泠嫔陡然落胎,宫中之人原本还欣喜至极,想着终于少了个劲敌,可谁知道这泠贵人居然会升为泠嫔。
一时间风向骤变。
太后在寿康宫接到此消息,只淡淡摇头,他这个儿子啊,怎的变成了如今的模样。
“太后,此事您看是否需要提点一番?”
太后本还僵直的背轻轻斜软下去,眼眸微垂“皇帝娶闻氏女为皇后已引得朝臣不满。如今这尤氏……罢了罢了,不过是个嫔,哀家也不愿与他为着这点小事儿闹着。”
“不过,这皇后是越发不安分了。”她眼神猛的锋利起来。
“她以为皇帝护着她,这宫中之事就当真无人知晓不成!”
太后轻哼。
“竹清,你仔细瞧着皇帝待此事会如何处理届时来告知哀家~皇后那也该叫她长长记性收敛收敛才好。”
——
与此同时皇帝随着皇贵妃一同回到永寿宫。
与先前不同,此时的永寿宫更像是被一层无形的阴霾所笼罩,压抑得让人胸口憋闷,连呼吸都变得沉重起来。
宫殿内烛火摇曳,光影在墙壁上晃动,更添了几分诡谲的氛围 。
皇帝身着明黄色龙袍,身姿笔挺地端坐在主位之上,眉间因紧皱拧成了一个“川”字,额间的皱纹愈发明显。
深邃的眼眸中,隐隐透露出一丝旁人难以察觉的审视之意,恰似寒潭之水,深不见底。
只见他修长的手指轻轻搭在茶盏之上,缓缓将其端起,然而那茶盏送至唇边,却并未饮下,只是保持着这个姿势,轻轻转动着手中的杯子,瓷杯摩挲间发出细微声响,似乎在借着这动作梳理着内心的思绪,又像是在权衡着什么重大之事。
突然皇帝言道“今日之事绝非偶然,皇贵妃以为如何?”
清欢侧身坐在一旁,身姿端庄。
她心里很清楚,皇帝生性多疑,此次就泠嫔小产之事来试探,意在观察她的态度。
在这短暂的沉默间,她的脑海中如走马灯般飞速盘算着应对之策。
片刻后,清欢抬起头,脸上恰到好处地露出担忧之色,她的眼眸中仿佛蒙上了一层哀愁的薄雾,声音轻柔却饱含情感:“皇上,泠嫔骤然小产,这实在是宫中一大憾事。
臣妾知晓此事,心里十分忧愁。
泠嫔妹妹向来善良温和,平日里与宫中姐妹相处融洽。
若说是有人意害,可臣妾实在想不通,究竟是何人如此心狠手辣,竟做出这等伤天害理之事,实在是令人痛心疾首。”
皇帝微微颔首,动作极为轻微,若不仔细观察几乎难以察觉。
他的目光像两把锐利的钩子,紧紧地盯着清欢的脸,不放过她脸上任何一丝细微的表情变化,似乎想从她的神情中探寻到更深层次的东西。
紧接着,皇帝开口问道:“你所言极是。泠嫔小产绝非偶然,背后定是有人蓄意为之。你觉得,此事该如何处置才好 ?”
清欢心中猛地一紧,心跳陡然加快,但她面上依旧不动声色,只是微微蹙起秀眉,佯装沉思了片刻,才缓缓说起。
“皇上,子嗣一事干系重大,牵扯众多,切不可草率行事。
且后宫姐妹平日里都相处融洽得紧,若是贸贸然定人罪责,极有可能冤枉了人,叫她们寒心啊。
臣妾倒是觉得,既然三宝已经去查了想必很快就能得到结果,到时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如此也更好定夺才是。”
皇帝听闻此言,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神色。
原本紧绷的面部肌肉也渐渐放松下来,神情缓和了许多,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意。
他说道:“清清所言甚是,朕自有分寸。”
说罢,他伸出手轻轻握住她的柔荑,那掌心的温度透过肌肤传递开来 。
他的声音也变得柔和起来:“前朝事多,此事便交由你处理,有你在朕身边,为朕分忧解劳,朕十分放心。”
清欢脸上泛起一抹红晕,恰似春日里绽放的桃花般娇艳。她微微欠身,姿态优雅,轻声说道:“能为皇上分忧,是臣妾之福。”
皇帝按她坐下,微微摇头“好了,你这肚子也大了,今日实在是朕疏忽不该叫你去,反倒让你难受。”
“这一折腾便到了入夜……时辰不早了,你今日也累,早些歇息……朕改日再来好好陪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