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五端午节,三元府里热闹非凡。戴家人想起在广南时,每年都有祭祀仪式,还有包粽子、赛龙舟、吃龙船饭这些活动。可京都却没什么特别的,略显冷清。
不过戴家人过节的兴致依旧高涨,上午全家聚在火房包粽子。戴星予手法熟练,没一会儿就包出一个精巧的粽子。大家有说有笑,分工协作,很快就包了上百个。包好后,他们把粽子送给亲近的人,就算过节了。
戴星予特意挑了一篮粽子,亲自去苏府和好友苏悦宁道别。两人拉着手,眼里满是不舍。苏悦宁知道她是去和相公相聚,只能叮嘱她一路小心。
之后,戴袀泰陪着戴星予前往戴府,给堂叔一家送粽子。大家围坐在一起,聊了会儿天,才互相道别。
五月初六,晨曦穿透淡薄云层,洒在京城的官道上。戴家的马车旁,戴星予与家人作别。她的身旁,是一辆即将载她前往安元寻夫的马车,而另一边,是戴家回村的车队。
戴老爷子脚步蹒跚地走到戴星予面前,满是皱纹的手紧紧握住她的手,声音带着不舍与牵挂:“星予啊,这一路山高水远,一定要照顾好自己。”
戴星予眼眶微红,轻轻点头,回握住老爷子的手说:“爷爷,您放心,我会的。您和奶奶路上也注意安全,等我到了安元就写信回来。回去了可不能总下地了,我回去了可是会问阿爹阿娘的。”
戴老太太慈爱地摸了摸她的头,从兜里掏出一个香囊塞到她手里:“这是奶奶给你做的,保平安的,你带好了。”
戴父一脸关切,走上前,仔细检查她的行李,边看边叮嘱:“星予,若是路上遇到难处,千万别逞强,找靠谱的人帮忙。”
戴母早已红了眼眶,拉着她的手千叮万嘱:“到了安元,替阿娘给铁牛问好,缺什么就跟家里说,可别委屈了自己。”
戴星予一一应下,又看向戴袀泰:“三哥,你安心处理京城的事,以了安元我会给家里给京都寄信的。”
戴袀泰微笑着点头:“你路上注意安全,见到铁牛就跟他说,有什么需要三哥出力的地方尽管开口。”
告别之后,戴星予登上前往安元的马车。车轮缓缓滚动,她透过车窗,望着家人逐渐远去。另一边,戴家的马车也朝着故乡的方向驶去。
马车里,戴老爷子靠在椅背上,闭目养神,偶尔轻叹一声,怀念着京城的见闻。戴老太太轻轻整理着行李,嘴里念叨着回家后要给村里的老姐妹们带的小物件。
戴父坐在车厢内,身旁的小几上放着一杯还未喝完的茶水,水汽袅袅升腾。他透过车窗,望向远方的道路,眼神中透着对归乡之路的期待 。戴阿娘坐在另一侧,一边将手里的平安符一张一张地折叠成三角形,一边口中念念有词。时不时嘴角上扬,轻声和戴阿爹念叨着要给老戴家几兄弟人均都分配上一张,还得给娘家几兄弟姐妹也送去一份。
戴袀泰站在原地,望着两个方向的马车渐行渐远,直到再也看不见,才转身返回。他还有两个月的时间处理京城的事务,之后便能回到家乡,等待孩子降生,再把妻儿带到京都一家团聚。
戴星予的马车一路疾驰,奔向安元,心中满是对相公师凌裕的思念。她期待着与相公重逢的那一刻,想象着见面时的场景,嘴角不自觉地上扬。想到已经拖延了半个多月的任务,心中更是着急。
而戴家的马车,也在归家的路上稳步前行,他们带着京城的故事和回忆,即将回到熟悉的乡村,开启新的生活。
京都到安元比回广南近,不赶路的话20天也能到,戴星予最近因为京都事务繁多,总感觉疲乏,故而选择每晚都安排投宿,休息一晚第二日再出发。
本来她是考虑选择水路前往的,水路平稳,休息也好。可是目标性太明确了,她在京都虽并未引起什么大的关注,封了个贞懿在众人眼中不过也只是看在戴袀泰的脸上封的。
不过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走水路不够灵活,万一真有人跟上她,那躲避的地方就小了。戴星予最终还是决定了走陆路。
此次从睦垣府一路向南,途径安州、信安邑,而后折向东方,便能抵达福昌府。从福昌府再度踏上南行之路,便能向着安元南部星罗棋布的山川城镇进发 。
师凌裕现在便正在安元南部稳定江北残余势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