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苏蓉蓉和恩平伯要在年前成亲,闵乔氏也没多说什么,只让阿棋将她之前准备好的嫁妆单子拿出来。
之前,闵乔氏勉为其难的收了苏蓉蓉做义孙女,为表感谢,恩平伯送了一万两左右的谢礼。
闵乔氏全都留着,原封不动的添置到了苏蓉蓉的嫁妆里面。
除此之外,因着在江南借用了恩平伯的名义,她又从自己的库房里翻找了不少好东西添置到苏蓉蓉的嫁妆里面。
七七八八加起来,现有的嫁妆价值都快有两万两了。
闵乔氏翻看了一下现有的嫁妆,有首饰头面,有屏风摆件,有田地铺面,也有古董瓶子,就是缺少了字画古籍。
于是,又叫人从她自己的库房里面翻出来几幅字画,几本古籍添加到嫁妆里面去。
作为江南大商贾出身,乔家虽然没人科举,但是家里却从来不缺这些东西。
应该说,江南大族就没有缺这些的人家。
所以,闵乔氏出嫁的时候,嫁妆里面有不少字画古籍。
如此一来,苏蓉蓉的嫁妆就很好看了。
恩平伯送来的两万银子,闵乔氏就交给未佳,让未佳看着添置。
转过天,阿依果然就按照未佳的建议,带着闵乔氏出门,找了个临山傍水的地方野炊。
随行的还有周氏和方嬷嬷。
苏蓉蓉因为害羞,没出门。乔远遥则是有自己的事情要忙,也没来。
倒是穆大夫带着儿子和一众孩子一起来了。
一开始,孩子们还有些拘谨。
但是随着天性释放,又有熟悉的穆大夫在旁边,孩子们也慢慢活泼起来。
闵乔氏和方嬷嬷、周氏、穆大夫三人坐在树荫下摸牌。
阿依和阿棋在旁边伺候。还真悄无声息的隐匿在树后,护卫闵乔氏的安全。
阿双、阿思带着几个小丫头在挖坑埋灶,准备做饭。
阿九和闻秀则带着那群孩子捡柴火、抓鱼、摸虾。
闵乔氏刚结束一把牌,抬头就看到几个孩子站在不远处的小溪边扔石头。
笑了笑,刚要收回视线,就见几个孩子往水里跑。
“快回来!别下水!”
她吓了一跳,连忙起身就朝着小溪边走去。
虽说小溪水浅,可也架不住意外啊!万一就有那隐藏的暗流深坑呢?
阿依几个也吓了一跳,连忙追上来扶她。
方嬷嬷几人也跟着追了过来。
只是,等几人到了水边,这才发现,几个孩子手里都拿着巴掌大的鱼,一脸惶恐的看着她们。
“你们这是……”闵乔氏疑惑的看看几个不知所措的孩子,又看看他们手里的鱼。
其中一个稍稍胆大的孩子拿着鱼走上岸,双手递给闵乔氏看,“回太夫人的话,我们在打鱼。”
“我们看到溪水里面有鱼,就想打一些上来,中午吃。”
闵乔氏一怔,疑惑道:“什么叫打鱼?鱼不应该是用钓的,或者用抓的吗?”
那孩子见闵乔氏说话和蔼,说话的声音也大了一些。
“太夫人,我们打给您看。”
说着,招呼还在水里杵着的孩子赶紧上岸,然后又各自找了一些小石子,沿着溪水往上寻,等看到水里有鱼的时候,那孩子指给闵乔氏看。
“太夫人,您看,水里有鱼。”
闵乔氏仔细看了看,可不就是鱼嘛,一个小水坑,十来条巴掌大小的鲫鱼正聚在一起戏水。
说时迟那时快,就见几个孩子相视一眼,纷纷抬手,朝着鱼群丢出小石子。
几声破风声响起,水花四溅,几条鲫鱼齐刷刷翻起了鱼肚白。
然后几个孩子就乐颠颠的跑水里捞鱼去了。
闵乔氏看得目瞪口呆,感情这些孩子是把石子儿当暗器用了啊?
其他人也看得瞠目结舌。
捡鱼回来的几个孩子,见闵乔氏几人都没说话,一时心中惶恐。
尤其是领头那个胆大的孩子,这会儿也吓得不敢说话了。
穆大夫告诉他们,他们现在能吃饱穿暖,有住的地方,还不用天天训练,随时受伤,等着哪天一不小心丢掉性命,全都是因为太夫人仁慈,愿意不求回报的养着他们。
让他们在太夫人面前一定要守规矩,乖乖听话,别惹太夫人不高兴。
可现在,太夫人不说话,其他老夫人也不说话,这是生他们的气了吗?
“太,太夫人,”领头的孩子壮着胆子开口道:“您,您要是不喜欢我们打鱼,我们就不打了。您别生气。”
此时闵乔氏才反应过来,这群孩子太过敏感,自己这是吓着他们了。
于是,连忙笑着摆手道:“没生气,我这是太惊讶了。没想到你们还有这本事。这下好了,中午咱们有鱼汤可以喝了。”
说着慈爱的摸了摸那孩子的脑袋,“这溪水里的鲫鱼最是鲜美。多亏了你们,我们今天有口福了。”
孩子眼睛一亮,激动的说道:“太夫人喜欢吃鱼,那我们再多打一些鱼上来。”
“好。”闵乔氏笑着答应,“不过,小心一些,水太深的地方可不许去。你们也是,注意安全。”
说着,也看了看其他的几个孩子。
“嗯嗯。”孩子们都大声的答应着,欢欢喜喜的行了礼,跟着领头的孩子又找鱼去了。
看着一群孩子走开,闵乔氏领着一群人又回到了树下。
只是,阿棋从刚才开始眼珠子就滴溜溜的直转悠,时不时就要往那几个孩子的方向看一眼。
闵乔氏笑了笑,摆手道:“行了,想去看,就去吧。我们在这儿打牌也用不着人伺候。”
阿棋看了看阿依,见阿依点头,连忙就笑嘻嘻的福身行礼,跑去了那群孩子身边。
“果然还是个孩子。”闵乔氏笑了笑,又对阿依说:“你要是想去,也一起去玩吧。有需要,我再叫你。”
阿依连忙摇头,“太夫人,我不想去。我就想守着你。”
开什么玩笑,太夫人本来就只留了她和阿棋两个人在身边伺候,阿棋已经跑了,现在就剩下她一个了。她怎么可能离开?
另一边,阿棋追着几个孩子,和他们一起找鱼,打鱼,捡鱼,玩得不亦乐乎。
很快,阿棋就和几个孩子混熟了。
没办法,每次看到几个孩子打到鱼,她就要惊呼:“哇!你们好厉害!”“哇!又打到了!”“哇!好厉害好厉害!”“哇!你们教教我啊!”……
这群孩子,哪里听过别人真心诚意的夸赞,没多大会儿功夫,就把阿棋当做了自己人了。
不仅教她捡什么样的石子儿,还教她怎样用力,怎样瞄准……
嗯,教得很好,学得也有模有样,只可惜,这些孩子的本事,不是阿棋短时间内能学会的。
可这也不妨碍阿棋打鱼的热情。
直到阿棋彻底认清自己确实没有打鱼的本事,她这才暴露自己接近几个孩子的真实目的。
“冬瓜,你们一天能打多少鱼啊?要是打得多的话,我们可以将鱼拿去集市上卖钱!”
那个领头的孩子就叫冬瓜,今年十一岁,比阿棋还小两岁。
他不记得自己的名字了,因为以前有次受伤,在木大夫那儿吃到了一块冬瓜糖。他觉得那是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所以,就给自己取了冬瓜这个名字。
当然,这些都是混熟之后,冬瓜主动告诉阿棋的。
这会儿听到阿棋的话,冬瓜茫然无措的摇了摇头,“我不知道。这溪水里面的鱼有点小,会有人买吗?”
“是有点小。”阿棋点点头,看着几个孩子开始沉思。
卖鱼这条路行不通,那他们还会点别的啥挣钱的本事不?
总不能让太夫人花钱白养活他们吧?
太夫人有她们这群吃白饭的就够了,再养活这么多人……她真的好担心太夫人的钱匣子。
嗯,回头得提醒未佳姐姐,该将太夫人这个月的花用送来了。
她手里的钱匣子都快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