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乐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四月中旬,天气逐渐变得炎热起来,白天原本温吞和煦的日头如今一天比一天咄咄逼人。

朝阳在西边洒下炫目的的,横贯天际,斜斜的割裂天地。

山的阴影,光的明媚,把脚下大地也分成光暗两个世界。

东面大片的树林,平缓群山丘陵淹没在漆黑阴影,西面曲折大道和半山村落沐浴朝阳,熠熠生辉,将士们的甲片反射着晨光,随着长长的队伍晃动,恍若山间游龙。

史从云站在路边,身后的山脚有一段石墙,长满青绿苔藓,墙角草尖的水珠还没完全散去,远处就是落差很大的河谷,山间怪石嶙峋,他心想如今周国大军,也该如朝日当空,缓缓生起吧,

不过很快自己都都笑起来,太一厢情愿。

或许对于蜀国来说,他就是个魔头吧,别说什么旭日朝阳,只怕是让他们瑟瑟发抖的凛冽寒风,至少对于蜀国皇室来说是的。

是就是吧,也是没办法的事,不管怎么说,战打到这,已经有拨云见日的景象。

史从云诗兴大发,这次却不知道该抄什么来应景了,毕竟才学有限,而伐蜀虽不简单,比起和辽国的大战,伤亡以万计,伐蜀一路只算毛毛雨了。

这一路来北路军细碎的伤亡总计千人不到,战死者不会到三百,虽然依旧残酷,可相较去年的大战,那就小巫见大巫了。

东路军可能更加惨烈些,因为高彦俦的据守抵抗,遇到不少阻碍,但想必之下也算低烈度战争。

如果翻开史书会发现古代打仗屠城几乎非常普遍,只是规模大小的问题,以前史从云也不理解,那些人都没脑子吗?怎么打个城老屠,怎么得人心?

但真正经历过惨烈的战争后他才明白原因,每个士兵并不是只会服从命令的机器,他们都是活生生的人。

很多时候经历惨烈的攻城战后,将领不允许屠城没法平息士兵的愤怒和仇恨。

攻城战是十分惨烈的,死的也格外凄惨,一旦杀红眼,打下城后面对袍泽惨死,朝夕相处的战友殒命,士兵的仇恨、愤怒已经积蓄到极点,要让士兵们放下仇恨愤怒难上加难,毕竟是人之常情。

这种时候很少有将领能够约束,或者将领自己也杀红了眼。

就像去年他在北面杀了几万契丹人,对他来说是个艰难的决定,但对于周军将士来说,人人高兴,杀人的时候都很痛快,因为战场上契丹人也杀了他们不少士兵,那些愤怒、仇恨一旦积攒过多,只有血债血偿,以敌人之血方能洗刷。

在这样情况下还要能约束士兵,就十分困难,太考验统帅的理智和在军中威望,而威望是会耗尽的。

像伐蜀这样的战争史从云最高兴的就是这点,伤亡小,敌人抵抗不激烈,冲突也不激烈,约束成本低,他就能更好的约束士兵,整肃军纪。

史从云看着路过精神饱满的士兵,高声道:“大清早的唱个歌。”

路边将士靠近他,听他的话大吼大叫起来,不过稀稀拉拉不整齐,带队的指挥使制止,随后领着他们唱起来,这里一唱,前后各处都开始跟着唱起来。

与其说唱,不如说吼。

古代的军歌繁杂,没有统一规制,但相同点是更在乎押韵和词句气势,反倒不那么讲究韵律。

后方刚刚被史从云整编为剑南军的蜀军也不甘示弱,跟着高声唱起来,不过他们才改编,唱的不是周军的秦时军歌,而是延续唐时军歌。

两方较劲,都在比谁嗓门大,一时鬼哭狼嚎,嘹亮军歌回荡山间,悠悠群山丘陵似乎也在颤抖。

“四海皇风被,千年德水清;

戎衣更不着,今日告功成,

回看秦塞低如马,渐见黄河直北流。

天威直卷玉门塞,万里胡人尽汉歌!”

.......

“四海皇风被,千年德水清;

戎衣更不着,今日告功成。

主圣开昌历,臣忠奉大猷;

君看偃戈后,便是太平秋.......”

听着悠远的唐时军歌,史从云一时有些入神。

秦朝的军歌更像战友兄弟间并肩战斗的素朴,唐朝的军歌则是一个时代的壮阔回声。

魏仁浦在他身边,见他听得入神,便在一边说:“如今蜀地、汉中已算平了,辽国新败,南唐,南汉,北汉,吴越也非秦王敌手,只要专心经营,想要恢复故土只是时日问题。”

史从云回神点头:“魏公说得有道理,只是听了有些感慨。

那词句里好像有数代人,数百年基业的沉淀。

我们才刚刚起步,大周建国不到十年,而我打仗也只是打了六七年,一想这些就觉得脚下的路太远太长了,远得都看不头,怕自己会坚持不住。”

魏仁浦抚须笑起来,“正因为长远,所以艰难,才为世人铭记,千古流芳。世上的盖世功业多是如此,秦王能想到这些其实心中已经有打算了吧。”

史从云看向远方霞光,河谷山川间的崎岖道路,东面天穹下还有大片黑压压看不见的黑暗,在山那边蠢蠢欲动,他这边是站在朝阳里的,于是想到一句名言,也第一次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光荣在于平淡,艰巨在于漫长;有雄心壮志可能不难,报仇初心,不被苦难和时光消磨才是最难的吧。”

魏仁浦愣了一下,拱手:“大帅高见。”

他所说的艰巨,可能比魏仁浦想的还要艰巨,魏仁浦所说的故土就是唐中晚期的疆土,现在还有南汉、北汉、南唐、吴越、十六州、辽西不在手中。

但史从云所想的还有河西走廊,以及汉朝开始控制,已经丢了快两百年的西域,如果现在不能控制西域,等下次就要到一千年年之后的清朝了,那时又是沧海桑田。

感慨一会儿之后,史从云很快将那些烦恼抛之脑后,路很长,长到看不见尽头,那低头别看不就成了。

大道旁半山有处小院,安置了二十多名周军的伤兵,史从云半道去看了一趟,发现随军的医师们召了当地的一些妇人来帮忙照料。

这里靠着北面群山,和成都不远但也不近,而且和外界是隔绝的,山中村寨里不少人都是以兽皮,粗制麻布为衣裳,更没中原那么讲究。

这些村寨也几乎是独立的,史从云和当地老人聊过,他们每年按时派人给的几十里外的官府上贡,官府就不会为难他们,而且官差也不敢过于深入这些地方老为难他们。

四川盆地表面上看中间是一片平坦,但其实大多数都是大大小小的丘陵,山头林立,真正的平原只有成都附近那一片。

从剑门关南下之后,这些山勾勾里有不少大大小小独立村寨,因为地理环境问题,官府也不好管,也不敢派人深入村寨盘踞,遍地山头河谷的复杂地带。

只要这些村寨的百姓每年按时纳贡,官府也不管,他们与外界联系因此并不紧密,比较独立,更显野性,少有中原的繁文缛节,对所谓蜀国朝廷也没什么忠诚的概念。

也正因如此,这些山间百姓不在乎帮不帮周军,并不不排斥他们。

周军不杀人,不抢东西,这些村寨的百姓就愿意为他们指路,给他们送水,有偿的干活,比如班助军队打柴,修路,带路,借家中的院子给军队伤兵用等。

这给周军带来不少方便,史从云也越发强调军纪。

看望伤员出了小院之后,史从云见到远处来了几个年轻人,亲兵把他们带过来,说是当地村寨长辈的邀请,请他到半山的一处大寨里赴宴。

一开始史从云没准备去,因为这邀请很可疑,对方怎么能知道他身份,直接找上来的,数万人队伍延绵好几里地,找人可没那么简单。

他身边的符昭愿这是才一拍脑门告诉他,这件事是投降的绵州刺史做的中间人,几天前和他说过,是绵州刺史的人告诉这些百姓找他的。

只是当时小舅子符昭愿没当回事,觉得只是些山野村夫的事罢了,何必搅扰他,就没说。

史从云听后把小舅子大骂一顿,还告诉他以后有什么事第一时间告诉他,再小也要说,小舅子理亏,连连点头,表示一定坚决改正。

史从云便同意了,提出带着八十多名亲兵过去吃饭。

但显然这不是简单的吃喝,山民的寨子设在半山,易守难攻。

半山有一处栈道,穿过去的门是一处天然的大树洞,只能一人通过,史从云的身高还要弓腰,后面就是一些带着猎弓和长刀的猎户把守。

他是让亲兵先过去的。

到了寨子,外围是木质城墙,并不高,里面汇聚了不少人,至少上百,还有一些帮忙的煮饭做菜的妇人,大多数年纪不小。

见到来目光汇聚过来,或许是因为山民的朴素,这些人眼中的畏惧,不安等情绪。

随后史从云被请到寨子大堂的主桌落座,里面都是一些年纪很大的老人,他没有放松戒备,是带着亲兵进去的,几个亲兵一直站在他旁边,也几乎没怎么动筷子。

剩余的亲兵则熟练站在大堂门口,大门门口,栈道入口等地方,当地人也没反对,只是时不时瞄几眼。

史从云顿时明白他们的意思了。

大军的人数当地百姓看在眼里,这些位高权重的长辈见识更多。

于是在众人不安的眼神中,他起身,并直接走出大堂,几个老人也连起身跟着他。

史从云到了大堂外,对着外面落座的众多各村各寨来的代表,举起酒杯道:“这里坐着的的父老乡亲,我们是北面来的,是来讨伐成都那边的国主,你们放心,我不是来和你们为敌的。”

他一开口,坐着的人都安静下来。

不过大概是不太听得懂,这时候属地的方言和后来四川话还有差别,成都是后世史从云最喜欢居住的城市之一,如果不是没钱,他曾想过移居成都,所以四川话也听得懂。

但和现在还是差别很大的。

知道四川历史的人应该都明白,因为这些现在的蜀人,在明朝末天下大乱时几乎被杀绝了,那是另一段血泪史。

后来的四川人,九成以上都来自五湖四海,重新融合。

史从云便耐心下来,一字一句的向众人解释,最终还是有些一知半解。

史从云突然想起来,问有没有识字的人,虽然他们相对独立,但既然他们和刺史还有联系,那应该有识字的。

更块年纪比较大的老人明白了他的意思,找来笔墨和木板让他写。

这下即便方言不通,靠着差不多的文字,很快就明白互相的意思。

史从云心里感慨秦始皇统一文字的巨大的贡献。

虽然秦始皇其实并没有办到,因为他选择好看但难以书写且复杂的小篆来统一文字,加之秦朝十五年就亡国,在当时没有实现,不过理念是好的。

到汉朝真正统一了文字,用隶书统一,从此之后哪怕天南地北,方言各异,但只要写字大家就能交流了。

史从云和几个长辈一面写,一面夹在语言交流,终于把他的意思传达过去。

互不相害,互帮互助,同时希望他们回去告知各个村寨,不要阻拦他们的大军通过,以免引起误会冲突。

明白他的意思之后,在场所有人无论是年轻人还是长辈都松了口气,年纪最大的长辈连连向他表示谢意,不过他不太懂礼仪教化,显得有些不伦不类,两手紧握,向他跪拜磕头,反倒像是祭祖的意思。

史从云赶紧把老人家扶起来。

之后双方交流也越发顺畅,山民们杀了鸡,双方喝鸡血酒盟誓,表示互相不相害,有如兄弟。

其实一开始他们是准备杀人的.......

山民们认为以人血盟誓是最牢靠的誓约,甚至已经选出了一个年轻人,准备杀了放血,被史从云厉声呵止,才改为杀鸡的。

等喝鸡血酒之后,外面又有人急匆匆进来惊恐汇报什么,不过情况很快搞了,原来又是符昭愿那憨货小舅子见他上山几个时辰没下去,着急之下居然带兵把山脚围住了。

史从云只得出面让他撤围。

当天山寨里的几个长辈壮起胆子,亲自送他到军营,以表示信任。

史从云没有拿他们怎么样,只是建议他们,往后祭祖或者盟誓不要用人,可以用鸡或者羊之类的代替。

几个老头连连点头。

双方就这么愉快的定下了约定,到第二天,各处村寨都派人来为大军指路。

当天史从云正准备出发全速往成都赶,那天主持大事的山民长老居然带着三四十人,用扁担挑了一些东西来路边大帐见他。

史从云让亲兵放行之后,起身出去迎接,心想山民见他要走,给他送土特产。

结果等环绕的众人逐渐散开开红,被他们围在中间的居然是一个忐忑紧张的娇滴滴小姑娘。

史从云立即心领神会.......

70

爱乐书屋推荐阅读:新贞观造反录假崇祯的自我放飞日记带着农场混异界我的公公叫康熙世子很凶俺四叔是朱重八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水浒:开局成为店小二重生大唐成为安禄山的私儿子开局被女土匪看中,我占山为王三国:逆天系统,称霸天下大暴君制作短视频收集资料,古人看麻了风流神针策马大明模拟中辅佐女帝,但模拟是真的大唐最强驸马爷三国:我马谡只想作死重生之岳飞传奇北明不南渡南宋出圈记大明:朱元璋假死,我选择登基!安西兵日记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三国开局就让董卓下不来台我是大明瓦罐鸡我只是夫子(穿书)男主总想当我的腿部挂件他来自秦朝大唐:我爹是保镖头子雄兵连之再世周瑜凤凌天下甲斐的野望回到明朝做权臣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大楚皇权万古第一战皇我大明武德充沛但选择文化胜利身为洗冤司司正,破个案子很合理大唐小郎中我在三国建了一座城明末疯狂三十六计之三国群雄争霸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穿越水浒之雄霸天下逍遥小相公王朝的腐朽梦回大长安开封府胥吏最强特种兵之战神传说
爱乐书屋搜藏榜:武道凌天大周少卿毒妃重生之杀伐穿越原始之魂三国赵云之子变成了太监也要精忠报国我的公公叫康熙我的草寇人生三国:逐鹿天下,醉卧美人膝不愿长生的徐麟无双世子爷三国开局就让董卓下不来台克跑传记最强帝王养成系统深宫宠爱:小丫头,给本王暖脚大宋之最强纨绔猖狂庶女,邪王赖定小医妃我是大明瓦罐鸡女国公种田一二事执魏红楼之意难平开局长生不老,看遍世间烟火贞观长安小坊正三国,从孙策和周瑜手里抢江东住手啊!汉室不是你这样狂扶的绝佳嫡妻盛世嫡妃(木兰听雨)北宋不南渡锦绣凰途:毒医太子妃红楼春大明:宁愿被人遗忘的大明皇孙从我是特种兵开始签到大明:我朱允熥,监国大明南明:从边境崛起的日不落帝国召唤猛将:从乱世流民到君临天下红楼败家子:我贾宝玉,又想纳妾了大明政客神医农女:傲娇夫君,惹不起!大宋天子之从征服水浒开始我的老婆是土匪时空战记:清末新篇章红颜乱,纨绔王爷的宠妃大唐至尊龙帝我麻了:穿越到古代带着狙三国之关平当老大系统派我来抗战大唐我的下人是李世民大人,天冷了加件黄袍吧!长平长平暄和皇贵妃传
爱乐书屋最新小说:学名张好古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红颜劫:乱世情殇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家父吕奉先我登顶成龙后,女将军跪求原谅大晋霸主明末风云:乱世殇歌靠读懂人心立足穿越乱世之枭雄崛起华夏最强主播:从主播到全球帝王大明:我朱雄英不当孝子贤孙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从司农官开始变强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正德皇帝朱厚照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秦末苍穹之变十三皇子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三国:开局系统就跑路掌握天幕,行走万朝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探寻六爻之谜,一卦道尽乾坤万象狂魔战神杨再兴我在异世当神捕的日子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紫鸾记三国:开局获得英雄能力被海盗打劫了,最后成了皇帝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乱世风云之三国召唤