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不能。”
“同样的道理,我们赞扬皇帝的功绩,就能忽略皇帝的过错吗?”
“也不能。”
“秦始皇为了追求长生不老劳民劳财,这是事实就可以在这个方面批评秦始皇。”
”朱元璋为了后世子孙永远荣华富贵,给予特权从而不断吸血大明百姓血汗钱。”
“史书上写的明明白白,明朝的灭亡原因就有庞大的宗室在不断吸血大明的财政,导致朝廷的消耗大量税收要去供养宗族,进一步拖垮明朝的财政。“
“包括朱元璋几个儿子做的坏事,设立军户制度等级划分,在这里骂朱元璋没有问题。”
“这并不影响他们本身的功绩,有人会因为秦始皇滥用民力从而去否定秦始皇大一统的功绩吗?”
“有人会因为朱元璋的缺点去否定朱元璋再造华夏的功绩吗?”
“功是功,错是错。”
“连千古一帝都这样,更不要说那些该死的昏君,贪官污吏等等。”
“当然,你要是觉得他们的功劳可以盖过罪过也可以,我不反对也不支持,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想法。”
“我尊重每一个人的看法。”
叶枫说完了,嬴政并没有生气反而有些开心,接受批评,承认错误,修正错误才是实干家要做的事情,
历史的结果已经告诉嬴政,再过几年大秦就要完了,要不去修正坐等大秦灭亡,成为历史反面教材,这不是嬴政愿意看到的事情。
好歹现在距离大秦亡国还有七八年时间,足够让嬴政有操作的机会来拯救大秦。
目前,嬴政最想要听到的就是大秦的缺点,从而去修改缺点。
朱元璋默默听着,一时间不知道如何反驳了,说叶枫在骂自己吧?确实在骂?说叶枫夸自己吧?确实在夸?
真就功是功,错是错,夸和骂两不耽误。
这才是让朱元璋最烦的事情,叶枫说的是实话,自己的子孙干的那些事情,锦衣卫早就告诉自己了。
可是杀死自己儿子,这样最看重家庭的朱元璋怎么可能做到。
人越老越看重亲情,朱元璋看向朱标,道:“标儿,你说怎么吧?”
朱标道:“父皇,先将他们几个软禁在家,等到叶枫说完明朝宗室问题之后,再好好讨论一番。”
闻言,朱元璋感觉自己被打脸了,原本希望明朝能保证子孙后代衣食无忧。
结果倒反天罡,宗室拖垮了朝廷。
现在只能等叶枫说到明朝后,才能知道问题出现在哪里,才能去解决问题。
叶枫:“我其实很反感某些人将皇帝的神圣化,将一位皇帝塑造成了一位神。”
“在功劳上夸大皇帝,在过错上将皇帝隐形,将所有的过错全部甩给其他势力。”
“比如隋唐就将所有的人祸,阴谋一股脑的甩给世家大族。”
“杨广就是隋唐最大的人祸。”
“杨广不瞎搞,不折腾百姓能亡吗?”
“很多人喜欢将明朝毁灭的原因一切甩给文官集团,无论明朝有什么事情统一都是文官集团谋划。”
“比如朱标之死也是文官集团一手谋划的。”
“明朝灭亡都是文官的错,总之不是明朝皇帝的错。”
此时喜欢明朝的观众坐不住了,举手发言,道:“老师,文官集团不可怕吗?”
叶枫肯定道:“可怕,明朝的灭亡离不开文官集团,但是文官集团并不是一个群体,文官之间也分阵营,相互对抗。”
“想嘉靖朝的严嵩为代表的严党和高供,徐阶,张居正代表的清流党,两党恨不得对方去死。”
“怎么可能合作共赢。”
“张居正和小阁老要是听见他们是一伙人,只会觉得你该不会在放屁吧?”
观众不服,道:“可是,明朝后期皇帝权力都被文官架空了,不是事实吗?”
叶枫摇头,道:“明朝皇帝被文官架空权力,我只能说你连大明的电视剧都没有看过。”
“可能只是在网络小说里面了解过明朝的故事。”
“但凡看过大明王朝1566,就会感觉这句话很可笑。”
“后期严党轻松被嘉靖一网打尽。”
“不说其他,拿崇祯来举例,很多穿越者穿越成崇祯第一件事情就是抄家。”
“有问有想过一个问题,要是皇帝的权力被文官架空了,崇祯拿什么抄家,皇帝没有权力就是一个吉祥物。”
“比如汉末的刘协,吉祥物一枚。”
“刘协每天担惊受怕,生怕那一天就被曹操杀了,别说抄家了,连这种想法都不会有。”
“这才是权力被架空的皇帝真实写照,”
”崇祯的治国水平,既分辨不出什么是人才,心思又多疑,短短时间之内就换了14位内阁大臣。”
“选拔内阁大臣居然靠捉鳖,可笑吧!”
”如此频繁的更换内阁大臣,政策能执行下去就有鬼了。”
“但是,从这一点上来看,崇祯的皇权就没有被架空,崇祯可以随意更换内阁大臣。”
“明朝官员的目标就是成为内阁大臣,结果内阁大臣好像菜市场上的鱼一样,被崇祯随意挑选。”
“这不是权力是什么。”
“甚至用一张圣旨就可以将权倾朝野的魏忠贤杀死。”
“唐朝的那些太监可是能杀皇帝,换皇帝,而明朝的太监只能乖乖被皇帝杀。”
“宋朝的文官可是能当面骂皇帝,皇帝与文人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朝代。”
“那个文官不想去宋朝,宋朝多好啊!“
”在文官笔下宋朝比唐朝还好。”
“现实就是宋朝除了文化经济方面不错外,其他方面特别是军事方面是真垃圾。”
提出问题的观众听叶枫这样一说,好像确实有几分道理,皇权被架空了,还能抄文官的家,这不就白架空了吗?
和宋朝的文官一比,明朝的文官好像过的挺惨。
“明朝的文官只能对抗皇权,除了张居正凭借万历皇帝还小架空过皇权外,大明还能找到第二位权臣吗?”
“明朝哪怕到了末期,皇权依然强大无比。”
“不要看皇帝说什么,说谁也会说,要看皇帝做了什么事情。”
“做这些事情需不需要权力,这才是判断皇帝有没有被架空的证据。”
“像刘协,那怕他再努力工作也亡不了大汉,大汉的灭亡和他没有直接关系,他手中一点权力都没有。”
“既无法改变大汉,又无法毁灭大汉,就是一个吉祥物宝宝。”
“只能眼睁睁看着大汉灭亡。”
“崇祯比刘协好太多了。”
“要不是崇祯最后上吊自杀给大明挽回了一丝颜面,也给崇祯保留了最后的体面。”
“要不然崇祯也和胡亥差不多,昏庸无道,十几年勤勤恳恳加快明朝灭亡,真是好皇帝。”
叶枫说完之后,崇祯陷入了沉思,靠,勤勤恳恳当皇帝,结果加快明朝灭亡。
可是我哪知道谁是好官,我又没有学过帝王之术。
嘉靖皇帝有话说,菜就多练。
不少观众也拿出手机上网搜索崇祯治国措施,看到崇祯真的平均几个月就换一个内阁大臣,心中感觉还不如不管。
这又不是玩过家家的游戏,内阁大臣这么轻易被换掉吗?前一脚他制定好政策,后一脚他下台了,政策谁来推行。
好离谱。
不少小说爱好者也在思考,要是崇祯被文官架空了,怎么抄家。
就凭几百个太监,北平的军队轻而易举消灭太监。
既然崇祯被文官架空了,军队的指挥权一定不在崇祯手上,而在文官手中,要不然架空皇帝跟没架空一样。
没了军队的力量,皇帝和吉祥物基本一样。
靠,把崇祯说的那么惨,结果还没有刘协惨,刘协才是真正的吉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