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上,计一舟起床后第一时间就去看了看昨晚泡好的豆子,确定已经泡的差不多了,等吃完了早饭,就可以开始磨豆子做豆腐了。
工具都是昨天全部都处理好了的,今天直接用现成的就行。
这豆腐做起来要说难其实也没有多难,主要是点豆腐的卤水一般人估计想不到。
想不到是想不到,但也不是什么很稀奇的东西。
制作豆腐点卤的东西可以是盐,可以是石膏,也可以是自己熬煮的卤水,用醋也可以点豆腐。
制做卤水太复杂了,计一舟没那个信心自己可以熬得很好,石膏现在家里也没有,只能等到时候去镇上才能买了,最后他选择了用盐点豆腐。
因为用醋当卤的教程上说要用白醋,但是这个朝代的 醋都是类似于陈醋那样有些颜色的醋,而且醋的用量把握不好,做出来的豆腐会发酸。
他拿不准具体比例,最后还是保险一点,用教程上说得比较清楚的盐来点豆腐。
盐卤要用水化开,五克盐卤用一百五十克温水溶解,或者三克盐卤加十六克水溶化。
浸泡了一晚上的豆子充分吸水膨胀,计一舟伸手捏了一下豆子,分开两半的豆瓣是平整光滑的,泡成这样的豆子容易打磨而且出浆率高。
宁元昭洗完碗出来,计一舟已经摆好了各种工具已经在磨豆子了。
宁元昭站在旁边看了一会儿,“换我来试试吧,看你磨这么久也怪累的。”
“那行,那你来试试,”计一舟说。
宁元昭干的还蛮开心的,他推磨的时候计一舟就站在一旁往石磨里面加豆子和水,两人换着来,这一盆豆子没多久就全部磨出来了。
磨好的豆子也不能直接用,还要把豆浆里面的豆渣过滤出来。
过滤豆渣的时候计一舟是准备把豆浆直接过滤到锅里面的,这样也省得来回折腾。
他昨天回来之后就在家里找了两根木头,把他们做成了一个十字形的架子,早早地就挂在了厨房顶上。
现在只需要把处理好的麻布固定在木头上,把磨出来的豆浆倒进麻布兜兜里面,过滤出来的豆浆就会直接流进锅里。
还好计一舟跟宁元昭两个力气都不小,干起活来利索得很。
过滤好的豆浆放锅里煮熟,煮的过程中需要不停地搅拌,以免糊底。
豆浆煮开后去掉表面的浮沫,等豆浆的温度降下来一点点之后,计一舟把表面的那一层豆皮用筷子挑了起来,就这么挂在筷子上拿出去晒着了。
筷子不长,计一舟夹起来之后都皱在了一起,筛出来之后估计就是腐竹了。
撑开的平平一张的就是豆皮,皱在一起的一条就是腐竹,还挺有意思的。
计一舟舀了一汤盆豆浆出来,把调好的盐卤慢慢倒入锅里的豆浆中,用勺子继续搅拌至豆花出现。
豆花出现之后盖上锅盖静置二十分钟,等豆花成型之后再把豆腐倒进铺好了打湿的麻布的模具中压豆腐。
倒在一边的豆浆还是热的,计一舟在厨房转了转,宁元昭跟在他屁股后面跟着转。
计一舟一个转身,两人就撞在了一起,计一舟扶着宁元昭肩膀,笑问:“你干啥呢?”
“我看你想找什么东西,找到了吗?”宁元昭说。
“哎哟,”计一舟掰着宁元昭的肩膀给他转了个方向,“我找糖呢,你跟在后边干啥。”
宁元昭像是愣了一下,问:“白糖还是红糖?”
“白糖啊,没有白糖红糖也行。”计一舟说。
“家里没有糖,我去借一点。”宁元昭说完转身就要走。
计一舟伸手把人拉了回来,“哎哎哎,没有就没有吧,我这里多的是,别去借了。”
刚刚也是他下意识想看看厨房有没有现成的才找的,白糖红糖什么的他还是囤了不少的。
白糖是战略物资,不过他在超市购买的时候人家也只是登记了一下身份证号码,然后就让他买了。
不过他每个超市包括许多小卖部他都去扫荡过一次,加上网上各个店铺的攒下来也有不少,后来他零元购的时候他好像也顺到了白糖,反正他手上的糖还挺多的,够他一个人吃一辈子了。
计一舟在厨房找了一个空罐子,拿去给宁元昭,“去洗干净了拿到灶台上烘干,也不好以后要用的时候还要让我现场掏出来吧。”
宁元昭接过罐子老实蹲在地上擦洗罐子,计一舟拿出白糖往豆浆盆里倒了一些,尝了一口味道刚好。
他找了两个碗来给宁元昭和小宝一人倒了一碗,汤盆里剩下半盆装到了空出来的茶壶里面。
“这个豆浆你喝喝看,我给小宝端一碗过去,这壶里面的你拿去给你大伯家,让他们也尝尝味儿。”计一舟说。
两家人隔得不远,宁元昭跑快点跑个来回也就两三分钟。
他们宁家村说是不太穷,那也是相对于其他几个村来说,实际上大家一年到头也喝不上几回甜水,这种东西都只有逢年过节才会拿出来尝点味儿的。
锅里的豆花还要放一会儿,计一舟就端着一碗甜甜的豆浆去逗小宝了。
宁元昭尝了一口计一舟给他的豆浆,眼睛亮了亮,把碗里豆浆一饮而尽之后舔着嘴唇往大伯家走。
大伯母在家看到宁元昭拎着个茶壶过来满脸疑问,“小昭啊,你这是……?”
宁元昭吃过甜后心情很好,晃了晃茶壶,“一舟让我送些豆浆过来尝尝。”
“豆浆?那是什么东西?”许氏问。
“就是用豆子做出来的,他今天在做豆腐,提前舀了一些让我们尝尝。”宁元昭解释。
许氏借过茶壶,招呼宁元昭进屋,“这豆腐又是什么东西?就是你昨天说的那个什么新吃食?”
“是的大伯娘,我就不进去了,”宁元昭摆手,“我还得回家帮他打打下手。”
大伯母笑笑,“成,你快回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