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看到徐慧珍,就会想起自己同样 ** 坚强的妻子关雅丽。
相较之下,陈雪茹虽有能力但有时感情用事,在经营上有一定的不足。
但在妻子这个角色方面却更显柔情的一面。
整群人一边吃饭喝酒,一边欢快畅聊。
“说起这件事,建设,下周公方经理就会来我们丰泽园了。”
栾学堂一边饮酒,一边对王建设说。
“这么快?关于公私合营的详细方案已经谈妥了吗?”
王建设颇感意外。
他知道栾学堂同意公私合营是历史趋势,毕竟丰泽园本是这座城市中第一个进行公私合营的饭庄,并成为了全国的典范之一。
然而这进展确实超出他的预期,毕竟丰泽园股权结构复杂,栾学堂虽然是一手创立,但他并非最大的股东。
这意味着进行公私合营不仅需要栾学堂的支持,更需获得其他股东的认可。
不过转念一想,按照新社会的工作效率,这也算在情理之中。
事实上,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全国就基本完成了公私合营的改革。
从这个角度来看,丰泽园能够较快完成合营也是合理的。
“基本商讨得差不多了。”
栾学堂点点头后停顿了一下,继续道:“有一件事要告诉你:之后,咱们丰泽园所有人的工资结构将重新调整。”
“以往只有股东才有分红的机会,未来其他人将不再享有此权利,且工资会有所改变。
你做好准备了。”
“我早有心理准备。”
王建设答道。
无论是他本人还是陈、田、黄、吴四位大师傅们,虽不持有丰泽园股份,却一直享受一部分的分红。
这是对他们这些顶尖大厨的优待。
但随着公私合营推进,这种情况将彻底改变——他们只拿工资而不再有分红或红包,甚至薪资待遇也大不如从前。
这对像王建设这样的专业人才来说显然不是个好消息,尤其是以他们的水平在外面收入都要远胜如今。
想到这里,王建设问道:“这项政策何时开始施行,是本月还是下个月呢?”
要知道他目前签下的合同期仅到半年。
按未来的工人等级制度,即便是他这样的一线大厨,薪水也不过尔尔,难以跟现今比肩。
王建设计划合同期满不再续签大厨的工作,他觉得有更多的职业选择,例如进工厂或是公安局都远较现在的前途光明。
“我争取到了半年的宽限期,自那以后再统一调整。
至于新的规定实施细节,由到时候新来的公方经理宣布。
另外,顺便提醒一下,你是签的半年合同,至五月止。
而新的工资条例将于七月份起正式执行。”
栾学堂说道,“到时续不续约全看你自己的决定。”
“栾掌柜,到那时咱们就不用签订合同了,公家单位之间自然会有安排。”
王建设对栾学堂说道,看来栾学堂对于公私合营的理解还不够深刻。
“那会就是铁饭碗时代,被辞退的概率极低。
但是换岗并不轻松,得听从组织调动。”
“要是将来丰泽园的客人减少,肯定需要精简厨师数量,并会将厨师们分配到其他地方工作,比如各个机关食堂之类的。
栾掌柜,建议您早点儿告知师傅们准备一下。”
由于王建设和丰泽园里各厨师关系都不错,在此紧要关头,他愿意提点一下大家。
主动选择单位的机会可比以后被迫安排好太多,况且丰泽园的大师傅个个手艺高超,远超一般水平。
想到这里,即便是像普通灶师傅一样的傻柱到了红星轧钢厂也能够游刃有余,得到杨厂长甚至其上级的认可。
可以想象,在四九城这样地方,优秀的厨师资源十分宝贵。
栾学堂听了点头回应:“我明白了。”
尽管王建设在讨论的是潜在情况,然而栾学堂很清楚,客人规模缩小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事,尤其是在公私合营后许多富有客户已转去 ** 。
目前这种情况已经初步显现,并可能愈发严重。
确实,该给这些厨师提前找找退路了,毕竟他们跟着自己这么久,彼此间有很深的感情。
但至于王建设,栾学堂知道他的能耐无需别人安排出路。
一旁的徐慧珍忽然插话问道:“栾掌柜,这么说丰泽园要搞公私合营了?”
刚得知街道上开始通知商户参与公私合营的消息,没想到进展竟如此之快。
“慧珍啊,没看报纸吗?这个新闻都见报了呢。”
陈雪茹在一旁提醒道。
这件大事她不可能不知道才对。
“我最近太忙了些,没顾上看报。”
徐慧珍解释一句后继续问向陈雪茹:“雪茹姐姐你那边也开始商量公司合并的事宜了吗?”
“我已经和冯主任谈妥了,并决定积极响应政策。”
陈雪茹回答说,预计公方经理很快也会到店。
正阳门大街上原本是徐慧珍开的小酒馆响应最迅速,因此成为示范榜样得到了不少奖励和支持。
现在轮到陈雪茹做决策了,因为有王建设提供参考意见,所以早下定决心。
并且同意得越快商户获得的支持越多,绸布商店基本上已经谈妥了相关合作细节。
不需多时公方经理便会入住店铺了。
“您也同意了进行公私合营?”
徐慧珍再次询问确认。
陈雪茹轻轻点了点头表示认可。
徐慧珍吃惊地睁大了眼睛,原本打算和陈雪茹商量公私合营的事,没想到陈雪茹已经先行一步同意,并且连街道上都已经谈妥,连公方经理都快要过来了。
徐慧珍本来还想问问陈雪茹的意见,只是最近陈雪茹忙着结婚,她不太好打扰。
“你为什么没有提前告诉我一声?”
徐慧珍带有一丝埋怨,觉得自己在这件事上竟然落后了。
徐慧珍和陈雪茹虽是关系很好的闺蜜,但作为街区里着名的两位女掌柜,总是不自觉地被人拿来比较,因而她们在许多事情上也总是暗自较劲,争先恐后。
这次公私合营,陈雪茹却抢先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