用世伯,朝臣必会觉得外戚专权,所以,还必须要有一位能镇得住满朝文武的大臣。纵观朝野,这样的人,只有袁隗。”
“不错,不错!”何进惊道,“子凡,这些,真的都是你自己想的?”
“小侄浅见,让世伯见笑了。”
“子凡,你是难得的大才啊。”何进喜道,“待日后辩儿继位,老夫必保举你出任要职,三公九卿亦不在话下。”
张尘微微一笑,道:“小侄在此先谢过世伯。”
二人乘着车驾,一路直奔大将军府,良久,何进又道:“贤侄,今日已拜会了袁隗,不知你还想结交何人,尽可说来,洛阳城中,还没有人敢不卖老夫的面子。”
张尘思虑片刻,向何进问道:“世伯,朝中可有一人,名叫王允,字子师?”
“王允?”何进脸色微变,道:“你怎知此人?”
张尘知道,王允官拜司徒,是在董卓乱政之时,但他现今身居何职,张尘还真不知道。
见何进发问,张尘不禁一时语塞。
总不能说是为了貂蝉才打听王允的吧?
“呃,素闻王大人秉公持政,是百官楷模,小侄亦心向往之。故想面见王大人,聆听教诲,想来必能受益匪浅。”
“嗯……子师的确如你所说,只可惜,他现在已不在京中。”
“什么?王大人他……不在京中?”
王允不在?
张尘不禁有些惋惜,这样一来,貂蝉的线索可就断了。
何进轻叹一声道:“子师本为豫州刺史,去年黄巾作乱,他无意中得到一封张让与黄巾军往来的书信。此事传回京城,圣上大怒,但那张让毕竟是宠臣,圣上不过呵斥了他几句便罢了。有道是‘打蛇不死,反被蛇咬’,此事之后,张让便怀恨在心,两度将他陷害入狱,是老夫和袁大人、杨司徒联名作保,圣上才赦免了他。但他也被罢官夺职,自此离去,不知所踪了。”
原来,王允竟还有这段经历,这点他倒是不知。
张尘心下暗自寻思。
蔡邕此时正在吴会之地避难,蔡琰他一时是见不着了,王允罢官离京,那貂蝉的消息自然也没有。
自己居然这么背,竟然和两位美女都失之交臂!
罢了,罢了,既如此,这洛阳城中,也没什么值得他再去关注的了。
张尘一时心情郁闷,但嘴上却不能明言,只得惋惜地道:“如此,那真是太可惜了。世伯,我一时倒也想不出还有谁当去结交了。”
何进笑道:“哈哈,无妨无妨,你今日结交了袁氏,又有老夫和皇后娘娘为你撑腰,已经足够,日后仕途必是一片光明。你且安心住下,在京中快活几日,待过些时候,老夫便向圣上保举,让你出任冀州牧!”
“如此,小侄谢过世伯提携之恩。日后世伯如有需要,小侄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哈哈,都是自家人,不必如此客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