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半段路上,奉常一直捋须而笑,问就是想到了高兴的事情。
他是皇室分支,与当今陛下已经出了五服,但对秦国一直有强烈的责任感与归属感。
也是因为如此,在先帝打压宗室的背景下,却能逆势而上,被扶为九卿,作为招牌存在,直至今日。
马儿的事情查出来了,是太仆不认真,“玩忽职守”,随机选了一匹烈马。
太仆刚才已经跪地叩首请罪,胡亥以今日行农耕礼,不必因为小事而多增烦恼为由,选择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轻拿轻放,就此揭过。
“记入名册。”摇晃的马车上,胡亥对发完赏赐回来的卫然如此说道,十分突兀。
“诺。”
又晃悠了三公里后,终于到达了准备好的农耕场所。
这里是一处上好的田地,它接受了附近水源的灌溉。
胡亥不知道的是,这里将来会建造白渠,白渠在郑国渠南边,离咸阳相对更近,从谷口开始,经过好几个县最后到下邽注入渭水。
在胡亥观看周围风景的时候,奉常已经将祭祀农神的相关物品弄好了,胡亥带众人简单祭祀了这位神明。
农神是神农氏,也有说是后稷的,这就是中华神奇的地方。
我们的神明有相当大一部分,或者说除了极少部分以楚系为代表的自然神明外,大部分为众人所尊崇的神明,都是祖先。
拜神与祭祖,多少是有点关系的。
胡亥虔诚的行完礼节,祈祷过农业丰收之后,扶上铁犁,开始耕地。
胡亥继位时,铁制农具和武器的使用已经挺普遍了。
铁犁在战国改进秦朝推广后用得更多,能深能浅,搭配耕牛使用,耕地效率提高不少。
补充:武器方面,铁兵器逐渐成主流,不过铜兵器也还在用。
因为旧有技术实在是太成熟了,新生事物面对成熟的旧事物,并不能立刻展现出卓越的性能与明显代差。
待皇帝扶着农具走了一段后,停下了脚步,奉常一个眼神,农官就赶忙跑过去,他弯着腰道:“陛下,可是有什么问题?”
周围全是文武百官,他感到压力山大。
“没什么,就是铁犁手感不对。”
农官有些懵,什么意思,你还耕过地?
胡亥面色不改色的编道:“寡人曾在梦中游历世界,到过一处极南之地。”
好好好,你跟你爹不一样,你改去南边了。
“在那里,朕曾短暂停留,居住了一段时间,在那段时间里,寡人帮留宿的主家扶过几次犁,手感不一样。”
“比如这个犁,寡人没记错的话,耕地要么用人,要么需要两头牛吧,如此高的成本,恐怕连富裕一些的农人都用不起啊。”
“也就只有一些小地主和大宗族,才能够使用这种更加省力的方式。毕竟,养育一头耕牛,是十分昂贵的。”
奉常听懂了,陛下这是借着农耕礼与天意,在鼓励研发新的农耕技术,果然,胡亥接着道:
“朕打算设置一个新的获得爵禄的方式,例如,有人发明了使用一头牛就可以耕田的铁犁,那朕就会赐他升爵三等,黄金五十两。”
“这个爵禄赏赐会长期存在,所以诸位不必要急于求成,如果搞的一团乱麻,朕会很不高兴,寡人最讨厌把好事变坏事的人了。”
“另外,爵禄赏赐只涉及地位、财货,不涉及或者少涉及官位、职务、差遣等,尽量不对原军功爵禄制和朝廷内部升迁体系造成困扰。”胡亥做了总结和限制。
“吾皇圣明。”
“如此一来,天下敝帚自珍者必羞愧难当。”
“新东西恐怕会如雨后春笋般冒出。”
“皇上有德啊。”
众人对于皇帝的提议大加赞赏,这事对国家社会有益,又不伤害大家的利益,那必须多加赞赏啊。
能带领大家做大蛋糕的人,就能得到众人的效忠。
同时,这相当于又多了一个荫官渠道,虽然没有实际位置,但爵位什么的多多益善,给自己的小儿子、庶子谋条路也好啊。
甚至有人想,早该这样了,现在不是打天下的时代了,一直维持着军功爵禄制不改,早晚出问题。
现在多了察举制、多了匠术爵禄制,大家也有了新的盼头,我大秦,蒸蒸日上啊!
“好了,别捧朕了,这个制度行不行,怎么弄,赏赐范围多少适宜,怎么判定技术有效,都要诸位大臣实事求是的去判定,去研究。”
“诺!”
“寡人先画个线出来,匠术赐爵这事,目前先限制在农事相关与军事相关,等形成定制,确保制度利大于弊后,再尝试扩展。”
“臣等遵旨。”
“对了,不限于实物,如果是某种种植技术有显着成效,比如同样的工具与土地,不同时间、不同方法,能够增产,这也是技术,也应当纳入鼓励范围。”
“吾皇圣明。”大族有很多这类技术,现在区别还不是特别大,等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一个个藏的呦。
底层人民都饿的易子相食了,上面的世家大族就像罗马城市贵族一样,富贵的不像是那个世代的人,有的都开始研究雷电了。
匠术爵禄制,平民将技术授于官方,或者卖于大族,获得爵禄、财货,或者得到大族高官的举荐。
大族获得新的荫官途径、笼络党羽的方法,付出的不过是微不足道的财货、早已发明的技术、一封推荐信,并且还帮助自己寄居的国家更加强大,获得皇帝的青睐。
而对于胡亥,国家更加强大,技术普及加速,平民多了一条上升途径,增加了许多就业岗位(大族聘请,实验),百利而无几害。
无非就是付出一些金银黄白之物而已,那东西对胡亥来说不值钱,他真的可以用之如泥沙。
真正对皇帝陛下有价值的,是土地能长多少东西、有多少人口、手工业能生产多少物品、地里埋了多少矿产等。
这个道理放到前世,也是四海皆准。
老鹰衰落的根本原因就是制度弊端,为求最大利益,跨国企业必然诞生,产业转移必然出现,所有人都这么做,那整个国家就必然脱实向虚。
说到底,这就是资本主义的必然选择。
金融是强大的,但也是没有意义的,我跟你玩儿你才有用,不玩的话,货币就只是资源调配工具而已。
胡亥随便一纸调令,算缗资产税立法征收,就能将发下去的金银重新收割过来。
除了通胀,货币方面他真的怎样都无所谓,而这个时代的货币,特别是量最大的铜钱,本质上也是实用金属,就很难通胀,基本上只有不够用这一种情况。
胡亥继续犁地,说实话,他前世都没这么认真干过,他拖着犁向前走,百官们在旁边撒种子,还有老农跟着扫尾。
犁完了一小块地,大概五分之一亩后(差不多一百多个平方),胡亥扶着腰,打算就此作罢。
真他娘累!
奉常没有说什么,皇帝的表现已经远超他的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