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收回心思,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皇上这是何意?
哪里有请客吃饭,不上菜先上饭的?
就连太后也盯着眼前的米饭,心里想,这米饭到底有什么玄机?
皇上见饭都端了上来,笑着说:“诸位爱卿,快尝尝这大米饭如何?”
大臣们依言端起米饭,小小吃了一口。
也没什么特别的感觉,跟他们平常吃的米饭没什么太大的区别。
太后也有些不解,但很配合地吃了一口。
众位大臣被皇上这举动给弄的摸不着头脑,把求救的视线转向太后。
皇上问:“诸位爱卿,米饭滋味如何?”
大臣们连忙起身下跪俯伏于地。
心里怎么也揣摩不透皇上此举是何意?
难不成是他们在家一天三顿吃米饭被皇上给知道了?
皇上和太后每天都需要吃红薯充饥,难不成这是事后算账来了?
“老臣自知生活奢靡,还请皇上恕罪,老臣今后一天只吃一顿米饭。”
“臣也一天吃了三顿大米饭,求皇上宽恕。”
沈蕴蕴瞪大了眼睛。
旭子默的手也顿住了,沉默地坐着,一声不吭。
唐元微微叹了一口气:“诸位请起,不能让你们每天都吃上大米饭是朕之过。但今日朕请诸位来吃饭,只是单纯吃饭,你们说说这米饭滋味如何便是。”
“臣觉得这米饭很美味,略微甘甜。”
“臣觉得好吃。”
唐元颔首:“这大米非寻常大米,乃是海滩盐碱之地所产。”
众人震惊,以为自己听错了。
“皇上,您说这是盐碱之地长出来的?这、这怎么可能?”
唐元微微颔首,证明自己所言非虚。
大臣们开始嗡嗡嗡。
唐元知道大家都很震惊,也没有作声,看着大家嗡嗡嗡。
瞪大他们嗡嗡好了,他才开口说:“种子是神女所赐,亩产可达千斤。”
他的话一落,整个御书房都安静了下来。
他们听到了什么?
亩产千斤的水稻?
这怎么可能呢?
户部尚书对田里粮食的产量最是清楚,他们的上等田亩产也只有一百八十斤,最多不超过两百斤。中等田亩产一百五算是高产,下等田就更少了,甚至亩产百斤都达不到。
怎么可能有亩产千斤的水稻?
等等,皇上刚刚说了什么?
神女赐下来的?
多年前,神女曾经赐下红薯,拯救了多少大李的百姓。
时至如今,红薯依旧是他们重要的食物之一。
“天佑大李,天佑大李。”旭子默先起身拱手行礼。
其他的大臣都连忙跟上。
随着大家这山呼海啸般的高呼结束,唐元说:“这位沈姑娘便是神女的使者。”
几人都瞪大了眼睛。
难怪他们根本就查不到这位姑娘的来历,原来是神女的使者。
他们又纷纷对着沈蕴蕴跪了下来,拜见神女的使者。
沈蕴蕴没想到,唐元竟然给她安上了一个神女使者的名号。
其实唐元更想给她安上神女的名号,但怕她不乐意,就打了个折。
“大家不必多礼了,都起来吧,以后你们好好辅佐皇上治理国家,为百姓谋福利,让老百姓老有所养,幼有所教,病有所医,住有所居。”沈蕴蕴气沉丹田,把这话说的铿锵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