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乐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母后,我不想读书了,那陶谷太严厉。”七岁的郭宗训在大殿里对着符皇后发牢骚。

垂拱殿侧殿,摄政太后日常处理奏疏的地方,大殿的黑色屋檐外,风声正贴着瓦片呼啸,时不时传来了隆隆的雷声,哗哗的雨在雷鸣之后滴答敲打瓦片。

宫殿里光线黯淡,都不像白天,倒像傍晚的昏暗。大殿外时不时有凉风灌进来,把挂在各处的帷幔吹得飘荡,多了一些不安的气氛。

符皇后心不在焉,并没有注意到郭宗训叫他。

“母后?”郭宗训又叫了一声,他毕竟还小,七周岁的孩子后世也就小学一年级,很多事并不懂。

符皇后这才回神:“宗训下去休息吧,我有些累了。”

郭宗训不太懂的往外看了一眼,虽然外面昏暗,但这是才是午后,小皇帝正充满不解,眼里已经积蓄了泪光。

旁边的奶娘立即明白,走过来拉着孩子道:“陛下,我们回宫去玩吧。”

“我想跟母后......”小皇帝还有些不不情愿,还是被奶娘带着走了。

官家在世时很忙,多数时候都是符皇后照顾郭宗训,她自己又没有儿女,所以小皇帝很粘皇后。

但此时符皇后却毫无心思去想那些,连以前总觉得可爱的郭宗训,恨不能时时带在身边的太子,这时候也觉得有些烦人。

她是个聪明的女人,自然不会觉得是宗训变了,变的也不是她,而是情况变了。

以前紧紧抓着太子她才会觉得安心,才会觉得安稳,所以不管太子烦人不烦人,懂事不懂事,她都会觉得亲近。

但后来不同了,父兄不敢入京,基本表明她被抛弃,史从云以绝对优势掌控朝堂,这时要抓紧的人也从太子变成史从云,这时候和太子关系太近,反而可能殃及自身了。

皇子还是个孩子,但隐约也能感受到宫里人对他态度冷淡了,他并不明白其中的变化.......

符皇后心里关心的是前方蜀地的战事,因为朝中并不安宁。

史从云不在,外镇节度那边有不少动作,前段时间,李筠又上书提出今年给朝廷的赋税要减,因为河东开春造了旱灾,收成不行。

这已经不是李筠第一次提出这种要求,自唐中晚期到现在,各节度使都是自己收取所辖地方赋税,克扣自己的用度之后剩下的才上交朝廷。

这其中可以做的文章就太大了,交给朝廷多少几乎全是节度使说了算,也是节度使能够做大成为实际的土皇帝重要原因,掌控地方财政赋税,就可以用来大肆招兵买马,养私兵。

各地节度距离京城近的,朝廷掌控力强,派个监军过去就能弄得清楚明了,远一些的,实力强大的即便监军使过去了也不敢如何,都是他们想给多少给多少。

而像李筠那样的则更加跋扈,官家在世时派过去的监军使他敢囚禁,官家在南唐用兵他就提出因为连年战乱,昭义军地盘上百姓流散,每年上交给朝廷的赋税要减。

那时他的时机就抓得及其准,朝廷大军几乎全在淮南作战,这时候他提那样要求,官家只能咬牙答应。

结果这次又是!

这次也是朝廷大军赶两路出发去蜀地作战,秦王史从云走没多久,李筠就上书提这件事,当时李谷等朝臣十分生气。

因为当年李筠趁着官家在淮南用兵时威胁减赋税的事情还历历在目,如今又来一次,当时在垂拱殿就怒斥李筠。

有人当时就提议,拒绝李筠的无理之请,因为他的昭义军几乎每年都不上交多少赋税给朝廷了,多数都被他用来养私兵,现在还想再减!

符皇后一时没有做决定,这是件大事。

李筠的昭义军拥兵数万,而且距离京城很近,如今秦王不在京城,她不敢轻易做决定。

晚上夜不能寐时突然又想到秦王临走时的吩咐......

“某这一去短则数月,长则一年,朝中就靠太后了,你主内,我主外,把这天下打理好。”

每次想来都有异样的感觉,她都不知道秦王是不懂措辞还是如别的莽夫军汉一样口无遮拦,居然说那样的话。

可正因为那些交代,让她没法对朝局大事坐视不理,是惧怕秦王淫威吧。

所以她再三思索之后,决定同意李筠的请求,虽然令人气愤,但史从云在外,伐蜀大军远在蜀地,这时候和昭义军翻脸对朝廷十分不利。

为了此事,李谷还颇有微词,但也没顶撞她。

结果她这一退让,就引来接连恶果,先晋州建雄节度使杨庭璋同来上书,说为了防备北汉,要增强晋州守军,所以今年上交朝廷的赋税也要按分减。

镇州成德节度使郭崇则上疏说镇州上次大战中城池有损,需要修复,今年会少交一些赋税,明年恢复。

这些事中,大家都觉得只有郭崇的奏报却有其事。

符皇后十分生气又无奈,李筠、杨庭璋都是看准了史从云不在,朝中只有她一个女人家坐镇,才敢上这样的奏疏,如果史从云在,他们岂敢!

但偏偏因为她之前的对李筠的一次软弱,后面的便不好拒绝了,因为口子已经开了。

这下李谷再忍不住,委婉的说了她两句。

同时朝中各部那些官员多数都是历经数朝的老油条,史从云不在,他们也不怕摄政太后,办事拖沓起来,自己这里下去的政令,有时候十多天都出不来皇城,这还是李谷,闾丘仲卿等人帮衬的结果。

符皇后更觉委屈,心里也越发期盼史从云赶快回来,她怕自己掌控不了局势。

这些压力让她总是心神不宁,也第一次明白总理一国之政要会如此之难。

另外外面的事情也让她担心,史家那边史从云的爱妾赵侍剑有了身孕,但六妹却没动静,以往她就和赵侍剑有过节,现在赵侍剑先怀上孩子,更令她不安。

种种事情堆叠一块,让她心力不济,人也消瘦一些,只能努力做好史从云交待给她的事,同时日夜盼着西面的消息。

此时所有人都越发明白史从云的重要,他越早一天回来,局面就能早一天安稳下来,也把那些蠢蠢欲动,暗地里因官家去世磨刀霍霍的节度使镇住。

.......

下午,在垂拱殿处理了一天的奏疏,符皇后额头都是细密汗珠,面色有些泛白,美艳脸颊透着疲惫,她揉了揉太阳穴,抬手就有宫女端着铜盆送到她面前。

用白色丝绢手帕沾水拧干,轻轻为她擦去额头细密汗珠。

“太后,要不要换温水,凉水容易着凉。”宫女建议道。

符皇后摇头,“不必,这样醒脑。”

她心里想着要不要去看看赵侍剑的事,但又放不下面子,毕竟两人之前就有言语的不合,那时候她还是皇后,说话自然高高在上,让她受了不少委屈,那小姑娘也聪明能忍,为了史家的事从来没顶撞她。

可现在形势变了........

越想这些她越是不安,赵侍剑是史从云喜欢的女人,她毕竟不是,虽然史从云给她保证过,可男人都是善变的,谁说得清。

过了好一会儿,她还是没能下定决心,也没有借口,只好将此事作罢。

回到后宫就寝。

......

第二天,中书门下送来的奏疏依旧不少,多数都是北面的,去年随着对辽国作战大胜,周军也扩地不少,边境线直接推到幽州南面四五十里了。

加之又是边地,很多官员安排调度,边地设防的内容很多,北面的节度使也以此事为由向朝廷开口,有了李筠的教训,她处理起这些事也慎重起来,不会随意决断,而是让李谷,闾丘仲卿等人讨论,之后才下决定。

正午草草吃了点甜的东西,到下午些时候,阳光穿过正殿大门,斜斜撒入殿中,在古朴砖石上散开,整个大殿也在昏黄光线里柔和起来,她看得一时间有些出神。

这是殿外传来匆匆脚步声,她抬头,发现是枢密的官员来拜见,已经等在殿外和宦官说话。

“直接进来,不用通报。”符皇后抬手。

外面的宦官立即领着官员进来,因为她是太后,官员远在十几步外停住行礼。

“禀报太后,大捷,秦王大捷!有两份战报,隔了几天从蜀地发出,几乎同时到的枢密院。”下面的官员激动汇报。

符皇后呼吸一沉,激动得几乎要站起来,紧紧捏住椅子的握把,还是镇定下来:“什么样的大捷,直接报上来。”

“是!”枢密院官员直接道:“秦王自出兵之后一路攻克兴州、西夏、三泉、利州、剑州、梓州、绵州等。

东路大军也一路攻破三会、巫山寨,占领夔州,随后沿江西上,收降万州、开州、忠州)、遂州等州。

秦王说了,本月中旬就能到会师成都,暗时间算,这时候两路大军应该已到成都城下,蜀国只怕快亡了。”

符皇后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她盼的不只是蜀国灭亡,还因为这样史从云就能回来坐镇大梁,到时外面蠢蠢欲动,朝中不服的人才会安分。

心里也感慨万千,史从云年纪轻轻,却有如神住,这些年来追南逐北,每次他一出兵,事情就成定数,似乎只要他领兵出征,所有事情都会好起来,这几乎成了一种大家都习以为常的惯例。

有时她心里都忍不住想,为什么这世上会有这么大本事的年轻人,以前她觉得父亲能和同僚一同打败契丹人入侵的大军,已经是当世少有的英豪,官家能够亲征高平,亲自去淮南打仗也是英主。

可相较之下,在史从云的盖世之功面前却显得黯淡无光了,又想起他“你主内,我主外”的嘱咐,可想到自己身份,瞬间全身冰冷,便冷声问:“秦王还有别的嘱咐吗?”

下面官员犹豫一下,“还有是给太后的嘱咐,亲王说朝中诸事托付太后,李公,若有人不尊法令,懈怠政事,请太后和李公记下,待秦王归朝,自然会处置。”

符皇后一听就明白,这话不是说给她听的,而是专门说给大臣们听的,如若不然就不会公开写在给枢密院的战报上。

心里感到一丝暖意,也感激不已,想到史从云在千里之外辛辛苦苦打仗,还想到她在朝中困难,所以故意写了这样的战报,这已经不单单是战报,也是给朝臣的警告。

告诉他们大军已经得胜,秦王随时会携得胜之师回京,警告那些不把太后和李谷的命令放在心上的朝廷老滑头。

符皇后立即道:“战报原封不动的高布出去,东华门,西华门专门派出官员去给百姓解释宣读,一天不能停。

后天大朝时把战报念给百官听。”

官员犹豫一下,“太后,整日不停的话会不会太耗费人手,枢密院那边人手本就不多了。”

这次符皇后没说话,大殿沉寂了一下,那官员很快反应过来,连跪地磕头:“下官该死,不该质疑太后的话,枢密院那边闲散官员还有不少,一定会照太后口谕去办!”

“下去吧。”符皇后道。

那官员才惶恐退下去,临走还再三保证一定会按照太后的命令去办。

等他走远,殿外没了声音,符皇后一下忍不住“噗嗤”一声笑出来,她许久没这么畅快,这么轻松了。

她知道自己是狐假虎威,占的就是史从云那猛虎的威风,枢密院的官员也反应过来了,伐蜀大胜,秦王就要回来,如果自己把他记住了,史从云回来一告状,他不会有好下场。

不过她可不是狐媚......

“哼,让你们都不听话!”符皇后在心里有小得意,如今终于扬眉吐气,一想后日朝堂之上把秦王战报宣读,知道伐蜀进展如此神速,史从云就要领兵回来,又直言支持她,朝中那些滑头,老家伙会是何种反应,她想想就觉得痛快。

不过很快她也明白这意味着什么,史从云千里之外一句话就能把他们镇住,自己却忙得焦头烂额。

慢慢沉下心来想了其中的利害,招手叫来亲近宫女,“你这几天替我准备些给怀胎妇人的礼物吧,有时间去秦王府一趟......”

爱乐书屋推荐阅读:新贞观造反录假崇祯的自我放飞日记我的公公叫康熙世子很凶俺四叔是朱重八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水浒:开局成为店小二重生大唐成为安禄山的私儿子开局被女土匪看中,我占山为王三国:逆天系统,称霸天下大暴君制作短视频收集资料,古人看麻了风流神针策马大明模拟中辅佐女帝,但模拟是真的大唐最强驸马爷三国:我马谡只想作死重生之岳飞传奇北明不南渡南宋出圈记大明:朱元璋假死,我选择登基!安西兵日记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三国开局就让董卓下不来台我是大明瓦罐鸡我只是夫子(穿书)男主总想当我的腿部挂件他来自秦朝大唐:我爹是保镖头子雄兵连之再世周瑜凤凌天下回到明朝做权臣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回到上古当大王大楚皇权万古第一战皇我大明武德充沛但选择文化胜利身为洗冤司司正,破个案子很合理大唐小郎中我在三国建了一座城明末疯狂三十六计之三国群雄争霸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穿越水浒之雄霸天下逍遥小相公梦回大长安开封府胥吏最强特种兵之战神传说三国:让你降吴,你绑架孙权绝宠小医妃:王爷,来一针
爱乐书屋搜藏榜:武道凌天大周少卿毒妃重生之杀伐穿越原始之魂三国赵云之子变成了太监也要精忠报国我的公公叫康熙我的草寇人生三国:逐鹿天下,醉卧美人膝不愿长生的徐麟无双世子爷三国开局就让董卓下不来台克跑传记最强帝王养成系统深宫宠爱:小丫头,给本王暖脚大宋之最强纨绔猖狂庶女,邪王赖定小医妃我是大明瓦罐鸡女国公种田一二事执魏红楼之意难平开局长生不老,看遍世间烟火贞观长安小坊正三国,从孙策和周瑜手里抢江东住手啊!汉室不是你这样狂扶的绝佳嫡妻盛世嫡妃(木兰听雨)北宋不南渡锦绣凰途:毒医太子妃红楼春大明:宁愿被人遗忘的大明皇孙从我是特种兵开始签到大明:我朱允熥,监国大明南明:从边境崛起的日不落帝国召唤猛将:从乱世流民到君临天下红楼败家子:我贾宝玉,又想纳妾了大明政客神医农女:傲娇夫君,惹不起!大宋天子之从征服水浒开始我的老婆是土匪时空战记:清末新篇章红颜乱,纨绔王爷的宠妃大唐至尊龙帝我麻了:穿越到古代带着狙三国之关平当老大系统派我来抗战大唐我的下人是李世民大人,天冷了加件黄袍吧!长平长平暄和皇贵妃传
爱乐书屋最新小说: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沉默的战神穿越之铁血捕快水浒:我武大郎,反了!大唐镇国公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三国之现代魂起飞,从1973年开始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鹰扬拜占庭又名重生之马其顿王朝大明英宗朱祁镇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时空乱叙汉吏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极品五世子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