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常侍走进殿内。
“储妃,拢右大捷,大军凯旋,凌将军即将抵达都城门口。陛下在朝堂上欣喜非常,下令大开城门迎接大军。”
“圣上下诏册封凌将军为光禄勋副尉,统领羽林卫左骑营,另总领北军五校徵越骑尉,加官侍中,可入禁受事,特赐带剑履上殿,上朝不趋、赞拜不名。”
妤瑛放下账本。
“终于回来了,他这一走就是四年,阿谌都快忘了他这舅父是何模样了。”
玉琴“可不是,就连小殿下和曦明郡主都时常念叨,想见见给他们送各种小玩意的小舅父呢。”
妤瑛冷哼一声。
“有什么用?当初阿贽和昭昭出生时他都不曾回来过,就让阿飞送了几大车的东西和一封信。几年了,他送回来的信都没超过两只手的数。”
玉琴“储妃不必伤心,如今凌将军不是已经回来了嘛。”
玉琴又小声说道“陛下那可是一封书信都没有呢。”
妤瑛不再说什么只是吩咐道。
“你去看看给阿狸安排歇息的宫殿可收拾好了?他身边的阿起阿飞基本是不离身的跟着,他们的住所安排了吗?”
玉琴“储妃放心,都安排妥当了。”
自从凌不疑成才,孙胜镇守西北边关两年后,回家述完职受了封,就带着自家夫人和三个儿子镇守西南。
至于文帝赏赐的大将军府,顾氏安排人日常打扫着,只等以后他们偶尔回京述职时能居住。
宣明殿,文帝气的来回踱步。
“这凌子晟!我看他是在边关待野了!说什么收到要案信报,待处理完之后再回宫陪朕用膳,朕缺的是这顿饭食?这竖子!”
太子“父皇不必生气,子晟历来是把军国大事放在首位。”
他停顿一下,随后行礼说道。
“父皇,若无其他事,儿臣就先回东宫了,苒苒还等着呢。”
文帝一噎挥了挥手“去吧去吧。”
三皇子也跟着起身。
“父皇,儿臣也去将此事告知皇后和母妃,让她们不必来此了。”
文帝叉着腰“走走走,都给朕走!”
此时,东宫内,妤瑛询问太子。
“他就这么出城了?带了多少人马?”
太子将去了鱼刺的鱼肉放入她碗中。
“放心,他身边的黑甲卫跟着呢。”
妤瑛点了点头,看向一旁照顾着弟弟妹妹的长子。
“阿谌,你去宣明殿陪你皇大父用膳吧,估计他这会儿怕是气的也不想吃饭了,你午休也歇在宣明殿吧。”
文琮起身将弟弟妹妹交给玉棋等人。
“阿母放心,儿子知道了。”
文帝正在处理奏折,就看见文琮进了殿里,他连忙朝文琮招手温声细语的问着。
“阿谌怎么这个时候过来了?可用过膳了?”
文琮将书案的奏折收到一旁,紧接着又将玉琴等人手中端着的吃食都摆放好。
“阿母担心皇大父没有好好吃饭,所以让孙儿过来陪皇大父一起用膳。”
文帝闻言开心的不行。
“还是你阿母贴心,知道心疼朕,哪像那几个臭小子。来来来,阿谌可得多吃些,近来练武辛苦了吧。”
一旁的曹常侍看着爷孙俩你来我往的亲热劲,终于放下紧绷的身心舒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