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临风大病初愈后,已许久未曾踏足国子监。
与尚书府的婚事迫在眉睫,家中父母频频催促他积极应对,然而他却始终提不起精神。
回想起上次他算计王瑶,试图让她心软,答应成为他的平妻,如此一来,既能维持李府与尚书府的联姻,又能与他心爱的女子重归于好。他自认并无过错。
他不过是希望两全其美,既能保住家族的利益,又不愿放弃自己的爱情。在他看来,这本是一举两得的妙计,明白他苦衷的人,应当能够理解他的无奈。
然而,王瑶却如此决绝,不仅完全拒绝了他的提议,还禁止他再踏入公主府一步。
若有可能,他何尝不想与王瑶一生一世一双人?可他并非只有自己,他还有家族的责任要承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若因他一人悔婚,导致尚书联合其他大臣弹劾父亲,势必会给人留下把柄。
更何况,王瑶如今还怀着别的男人的孩子,她已不再是昔日那个冰清玉洁的金枝玉叶。为何她对嫁人的标准还是如此严苛,丝毫不肯变通呢?
“玉之,你多少吃一点吧!你看看你,现在瘦成什么样子了。你这样,又能改变什么呢?听说殿下已经准备离开京城,去锦阳行宫待产了。”
苏蓉并非故意要刺激李临风,她是真的觉得自己的儿子已经没有机会了。公主殿下好不容易与郑青云和离,恐怕早已断了再婚的念头,又怎么会接受李临风这样一个精于算计、只想着让女子让步,而自己却永远不肯放手利益的男人呢?
站在一个母亲的角度,苏蓉自然是为自己的儿子李临风着想的。过去作为李府的主母,她也一直是这么做的。
然而,自从上次见过那位长公主后,苏蓉开始时常陷入沉思。如果她也能像公主殿下那样有勇气,自己的生活是否会更有尊严一些?
表面上,她是这偌大太傅府的主母,但实际上,她不敢行差踏错半步,处处需要操劳,事事需要周到。一旦稍有差池,夫君的怪罪和迁怒就会让她在姨娘面前颜面扫地。
到了这个年纪,苏蓉已经不在意是否与夫君同房,但府上总有年轻貌美、易生养的姨娘进进出出。夫君虽然年纪大了,却依然热衷于开枝散叶。
苏蓉在府上操不完的心,明明像是一座囚笼,她却要尽心尽力去操持。对待那些非她亲生的孩子们,稍有哪里不周到,就会被人告黑状。不光是夫君不体谅,连她的亲儿子李临风有时也会警告她。
“母亲已经是主母,儿子又是嫡长子,母亲的位置无人可撼动。您还是要宽厚一些,莫要与那些上不得台面的东西争风吃醋,传出去让人笑话。”
作为她的亲儿子,李临风从未为她这个母亲的处境考虑过,认为她只要风光体面就已经足够,哪里会有人关心她的内心是怎样的?
苏蓉曾经也以为自己可以心如止水,可以像那些高门大院的主母一样,只要表面风光就好。但见过公主后,苏蓉忽然想,如果她也能换个活法该多好?
只可惜,她到底年岁大了一些,哪里还有从头再来的底气?
在外人看来,太傅夫人已经是她这辈子最体面的身份,儿子是嫡长子,更是她的荣光。
如果她真和太傅府分道扬镳,她的娘家是不会收容她的。虽然如今逢年过节还是和娘家走得很近,但她心里清楚,那只不过是两个家族的交集,却不是她能回去的娘家了。那儿从来都不是给她底气的家,在她嫁出去之后,她就是那泼出去的水了。
“什么?公主要离开京城?她怀着身孕,怎么能如此奔波?她为何要这么做?难道是因为……躲我?咳咳咳……”李临风满脸痛心,眼中满是难以置信,“她就如此心狠吗?不肯见我,还要躲得远远的……”
“玉之,你也收收心吧。尚书府的嫡女挺好的,娶了她,你父亲也能安心。公主殿下既然不愿意,你就不要强求了。放过你自己,也放过娘吧。你这段时日闹腾,连国子监也不去上值,你知道你父亲是怎么训斥我的吗?他说我这个母亲没当好,教出了你这么个头脑不清楚的儿子。若是和尚书府的婚事有半点差池,他要唯我是问!而且,你父亲对你也越发失望了,若是你不能和尚书府结亲,他可能会放弃你,转而扶持旁人当继承人。到时候,说不定咱们太傅府真要多一个平妻了,母亲这个夫人的位置,也坐不稳了。”
苏蓉提到这些时,满脸苦涩。她并非吓唬李临风,而是太傅这段日子对庶子李流云明显更加看重了,李流云的生母也一直得宠。若是母凭子贵,要抬她为平妻,而自己的儿子又不争气,娘家又是软包子,自己又怎么能硬气起来呢?
李临风本就因为王瑶要离开而心烦意乱,他的算计也落了空,如今又听到自己亲娘在耳边抱怨这些,他只觉得愈发烦躁。
他撑着身子要起床下地,语气决绝:“父亲要是真想废了我这个继承人,那就让他废好了!这样正好,尚书府的嫡女就让旁人去娶,这个家,往后我也就不用回来了!”
“咳咳咳……”李临风刚一起身就开始剧烈咳嗽。
苏蓉满脸疲惫,眼中满是无奈:“玉之,现在都什么时候了,你还要这样闹脾气吗?你是可以不再回府,你有官职,可以随心所欲,可你有没有想过娘?你一走了之,娘该怎么办?”
“你是太傅夫人,你只要做好你的太傅夫人,能有什么事!就算父亲抬了平妻,可你才是他明媒正娶的正妻,那些女人,谁能真正越得过你!你是我的亲娘,我近日来为情所困,痛苦不堪,可你却和旁人一样劝我清醒点,劝我放弃阿瑶。你根本只考虑你自己,没有想过我有多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